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若冬带着小丫鬟传了饭菜上来,他才看了一眼忙碌的亦秋提醒道:“你收拾时仔细点,方才好像打翻了放例钱的匣子,别掉了。”
不等亦秋回答,一旁布菜的若冬插嘴道:“少爷您忘啦?您好几个月的月例银子都没领,钱匣子剩下的银子上回您让长顺送到慈安堂去了。现在还没到领月例的时候呢。”
孟易安一听更郁闷了,恹恹道:“那没事了。”
难怪方才没找到钱匣子里的银子,他也想起了若冬说的这件事。上次休沐日父亲同意不再扣他的月例,却也没有说要把以前的补上,也就是说他现在还是身无分文。
孟易安一肚子气跑回来,翻箱倒柜不为别的,是想借机翻点银子出来藏身上。
禁足是不可能禁足的。他刚才一路上已经想好了,明日天不亮趁着府里人少的时候就翻墙出去。
故意翻乱东西是怕两个丫鬟察觉他在找银子。若是她们不知情,也就只是被训斥责罚一下,但知情不报还协助他离家出走就罪名严重了,惹怒了他爹就怕他也难护住。
但现在身上没钱就有点让孟易安为难了。
他一边心不在焉地吃着满桌为他生辰准备的各色菜式,一边滴溜着打量多宝阁上的摆件。
***
次日,刚透出丝丝天光之时孟易安就醒了。幸亏他昨晚借口心里难受,让守夜的丫鬟去了隔间,没人发现他的动静。
今天刚好是国子监休沐日,原本可以美美睡个懒觉,现在却要摸着黑起床。孟易安一边在心里咒骂渣爹一边穿上衣服悄悄打开房门。
一轮圆月泛着隐隐的银光躲在云层处,孟易安顺着石板路来到后座房,后门守门的婆子到了后半夜已经睡下,只有炉子上的茶壶的茶水偶尔“咕咚”声响起。
对于偷溜出府这事他驾轻就熟,朝晖院以前是人家的后花园,有一处隐蔽的小门,平时都锁着,但他知道怎么出去。
出了丞相府,街上已经有不少行人了。
虽然他觉得还很早,但其实讨生活的百姓早已忙碌起来。
孟易安一边拿出昨天藏好的糕点作为早点,一边摩挲怀里揣着的匕首。
他昨晚找能换钱的东西时无意间瞥到了豫王这把镶满宝石的匕首,不由大呼合适。
他房里的东西一拿出来容易被父亲找到,况且好多是他喜欢的也舍不得卖掉,这东西既不是府里的,也不值得可惜。孟易安打定主意等他找到个当铺就去死当了换钱。
只是他平日里很少注意当铺这类铺子,找了半天都没找到。直到他走了半晌发现看到了宝光阁的招牌,孟易安眼睛一亮。
要论识货,肯定是宝光阁的掌柜更识货呀!而且,他也想起今日他还要取母亲的那支金簪,还好他荷包里一直放着那张书契。
只是孟易安没想到,簪子是取了,可掌柜由于太识货了,竟不敢收这匕首。
“这位公子,不说这做工,光您这鞘身和手柄上镶嵌的宝石就是价值连城。小人这宝光阁实在没这么多银两收您的匕首。”掌柜反复端详了一会儿,就双手托着匕首还给了孟易安。
“没关系,我也不要原价,你看着给就行,你们能出的起多少钱?”孟易安就像急着脱手贼赃的小贼,一脸急切地主动压价。
这更让掌柜害怕了,他连连摆手,“公子就别为难小人了。”
他做这一行,自认见过不少达官显贵,上回与这位公子一起来的那位老爷一看就知身份不凡。
听说许多富家公子因家中长辈管教严格,染上了恶习手头紧便偷拿家中珍宝换钱。虽然这位公子眼眸清澈明亮,看起来不像此等人,但他一介平民,能少惹上麻烦还是少惹吧。
孟易安出了宝光阁的门还是很不理解,怎么还有嫌东西太贵重的?都说了随便给几十两银子都行呀,这生意还不是一本万利吗?
他举起匕首左看右看,各色宝石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甚是好看。
“只可惜中看不中用。”
孟易安正喃喃自语,突然眼角余光瞥到了对面楼上的人影,吓得他赶紧把匕首收了起来。
只是动作有些太晚,对面楼上之人已经与他对视上。
怎么又是这活阎王?
孟易安很想低下头假装看不见,但从匕首的主人朝他勾手指的动作来看,对方应该不会这么轻易让他离开。
望和楼到底有什么呀?值得你来这么多次?
孟易安一边腹诽一边不情不愿地朝对面挪动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