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轻声,夫人听见心里该不好受了。”
此时,丁瑶心里确实不好受。她穿越成为丁夫人的日子,表面韬光养晦,实则小心翼翼,就想过安稳踏实的日子。对曹操,人妻的义务尽了。对养子,母亲的义务也尽了。还出了年节城楼放烟花这样的好节目,博傀儡皇帝一笑。把丁夫人当个职业看,她已经做得很好。可为何讨不来赏,却引来重罚,死后连个清静之地都不给。
丁瑶不是迷信的人,但对死者有基本的敬重。小时候她参加过爷爷奶奶的葬礼,知道入土为安是人生最后一件大事。
死后开棺,除冤假错案、法医验尸,其他的她无法接受。
尤其是一想曹操这样对待生前与他携手十几年的夫人,她对此人除了失望,更多了厌恶。
忍耐,忍耐。
可她还要在曹操面前装多久,才有机会、有能力离开许昌。
就在这时,七喜进来说外面有人要见夫人,是曹司空派来的。丁瑶以为曹操叫大夫来给她把脉,再送点药材慰问一下,没想到院子里站着一位十六七岁的小丫头。
丫头看着眼熟,可丁瑶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小丫头一身粗布短衣,跪下丁瑶磕头行礼:“奴是甘夫人身边的婢女,名小春。夫人远离家乡和亲人,担惊受怕,一病不起,茶饭不思半月,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夫人病中想吃您曾在城下小馆做的紫薯糯米羹,奴得曹司空恩准,恳请您纡尊降贵,随奴去甘夫人暂住的城郊别院,劝劝她,让她用点膳食,否则夫人怕是熬不住了。”小春言语带着哭腔,情真意切。
丁瑶诧异,再三追问下,小春说大夫已经去了好几个,都治不好甘夫人。司空实在没办法,才同意让丁瑶去的。
丁瑶了然。
曹操对关羽耐心十足,几乎是有求必应。此番必是关羽担心无法照顾嫂夫人,还让嫂夫人生病,怕将来无法和刘备交代,特向曹操求医。
大夫去了好几个,无法缓解甘夫人病症,这才出了让丁瑶去做饭安慰甘夫人的主意。
曹操本不想答应,让他的夫人去“伺候”刘备夫人,成何体统。可经不住关羽的恳求,他勉强同意。
丁瑶动动脑筋。她逃走的机会来了。
机会来了,但不能表现得太明显,也不能走得太干脆。她写了个食谱方子,让小春转交给甘夫人手下的厨子,让他们学着做。
曹操听说丁瑶的做法后,十分满意。
可没过两日,小春又回来了,说甘夫人依然吃不下,只怀念城下小馆的那个口味。
这一回,曹操发话了,丁瑶可以出去,但只能去七日。七日内甘夫人有好转,她必须立刻回司空府。
甘糜两位夫人住的很偏僻,曹操下令任何人不得前去打扰,所以宅子坐落在郊外。看似偏远,实则周围有十几个哨兵轮岗守卫,还有乔装打扮的农民和路人便衣。
丁瑶下车,一眼就看到山头除草的徐老三,还有街边装作摆摊的月桥。他们互看一眼,别过头不说话。
丁瑶在七喜和小桃陪同下走入第一进院子。院子有些乱,但每个地方都收拾过有特定用处,靠近卧房的地方搭个棚子摆放很多箱龛,像是个储物间。靠外侧的荒土被翻新过,种了蔬菜,已经发芽。
甘夫人和糜夫人在屋内休息。
小春抬手,请丁瑶入内,却把七喜和小桃拦下了。
“做什么?”小桃警惕。
丁瑶不介意,对七喜和小桃说:“两位夫人身体不好,人多嘈杂,还是我一人进去吧。放心,院外都是曹司空的人,我不会有事。”
七喜和小桃犹豫一下,点头。
小春轻轻敲了三下门,把门推开,示意丁瑶进去。
屋子很暗,可能是因为窗外堆了太多箱子,把阳光遮挡大半。
房间没有点蜡烛,丁瑶揉揉眼睛,适应昏暗环境。这时,一把冰凉的匕首,贴在她脖子上,仿佛一根冰锥紧贴皮肤。
拿着匕首的人呼吸急促,十分紧张,可她的手端得很稳,只要丁瑶向前多走一步,匕首就能割了她的脖子。
丁瑶不怕是假的,可她还是轻轻一笑,假装料敌于先。她长叹口气说:“甘夫人跟随刘皇叔走南闯北,历经风霜,怎会因一碗羹一口酥生大病。既然找借口让我前来,又何必用匕首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