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花如许 > 第31章 朝堂纷争

第31章 朝堂纷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行了!”皇帝头疼地喝止两人。

将士战死后,在原本的官位之上追封两个等级,原本是惯例。

可是当前这个杨益,确实被人拿住了错处。

杨益是家里的老大,奈何父母偏心,当年以杨益成亲多年,膝下无子为由,将家里唯一的袭职给了自己的小儿子。

后来杨益虽然遵父母之命,纳妾生子了,但不久后,妻子却因病去世。

那之后,杨益便不顾年迈的父母,请封驻守边关,这一走就是十年,十年间除了偶尔回京述职外,从未回家。

大秦重视孝道,杨益父母又多次在外声称杨益不孝,因此,杨益的事情被御史台说了又说,每次都有不同的理由。

时间过得太久了,有的事情他记不太清了。

记忆最深刻的有这么几件。

一次是纳妾之事,他与妻子感情深厚,但是妻子身体不好,一直没有生出儿子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逼她纳妾,他父母竟然将他告上了公堂。

然后,杨益被弹劾了。

在臣子的纸笔攻伐当中,他才知道,杨益的妻子嫁给他之后,备受婆母磋磨,导致几次滑胎,勉强生了一个女儿之后,身体早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而杨益坚持不纳妾,是因为不想妻子伤神伤心。

这件事情的结果就是,杨益纳妾,两个月后杨益的妻子离世。

而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对小辈不慈的传闻了,这件事情同样闹得沸沸扬扬。

杨益的妻子离世之后,其嫁妆应该是交给他们的女儿的,但是杨家姑娘年幼,杨益又是不通庶务的,所以财产顺理成章地交给了杨益的母亲。

这下好了,杨母的心本身就是偏的,不过两个月的时间,竟然将大儿媳的财产逐渐搬到了小儿媳那里。

这事杨益自己是不知道的,结果没想到,有一天竟然听到自己侄子对自己的女儿说:“你们家的财产以后都是我家的,你娘的也一样。你不过就是个丫头片子,我娘说了,以后你嫁人的时候,随便给几两银子就打发了。”

于是,杨益当场发飙了。

杨益开始着手查妻子的嫁妆事宜,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不过两个月时间,妻子名下的几个收益极好的店铺竟然变成了弟媳的。

杨益自是知道母亲的性情,但是没想到母亲竟然如此明目张胆。

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请岳父上门和父母交涉,又提供了一系列证据。

妻子的嫁妆最后追回来大半,但是杨益也彻底和父母翻脸了,女儿也去了岳父家生活。

杨益几个月期间经历了妻子离世、父母反目,免除了女儿的后顾之忧后,心灰意冷下,就申请离京,自此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驻守边境生涯。

杨益离开后不久,他留在杨府的妾室就传出怀孕的消息,后来生了一个儿子。

但是杨益他还就真的撂了挑子,儿子也没能叫他回头。

总体来说,皇帝对杨益的印象不错,除了皇帝不是愚孝之人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杨益是跟着秦靖池的将士。

他虽然和杨益不熟,但是他和秦靖池熟,秦靖池看重的人,他自然也看重。但是,御史说的父母孝义也的确站在大义上。

所以,追封这件事虽然一定要办,但是不能“牛不喝水,强摁牛头”。

有了主意,皇帝也不耐烦听他们吵,直接散了朝。当晚又招了御史中丞之女王玓侍寝,言辞之间对于右佥都范御史给自己寻不痛快的事情颇为不满。

果然,从第三日开始,以御史中丞王明志为首的御史台,开始了对自己内部人员,尤其以右佥都御史为首的一批人,从朝堂作为到内宅私修,全方位的弹劾。

接下来几天,皇帝看着自己的杰作,一方面高兴成果喜人,另一方面又满腹心酸。

赶着年底的时候,追封了一众战死的将士,包括杨益。

至于杨益的抚恤金,只能是送去了杨府,希望,杨益的父母心疼长子的离世,能将那钱财用到长房的孙子身上。

当然私下里,皇帝也让皇后多给杨益的女儿几分体面。

想了想,他又宣了温将军进宫。

温晋是秦靖池的左膀右臂,几年前因伤退役,现在被秦靖池留在京中,负责“协助”粮食军饷调度。

次日,年仅十六岁的杨煜就被召进了戊己校尉军,也算是帮助杨煜开始了摆脱杨家二房挟制的第一步。

***

若凝原本以为会大办的除夕宴,没想到却蜻蜓点水一般,意外地冷清。

不,已经不是冷清的问题了。仅仅只是众妃嫔们晨昏定省时多说了一会儿话,而大家竟然神色如常,没有任何疑问。

有一瞬间,若凝都怀疑自己:莫非大秦不过除夕?以往自己记错了?

不过若凝很快就知道了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