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妃闻声,一下子扑跪在地,双唇颤抖,没有说出话来。
“你行止不端,导致宫内宫人上行下效,罚月例半年,抄《女戒》百遍,不抄完不许出宫。你可服气?”
西太后这句话含沙射影,既是在说贤妃,也是在说东太后。
因为,贤妃颜怜蓉正是当今东太后的亲侄女。
罚的是贤妃,但打的,却是东太后的脸!
贤妃闻言,抬头望向上首的西太后,直视太后。
她双目含泪含怨含怒,两人对视良久,最后贤妃还是迫于太后的威压,低下了头:“谨遵太后娘娘懿旨!”
“皇后,掌管后宫不利,罚月例一月。”
“是!”皇后躬身领旨。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都走吧!”处理完了事情,西太后面带不耐地将众人打发走。
从太后宫中迈出的时候,史明晓踉跄了一步,几乎摔倒,幸亏被身边的初夏扶住。
若凝看她神色惶惶然,身形也在微颤,就上前搀住她,两个人搀着手往前走去。
进宫将近两个月,长乐宫西太后终于亮出了她的獠牙。
***
从太后宫里出来后,众人依惯例又去了皇后宫里,可是,无论是路上还是在未央宫中,大家都一言不发,气氛压抑至极。
皇后将众人打发,单单留下了贤妃。
在若凝等人踏出殿门的那一刻,贤妃的哭声从身后传来。
回到宫里后,若凝很快从景屏的口中得到了事情原委,是从贤妃宫里的宫人嘴中打听到的。
之前贤妃带着身边宫女给太后请安时,无意间被俞三看到,俞三对宫女上了心。先是公然讨要未果,后又求到了西太后那里。
谁知道,提前得知消息的贤妃,不想身边人落到俞三之手,很快将她许了人,还在皇帝面前过了明路。
可是,宫里虽然不是俞三能胡闹的地方,奈何他有个只手遮天的姑母。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
纵使贤妃已经尽量将那宫女带在身边,纵使那宫女千防万防,还是被他设计引到了太后宫中,借着酒醉之名,让那宫女吃了大亏,而且,还被他拿到了贴身小衣。
然而,俞三强了人之后,却不着急将人纳进府了,就这样时不时地进宫,像逗弄小狗一样,用贴身小衣威胁那宫女和他欢爱。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半年,一直到不久前,那宫女怀了身孕!
宫女恨及了俞三,很快拿掉了孩子。
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可是这后宫里,哪有能瞒过太后的事?不过几日而已,太后就知道了前因后果。
俞三虽然好色,女人众多,偏偏子嗣不丰。
宫女擅自拿了孩子,刚好点在了太后的痛处,自然就没有好下场。
若凝听了后,不免心下泛堵。
***
长信殿。
“……事情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郝明远对皇帝回话。
“呵,真是狗改不了吃……俞三胆子真的是越来越大了,后宫也是他为所欲为的地方。母后如此纵容他,那朕……”
皇帝说到这里,从一堆折子里拉出一卷圣旨似的东西,然后随手一扔,扔到了门口一个盆子里。
“一并烧了吧!”
“是!”郝明远低头领命。
那是册封俞家大姑娘为郡主的圣旨。
俞家大姑娘马上十五岁了,也定好了人家,这圣旨原本是要在她及笄礼那天发下去的,是由长乐宫那边镌写盖章后,又提到陛下这边审阅再盖章的。
原本这只是走个过场,可……谁让俞姑娘有个不成器的爹呢,白白影响了自己的前程。
***
次日,未央宫请安,有几位没有露面,承明宫贵妃依旧是生病,还有几位生病,最后,还有采女史明晓的贴身宫女前来告病,说是史采女发了高烧。
若凝猜想应该是吓病了。请安回来,用完早膳,她就带着嫣然去了静怡轩。
到的时候,史明晓脸上带着不正常的红晕,一副浑身无力的模样,正躺在床上,看到若凝来了还想起身,被若凝拦了下来。
细问之下,果然是吓病的,半夜就发起了高烧。
“御医已经看过了,只是’没休息好‘,修养几日就好了!”
这个时候,自然不能说是吓病的,不然传到长乐宫耳中又是一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