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大宋道医 > 第17章 玉局功法

第17章 玉局功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正月初七,苏洵带着苏衡如约来到玉局观。苏衡身后还跟了个“小尾巴”苏轼。

程氏怀胎已有八个月,如今肚子已经很大了,不便出门。贴心的小棉袄苏轸主动提出要留在家中照顾程氏,但她自己也还只是个五岁大的孩子罢了。好在家中有采莲等靠谱稳重的婢子,苏洵这才放心出门。

苏衡捧着备好的拜师礼,跟在引路道长后头,过了山门殿,穿过第一进院落,又过了三清大殿,来到第二进院落西侧的角门前。

苏衡看着眼前的角门,脚步微顿。

“咦?这扇门有点眼熟……”苏轼拉着兄长的手,小手嘀咕。

引路的道长回身行礼,对苏家一行道:“贵生道长正领着观中师叔师伯们练玉局功法,几位贵客进去后,还请在旁稍候片刻。”

苏洵忙拱手回礼,应道:“自然自然。”

一行人进了角门,苏衡默默观察,发现里头果然是去岁中秋,他与阿弟还有凌大郎偶然遇见的一处院子。当时,院中道长们也在整齐划一地练功,那功法动作,像极了后世的八段锦。

此时,院中道长们练功已至尾声,正并拢双腿,神情放松,抬跟颠足,气定神闲。

苏衡眼神一闪,这个动作和八段锦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极为相似,心中更加确定这个“玉局功法”就是八段锦的雏形。

“阿父,站在最前面的白胡子老爷爷,是不是就是贵生道长呀?”苏轼扯了扯苏洵衣袖,仰头问道。

苏洵点头,十分敬慕地看着那位领功的道长。那道长须发皆白,长至腰间,慈眉善目,神态悠然,一招一式颇有意韵,仿佛有无形之气随之流动。哪怕只是站在旁边观看,也觉神清气爽,似有缕缕清风拂面而来。

道长们练功毕,四散开来,自去忙各自的事情。在最前头的白须道长则缓步向苏衡的方向走来。

“此处不便交谈,不如挪步到茶室一叙。”几人互相行过礼,贵生道人提议道。

茶香袅袅,满室静寂。

贵生道人身着道袍,手上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从容地温盏、点茶。苏轼紧紧挨着苏衡,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盯着贵生道人看个不停。

“诸位,请用茶。”贵生道人抬手示意。

“哇,好多白色沫沫!”苏轼迫不及待地端起茶盏,饮了一大口,嘴边瞬间多了一圈奶白色的“胡子”。

“苏郎君家的小儿子真是活泼可爱。”贵生道人捻须而笑。

“犬子贪食,让道长见笑了。”苏洵对着贵生道人尴尬笑笑,看向苏轼的眼神陡然锋利起来。臭小子,在外头也这般不懂礼数,等回去了再收拾你!

苏衡坐如老僧入定,只默默观察着对面的贵生道人。

“道长,能否烦请您再给我家长子把把脉?”苏衡服了药醒过来,这几日虽然并没有再出现突然昏睡的情况,但苏洵到底还是不放心。

贵生道人替苏衡把了脉,颔首道:“恢复得不错。只是,若要根治——”

苏洵自然明白贵生道人的未尽之意,忙道:“入道一事,我与内子商量过了,衡儿自己也十分愿意拜您为师,虔心学医。”

贵生道人:“既如此,择日不如撞日,苏小郎君今日便行了这拜师礼,如何?”

“正有此意。”苏洵应道。

……

行了略为繁琐的拜师礼,苏衡正式成为贵生道人的弟子,也是唯一一位弟子。

贵生道人是散居道士,并没有固定的道观,习惯四处云游,或是上山采药,或是治病救人。因苏衡年纪尚小,程氏又身怀六甲,贵生道人便与苏洵商定,他先在眉山天庆观暂住一年。一年后,苏衡满七岁,便要跟着贵生道人离开眉山,游医四方。

苏轼一听就不乐意了,哭着闹着也要入道,这样就能跟着兄长一起云游。最后自然被苏洵无情镇压了。

“你阿兄是因着身体的缘故,不得已为之。你好端端的,闹着当什么道士。你如今也三岁了,不许再胡闹了。等今日回去,为父就为你启蒙,教你认字。”

“我不——”苏轼直接躺在地上打滚闹脾气。

“阿弟。”苏衡正要上前,劝苏轼起来,苏洵却拦住了他。

“衡儿,你别管。为父知道,你阿弟平日最是黏你,你虽看着冷淡,其实比你娘还宠他些。但这次,容不得轼儿胡闹。”苏洵说完,板着脸将苏轼从地上提溜起来。

“走,回房里,为父有话要与你说。”

也不知苏洵都和苏轼说了些什么,等父子俩谈完话出来,苏轼不哭也不闹了。不仅如此,次日竟真的开始乖乖听话,跟着苏洵认字。这倒是出乎苏衡意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