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跟字容易对应,学起来就快。
且学堂进度只教到开头一小部分,他一天认二十来个字,能赶上。
狗子听他大言不惭,跟大柱小声哼唧,“二十个?当自己神童吗?”
吴煦奋笔疾书仍不忘撇他一眼,“你俩可以再大声些,都听见了哈。”
“听见怎么了,我们一天才学六个!”狗子右手写字,左手比了个六给他。
最近学堂学习气氛高涨,连“后进生”吴煦都用功起来,其余人亦不甘示弱。
狗子倒不是故意呛他,只是确实认为他做不到,言过其实。
为此,柳玉瓷有话说,“狗子哥哥,软软也能认二十字呢。”
“嗷,你是神童,他能比吗,这么厉害就考科举做状元啦!”
是哦!柳玉瓷亮晶晶地望向吴煦。
原小学四年级生吴煦:比是不能比的,那不是基础不一样,有先发优势么。
他打断瓷娃娃不切实际的幻想,“打住!考是不可能考的,我要赚大钱,当……当全国首富!”
宁哥儿觉得做富商好,“像林大东家那样,吃饱穿暖,很不错呢。”
“嘁,格局小了,何止吃饱穿暖,锦衣玉食、穿金戴银不在话下。到时,住的房子、用的碗筷,统统都金子做!”
张荞想想那画面,“瓷哥儿,我们到时不要去他家做客,好丑!”
丫丫和秀儿也笑,同步点头。
吴煦不服气,“喂你们,给点面子啊。”
柳玉瓷跑去他跟前桌子上趴着,举手托腮,“煦哥哥,我相信你哦……”
“我就知道你最好!等我发达了不带他们玩。”
“……那你能不能不用金子建屋子呀?”
“哈哈哈哈哈哈……”
吴煦:……就气。还是年纪小了,年少不知金子香。
*
小考这日,魏夫子拿来八份卷子分发给他们。
题目分为默写和释义两部分。
皆出自《三字经》前六十句,或填补空处,或解释字义。
默写居多。
开蒙要求不高,主要是能写会认。释义部分,是为进度更快的柳玉瓷和张荞而设,以拉开差距。
小考时不得东张西望、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夹带小抄,作弊者一概逐出蒙学。
一柱香为限。
时辰一到,魏夫子收卷,当场批改。
柳玉瓷比吴煦本人还紧张,他离夫子近,半个身子离开坐凳,探着脑袋收集情报。
魏夫子失笑,“瓷哥儿是想看自己的?放心,答得极好,甲等非你莫属。”
“不是,夫子,学生想看……”
“噢,那是想看荞哥儿的?荞哥儿也很不错。”
“也不是……”
其他人亦翘首而望。
魏夫子卖关子,顾左右而言他,偏不告诉学生们。
待全部卷子批阅完,魏夫子方公布结果。
柳玉瓷最优,默写释义极佳,字迹工整美观,张荞次之,皆为甲等;
吴煦、丫丫、狗子,默写无错漏,释义有待提高,居乙等;
宁哥儿、秀儿,默写释义均有待提高,居丙等;
大柱排末位,只得丁等,仍需再接再厉。
吴煦排第三,败在他一□□爬字了,若不扣卷面分,兴许也能混个甲等。
“第三已经很好啦!我敲满意的!”说完还去取笑狗子,“你看,我说你考不过我吧?嘿嘿。”
狗子:……
魏夫子给每人都备了价值不等的墨锭、麻纸和毛笔奖励,大柱也有。
他将半刀麻纸递给吴煦,“切不可沾沾自喜,须勤勉笃行。”
柳玉瓷看着手中的松烟墨锭,想换麻纸,“夫子,我可以换一换吗?”
魏夫子让他跟另两位乙等的学生商量。
墨锭价更高,丫丫和狗子自然愿意,张荞也换了,如此有了一刀半麻纸,计一百五十张。
“一张纸撕成十六份,两张纸做一本手翻动画,能做七十五本!”
柳玉瓷犹疑中带一丝嫌弃,“煦哥哥,会不会太小了啊?”
“谁让我们纸少呢,精打细算吧。没事,翻书动画就不要写字啦,画一个小哪吒就行。如果这次赚到钱,下月我们再掏钱买纸,做大份的!”
“嗯嗯!”
苦了这些日子,吴煦浑身都痒,想出门放风啦。
学堂八人一起约着去山上采果子,在门口撞见一个鬼鬼祟祟的老妪。
“老婆婆!是你哦,你怎么在这里?”柳玉瓷先认出这是万家村帮了他们的老婆婆。
老妪言辞闪烁,道她是来寻小老板买糖画的。
吴煦:……
就这么好吃吗?吴老板心里有点毛毛的,天降厨神系统啦?
柳玉瓷给老人家说糖画要集市才出摊,原打算去灶屋拿些点心给她,她摆摆手走了,走时一步三回头,面有愧色。
“煦哥哥,有点点奇怪。”
柳玉瓷食指和拇指比了个一点点的手势,张荞给他调整成很多点,“是很不对劲!”
看门小厮告诉他们,她来了好几次,偷偷摸摸的,又不像贼人,像是寻人。小厮前去搭话,说帮着寻,她就一声不吭地跑掉,又像是躲人,奇奇怪怪的。
柳玉瓷闻言,张开双臂,夸张惊呼:“哇,那就是那么多不对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