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驰愣了一瞬,心中莫名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悸动,曾经模糊的身影,此刻终于有了名字,有了一份真实的感受。
江驰悄悄从后门走进去,找了离后门最近的位子坐下。他尽量让自己的动作不引起旁人的注意,目光扫了一圈,发现教室里几乎都坐满了人。
她已经开始上课了,在讲元代杂剧《西厢记》。多媒体屏幕上是一个古代书生凝神立于墙下,隔墙是端庄的小姐侧首在和小丫鬟说话。
她并没有注意到他,正投入地讲课。她神情严肃又温和,带着微微的笑意,声音慢悠悠的,是对讲课内容自信的笃定。她站在讲台上的样子温柔又潇洒,完全不同于那天的仓皇失措。
这让江驰想到了第一次见她的时候,自从那个小小的尴尬,她有意避开经过他的座位。现在,讲台上挥洒自如的她,与那天窘迫脸红的她,形成了鲜明对比,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这样的反差,让江驰心下突然生出了一丝微妙的感觉。
她手里拿着课件翻页笔,面带微笑,虽然讲课的声音也是温温柔柔的,但是声音圆润清亮,清晰地远远地送到最后一排。
“书剑飘零、功名未遂的张生在普救寺遇到崔莺莺,一见钟情,知道自己在劫难逃,悲叹自己‘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她正在对《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的剧情娓娓道来。
那个古老的爱情故事,瞬间在江驰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西厢记》的经典情节,张生对崔莺莺的一见钟情,穿越了时空的界限,重重地落在了江驰的心上。夏栀的声音仿佛带着魔力,每一个字都清晰地印刻在他的心里。
江驰如遭重击。接下来夏栀说的话他已经完全听不到。只感到心中有种钝钝的痛。江驰高中时学的是理科,大学报的专业是计算机专业。
一直以来他的学习和生活都与文学无关,他的世界是充满着逻辑和理性的。但此刻,在夏栀口中缓缓讲述的这段古典爱情故事,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在劫难逃的难道只有一个张生吗?
江驰突然意识到,无论多么坚实的逻辑,多么严密的理论,都无法完全解释人的情感和命运。人生中是否有些东西是无法用理性来掌控的?比如说情感的发生和情缘的牵绊。江驰的心中无异于刮起了十级风暴。
这堂戏曲鉴赏课,夏栀去年已经教过一个学期,趁着假期,她又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做了些调整,这个学期上起课来明显地感觉更加流畅和得心应手。
她站在讲台前,眼神从课件移到学生们的脸上,语气温和,节奏自然,课堂氛围也十分融洽。
突然,她感受到来自教室后面的一道迫人的目光。她有些讶异,一边不动声色地继续讲着课,语调依旧平稳,一边不动声色地用目光缓缓扫过整间教室,寻找这目光的来源。她的视线缓缓掠过每个学生的面孔,直到——
猝不及防间,她的目光与那双眼睛相遇了。
是坐在教室后排的一名男生,他的目光干净而专注,虽然教室很大很空旷,但是他的目光直直地穿过整间教室,牢牢地锁住了她。仿佛四周的喧闹和空旷都被他隔绝开来,只剩下他们之间这条无形的线。
他的眼神像是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心中某个尘封的角落。夏栀的心跳微微一滞。她对这双眸子的主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隐隐让她意识到这不是第一次和这双眼睛对视。
她的脑海中飞快地搜寻着,突然被那清亮的眸子瞬间唤醒了全部的记忆。终于,像一阵清风拂过记忆的湖面,那场监考的情景瞬间浮现。
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暑假,但是想起那件事,她还是微微一怔。就在这一瞬间,讲课的节奏被打乱了,稍微停顿了一下。但是作为老师的专业素养挽救了她,她没有停顿太久,立刻收回了目光,很快调整好情绪,继续讲下去。
她的微妙变化,江驰都看在眼里。她的目光掠过教室,轻轻落在他身上时,那一瞬间的停顿,他感受到了。他知道,她也记得他,记得那个夏日的小小插曲。他心中那份微妙的感觉更加强烈了。
江驰感觉自己的心鼓胀起来,满满的,充溢着整个胸腔,满得像要炸裂开来。他深吸一口气,喉咙有些发紧,似乎连空气都不够用了。
江驰觉得自己需要离开。他悄悄站起身,动作轻缓,却带着急切。他不想让别人察觉,特别是不想让她看到他此刻的狼狈。
江驰静静地走向教室后门,手指握住门把的瞬间,他回头又看了她一眼。她仍站在讲台前,目光平静地扫过学生,仿佛一切未曾改变。目光似乎落在了他身上,又似乎没有。他轻轻推开门,悄悄退出教室。
江驰走出教学楼,阳光没头没脑地泼洒在他身上,他忍不住眯了一下眼睛。再睁开眼睛,他感觉这世界似乎都不一样了。
至于哪里不一样了,他也无法表达,就是感觉一切都不是他所熟悉的世界了,一切都是崭新的,一切都是新鲜的,让他忍不住想用力地拥抱这个世界,想大口地呼吸这秋日的空气。
这是他二十年的生命中所不曾有过的感受,出了教学楼,他越走越快,越走越快,忍不住奔跑起来。耳畔似乎只有风声,周围的一切人声、喧哗声都听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