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秀莲拿过双儿手里的细绳,笑着说道:“去吧,看看你大嫂又做了什么好吃的。”
双儿立马起身朝着灶屋跑去,进屋时便听到二哥在问大嫂:“大嫂,这豆子好香啊,我和妹妹能尝尝吗?”
苏瑜看着他们不由的开心,现在两个孩子跟她是越来越亲近了,刚进门头一天都闻见肉香了还不好意思开口呢。
苏瑜用勺子舀出一小碟嘱咐道:“这豆子有些辣,你和双儿只能吃一点点,不过一会吃饭的时候可以配饭再吃一点。”
小成乖乖的点头,他心里晓得大嫂不是舍不得好东西不给他吃的人,大嫂和婶娘可是舍得拿金贵的布匹给他和妹妹做挎包的,而且家里不管是肉还是什么好吃的都会给他和妹妹一份。
村里那些婆婆们说的话看来都是骗人的,他才不信呢。
小成接过大嫂手里的碟子,和妹妹先各拿了一颗尝尝。
炒豆子在村里人家还是很常见的,这样做的豆子好存放,盐味大还能下饭,不过大嫂做的炒豆子吃起来居然香香脆脆的,一点不齁得慌,嚼起来也不费劲。
小成接着一下子拿了五六颗豆子塞进嘴里,这下子香味更浓了,等再嚼几口开始尝到了辣味,不自觉的吸起气来。
吃着虽然辣,不过吃完居然还更想吃了是怎么回事?
苏瑜看小成的样子便知道两个孩子以往是很少吃辣的,连忙拉住他要再去拿豆子的手:“好了,豆子辣你们不能这样吃,先去喝口水缓一缓,再一颗一颗的吃。”
小成听话的收回手,带着妹妹去屋里喝水。
这些东西忙完,天渐渐暗了下去,不过金黄色的夕阳映的天空十分好看。
苏瑜看眼天色先歇了口气,不过估摸着徐知望差不多已经是在路上了,歇息会后便开始做菜。
百楼县是附近的大县,出了县城一路会经过三四个大大小小的村子。
日头西斜,路上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路上的人都是只顾埋头赶路,徐知望提着东西也是大步匆匆朝家走,心里带着一丝他都没感觉到的急切和期待。
好在今日的菜都简单,也不过就一刻钟的时间两个菜就都出锅了。
小成和双儿如今是家里的小帮手,小成负责端菜端饭,双儿则帮着拿碗筷摆放桌椅,两个小娃娃愣是把苗秀莲的活都抢了。
开始苗秀莲还不放心,怕小成端不稳再把他给烫了,小成见状十分机灵的先小跑着去灶屋,再端了酱茄子稳稳当当的走到正屋示范给婶娘看,苗秀莲这才放手让两个孩子跑腿。
苗秀莲笑着看两个孩子兴冲冲地跑来跑去,家里也热热闹闹的,真是高兴地不得了,现在女儿女婿相处的不错,两个孩子跟她们也亲近不少,她是一点烦心事都没有了。
饭菜都摆上桌,一家人坐好盛饭时徐知望也正好赶了回来。
苏瑜见他大步进门,双手还都提了不少东西问道:“今怎么拿回来这么多东西啊?”
徐知望先把左手用油纸包放在桌上,然后再把右手提的东西放到一旁,一边说着:“这些是给你和娘的回门礼。”
“回门礼?”
苏瑜听完纳闷的反问了一句,然后和苗秀莲对视一眼,两人都毫不知情。
徐知望放下东西先一口气喝下一大碗水,解了嗓子里的干渴后说道:“今按礼说是你回门的日子,虽然咱们一家现住在一起省了回门的事,不过礼还是不能少的。”
苏瑜十分吃惊,这可是她万万没想到的,他有这心意也就罢了,还买了这么多东西。
这时候苗秀莲反应过来,看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习惯性的先心疼起来:“你这孩子买这些做什么,咱们现在都是一家人了,哪里还计较这些。”
“娘,这都是应该的,您和瑜娘自进家门起就费心操持这个家,小成和双儿您也关照的极好,若是我爹娘还在,备的礼定会比这厚重多了。”
苗秀莲听了心里跟喝了蜜似的,这是多好的女婿啊!
女婿有这份心十分难得,她也不煞风景顺着问道:“那这是都买了些什么,不管吃的用的我做主都给小成和双儿分一份,以后可不再兴再弄这些了。”
徐知望指着那些东西说道:“都听娘的,不过只有这只鸡子能分着吃了,那些是给您和瑜娘各带的三尺布,又听夏婶说您针线手艺好就给您带了个绣篮。”
苏瑜这次深深看了徐知望一眼,她发现他并不是她想的那种少言寡语不知交际的性子,其实不管什么事他心里都是一清二楚的。
不过苗秀莲这下倒是笑的嘴都合不拢了,虽然嘴上说着埋怨的话,其实心里高兴地不得了,她倒不是得意这礼有多厚重,而是她看出来女婿对女儿是十分看重的。
“大郎有心了,快去洗把脸吧,大热天的提着这么多东西赶回来可是热坏了。”
徐知望见岳母不再多说什么便知道这是收下了,顺着说道:“那我去洗把脸,你们先吃。”
徐知望说完出了屋子,苗秀莲一脸喜意让女儿先把油纸拆开。
苏瑜还是头一回见娘这么高兴,不过今日这事他这般给她长脸,她也是高兴的,不过整个屋里最最高兴的还是小成和双儿了。
今天这是什么好日子啊!
大嫂做了红枣糕,又做了香香辣辣的炒黄豆,大哥还又买了只鸡子。
哎呀呀,都不知道先吃哪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