“文华的组班机制,我觉得并不公平。”裴凛咽下小炒肉,开口道。
“嗯……说说你的见解?”
“教育的意义是每个学生都拥有进步的空间,能够和性格不同、成绩不同的人做同学,共同成长,相互促进。而不是将好学生圈养起来,以成绩决定一个学生的环境和上限。”
林燕有些意外地看着少女,眼里带着几分欣赏,转而放下筷子和她说道:“站在学生的角度,你的观点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个普通人的人生,从踏上学习开始就是淘汰晋级制。中考,高考,考研,乃至考博,都在层层筛选着适合读书的人。这类人必须有足够强的毅力,能在千军万马中杀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而这条路,对于你——裴凛——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你拥有足够丰富的资源,不必接触弱肉强食的竞争,你只要呼吸着,就会有大把的人因为你的存在而获得生存的资本。”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你是为什么想考第一名呢?”
林燕在家会注意不展露学校的那一套,可最终她还是没做到。裴凛需要有人引导,至少在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需要有更深的思考。
为什么想考第一名?
裴凛抿着唇思索了一会儿,无果。她的心里从始至终好像就只有一个模糊的感觉——
因为我想,所以我做得到。
她觉得这并不是当下最好的回答,所以她选择了沉默。
“不必急着回答我,真正的答案会藏在时间里。”林燕夹起一块小炒肉放进裴凛的碗里,“多吃些,你太瘦了。”
饭后,裴凛拿着文华往年的试卷开始整理,可惜两个小时过去,除了焦虑她再无收获。最后只能选择做林燕给的数学习题册,起码将基础分一网打尽也算是一种进步。
本以为会因为成绩一夜无眠,没想到在脑袋沾到枕头的一瞬间,她就进入了睡眠。一夜无梦,醒来还算精神良好。
五点二十,她还是照例出门跑步,悠长的巷子,清脆的鸟鸣,微凉的清风,裴凛感到自己身上残余的焦虑正在消失。
上学,上课,下课,放学。
规律的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裴姐,还不走吗?”朱天达将自己珍贵的漫画书收进书包,扭头却发现旁边的裴凛愣愣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裴凛顿了一下,笑道:“走了,正准备收拾书包呢。”
然后,她就真的开始收拾书包,完全没发现忘记了最重要的习题册。
“作业本不带吗?”陆越炀坐在位置上,拉住她的书包一角。
正要离开的少女回头一看,还真是把明天要交的作业本给落下了。她缓慢地吐出一口气,干脆抱着书包坐回自己的位置。
“在想什么?”陆越炀罕见地侧过身关心她。
裴凛低着脑袋,鬓角掉出几缕碎发,抿着唇无言地坐在位置上。
“你害怕进不了实验班。”
陆越炀的话没有一丝拐弯抹角的意味,直白地剖开了她的胸腔,将她压抑了一天的心脏暴露在斜射进教室的夕阳里。
裴凛也没否认:“我想考第一,但我可能不是学习的料——起码不是学数学的料子。我已经做过文华去年的卷子了,96。”
陆越炀沉默了几秒,裴凛没说自己想进实验班,而是直截了当地说想考第一名,这在文华算得上奇观——
没有一个学生会将自己的野心摆在明面上,因为随之而来的,是一帮混合着祝福和嘲讽的冷眼观众——毕竟人对他人成长的上限是有衡量指标的,而这个衡量指标,就是自己。一旦这个人开始超越自己,心底的祝福便会在瞬间化为酸涩的荆棘爬满整个心脏。
“但是我觉得吧……”裴凛的语气一转,像是自我肯定似地点点脑袋,“一定是我还没找到学数学的方法,我内心害怕数学,害怕在自己一堆漂亮的分数里看见刚过及格线的数学,所以我总是在逃避,就像借高利贷,我在数学上欠的债越滚越多。这是恶性循环,我得改。”
说罢,她还颇有自信地捏捏拳头:“将来我也能考满分。”
同桌的少年轻笑一声,从书包里拿出薄薄的塑封笔记本:“给你。”
“这是什么?”
“让你考第一的宝典。”
裴凛心中疑惑,随手翻开几页:“数学公式?还有例题……”
“公式是整个初一见过的公式,每个公式和原理下面都带两道例题。打星号的是高频考点,打圆圈的是初二的知识点,你可以作为拓展。”陆越炀指着本子上的符号,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气息很轻。
两人之间的距离只有一个拳头远,裴凛抬眼就清晰地看见了他长而翘的睫毛,以及投落在饱满卧蚕上的阴影。
关注人家卧蚕干什么!裴凛忽然有些恼,心想难怪自己学不好,葵花宝典摆眼前,自己居然还有心思偷看恩师的帅气脸庞。
“你在发呆。”陆越炀静静地望着她,语气很平淡。
裴凛心虚地眨眨眼,道:“有吗?”
陆越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