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李氏到了娘家之后,跟李家父母哭诉了一番,以为能得到父母的安慰,没想到却挨了李母的一番数落和埋怨。
“三郎也被带到大理寺去了,这肯定是被赵培杰给连累了,哎,你父亲方才听说之后,急得火冒三丈,你还有脸哭。”李母没好气地道。
“娘,您怎能这样说?他们犯了何事,还不好说,您怎能就断定一定是相公连累了三郎?说不定是三郎做生意不规矩,连累了我家相公。”李氏反驳道。
“你胡说!三郎啥时候做生意不规矩了?三郎胆子那样小。”李母愤怒地瞪着眼睛,看着李氏,训斥道。
李氏委屈地又低声啜泣了起来。
“好了,别吵吵了,我已经派人去通知你大哥二哥,让他们去大理寺打听去了,估计一会儿就能传回消息来。”李父的一句呵斥,打断了妻女的争吵。
李氏也没有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坐在李母的房间里等消息。时间慢慢逝去,李氏的心里七上八下的,她设想过各种可能,轻则是因赵培杰帮李启明疏通生意渠道,重则?莫非是黑虎岭的事情被人发现了?“不会,绝对不会的。”李氏垂着头,紧紧地捏着手里的帕子。
两个时辰过后,天色暗了下来,外面起了风,还飘起了零星的雪花。李氏的大哥踏着风雪回到了李府,他一回府,衣裳都来不及换,便匆匆地来到了李母的房间里。
“打听出来了吗?三郎是因何事去了大理寺?”李父见到大儿子之后,急切的问道。
“听说跟黑虎岭的土匪伏击赵家父子的案子有关。”李家大哥低声道。
“什么?会不会是搞错了?三郎怎么可能和那个案子有关联?”李父闻言眉头一皱,不解地道,同时他把视线转向李氏,屋内其他人的视线也齐齐投向了李氏。
李氏闻言,则只是呆呆地坐着,一言不发,眼神直勾勾的。
“二娘,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赵培杰和那个案子有牵扯吗?”“二娘,你倒是说话啊?赵培杰和那个案子到底有没有关系?”李家大哥和李父反复问询李氏,不管众人如何问,李氏依旧是怔愣着,不说话。
“不要再问了,送二娘回成安伯府。”李父看李氏的这幅样子,心里便已有了答案,官员勾结土匪,这可是大罪,他不想李家在此事上牵连太多,虽然他尚不知李启明使如何牵扯进去的,于是便令人送李氏回婆家。
丫鬟婆子搀着李氏上了马车,这一路上,李氏依旧是一言不发,眼神呆滞。她身边的婆子见状,也不敢开口说话。回到了成安伯府的风荷院以后,李氏依然是呆呆的。
一个婆子小心翼翼地道:“夫人,您是不是身子不舒服?要不要派人找个大夫来瞧瞧?”
“不用。”李氏木然道。
“要不老奴替您换身衣裳,你去榻上躺着,歇息一下吧。”婆子道。
“嗯。”李氏木木地回应道。
就在婆子搀扶着李氏上床之时,李氏的大儿子赵烁匆匆地从外面闯了进来。
赵烁今年十七岁,在京城最好的白鹭书院读书,他的长相结合了赵培杰和李氏的优点,是一个十分俊逸的小郎君,气质随了赵培杰,斯文儒雅。之前曾被好几户人家看中,欲让他做女婿。
“娘,父亲怎么了?我听人说,父亲和三舅,被带去大理寺了。”
李氏看见自己最得意的儿子,眼神终于活泛了起来,不像之前那般呆滞了。
“烁哥儿,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还没到休沐的日子吗?”李氏道。
“我听说父亲出事了,就请假回来了。”赵烁道,“娘,到底发生了何事?”
“哎。”李氏轻叹了一声,对身边的丫鬟婆子挥了挥手,然后有气无力地道:“你们都退下吧,我有事要跟烁哥儿讲。”
丫鬟婆子们见状,纷纷退了出去。
“娘,我爹到底是怎么了?”赵烁疑惑地问道。
“哎,烁哥儿啊,咱们二房完了,是爹娘不好,连累了你。”李氏说着,眼泪瞬间大颗大颗地滚落了下来。
赵烁见状愈发疑惑了,“这到底是怎么了?”他看着李氏,再次催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