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不用了,我还是先赁着吧。还是按照上次的标准,借用一次这里的窖炉,给您二两银子,怎样?”苏曦道。
见苏曦不打算盘下工坊,门房老汉有些失望。但他也没有拒绝苏曦继续租赁,毕竟工坊闲着也是闲着,他什么不用做,还有银子赚,为何要拒绝呢。
商量好了之后,苏曦就离开了陶瓷工坊,去往售卖石英砂和石灰石的地方。有了上一次的成功经验,苏曦这次加大了采购量,她这次订的石英砂和石灰石的量,基本是上次的三倍。
订好石英砂和石灰石之后,她又雇了一辆马车,去了佣肆。此时已是巳时一刻,佣肆里等活的人不多了,但依旧有一些尚未找到活的人。苏曦雇了一个有地排车的人,给了那人一百文钱,让那人帮她去西郊的盐碱地里割枯草,割完之后再给她拉到陶瓷工坊里去。
苏曦刚跟拉地排车的人定好,就看见两个熟悉的身影从她面前经过。正是前日帮她烧窖炉的李大志和王小虎。
“大志,小虎,你们今日还没有找到活儿吗?”苏曦问道。
李大志和王小虎转身一看,发现是苏曦,于是向前打了一个拱,然后讪讪地道:“今天的活不多,还没有人来雇俺们呢。”
“不急,兴许一会儿来活儿了。不过你们明日的活儿是有着落了,我明日要烧琉璃,你们两个还是去帮我烧窖炉吧,怎么样?”苏曦问道。
“那可太好,谢谢您。”李大志和王小虎兴奋得道。
苏曦和他们约定好了之后,便离开了佣肆,雇了一辆马车,回到了米市大街。她在米市大街的蔬菜铺子前下了车,买了一些青菜和鸡蛋,然后方回到了小院里。
她走在回家的路上,觉察到身后似乎一直有人在跟着她,但她回头看的时候,又没人了。她心下略有些不安。一回到家,她就将大门的门栓牢牢地栓住,然后又找了一根粗木根将大门顶住。
一整个下午,她都没有再出门。在家里做饭,清洗衣裳,打扫房间。用过午膳之后,她泡了一壶清茶,然后坐在院子的梅花树下看书,倒也是很惬意。
成安伯府那边,今日赵煊没有出门,大夫人王氏问他为何不出去找苏曦,他也没有回答,只是看起来闷闷不乐的样子。傍晚太阳落山以后,王贵回到了府里。
“二少奶奶在南城的米市大街赁了一个小院子,她自己一个人住,并没有跟那个林堃在一起。小的查了一下,那个林堃快要成亲了,他这次是来城里的书肆买书,估计是和二少奶奶偶然遇见的。”王贵一回到伯府,便来到赵煊的书房里,跟他汇报消息。
赵煊闻言,他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一些。
“二少奶奶好像还挺忙的,小的今日一直跟着她,她一早去了南郊的陶瓷工坊,然后又去了西郊那边买砂子和石灰啥的。”王贵又道。
“她这是要做什么啊?”赵煊皱眉道。
“二爷,您别管二少奶奶在做什么了,您还先把她请回来吧。这次的事,毕竟是您有错在先,您就服个软,给二少奶奶一个台阶下,毕竟你们之间也没什么隔阂。”王贵苦口婆心地劝道。
“那你明日带上紫樱和灵儿,去米市大街把她接回来吧。”赵煊道。
“二爷,这恐怕不行吧。我们做奴才的去接算怎么回事?”王贵道。
赵煊思索了片刻,然后道:“我明日一早就得出门,有要紧的事情去办。她若不肯回,你就把紫樱和灵儿放在那里,让她俩陪着她,等我回来了,再去接她。”
“二爷,您这是要去哪里啊?”王贵问道。
“跟你说了也无妨,不过你得替我保密。洪提督那边要带兵去黑虎岭剿匪,我要随他们一起去。”赵煊低声道。
“爷,这万万不可啊,太冒险了。您可知道,目下伯府就指望着您了。”王贵忙道。
“放心,我有分寸的,不会出事的。”赵煊道。
“那大夫人知晓此事吗?”王贵道。
赵煊摇了摇头,然后道:“她若知晓了,明日肯定不会让我出门的。”赵煊道。
王贵想再劝几句,但见赵煊神色果决,也知自己劝不动他,于是便烊烊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