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永定门外大排长龙。
城门高逾十丈,两侧延伸的墙体如一条巨龙盘踞,守卫一方安宁。
城门洞中,有两扇纵横排列鎏金铜钉的朱漆大门。
大门打开,有披甲胄执长枪的守城兵卒鱼贯而出,声音洪亮,威风凛凛。由他们负责盘查入城百姓车马,逐一细细检查过再放行。
吴煦一行到的早,赴考路上并无变故意外,日夜兼程,仅花了一个半月便到了京都。
林家估摸的日子未到,还没有遣人来等。
“哇……”
丫丫看到眼前巍峨城墙,不由惊呼出声。
其他人还好些,虽心中震撼,到底有所克制。其中,属吴煦最为镇定。
柳玉瓷和方宁相视一笑,从书笈取出证明身份的火牌和路引,交给城门口盘查的官兵。
官兵见他们乃赶考的书生,态度恭敬,稍加检查便放行。更好心地为他们指路,告知他们进了门左拐便是西市,有闲汉可为他们领路跑腿,介绍京都城里风土人情。
众人谢过,依言到西市请了闲汉引路。
闲汉,即现代跑腿。
自打林氏酒楼兴起,跑腿业务大幅提升,竞争逐渐激烈。闲汉这一行,渐成体系,有了专门的行业协会,更有评级考核,不似从前散乱,鱼龙混杂。
而今的闲汉,得熟知京都城中大小街巷,对各家商铺特色如数家珍,嘴要甜,手脚要勤,脑子要活络,否则就会被比下去。
当然了,京都贵人多,不差钱,事办的好,得的赏钱亦相当可观。
有些勋贵还喜欢用固定的高评级闲汉,得了他们的青眼,前途无量。
二毛、丫丫听闲汉们自我介绍,听得脑壳嗡嗡的。
柳玉瓷、方宁也面露惊奇,不愧是京都欸!
柳玉瓷看看吴煦,好嘛,还是很镇定,不愧是煦哥哥欸,见过大场面的。
吴煦得意接收瓷哥儿崇拜眼神,以拳掩面,同闲汉逐一搭话。
不多时,挑了个嘴皮子伶俐,但眼神真诚的半大哥儿。
小哥儿初入闲汉行业,未及一年,暂无评级。
吴煦要他带着逛一天,基础价是半两,多的小费依东家自行估量。
基础价须在行业协会给定的价格范围内,根据不同事项和时间,有不同的报价。违反规矩的,轻则降评级,重则逐出协会。
吴煦心说:可以啊,这一套不知有没有老赵的手笔,抑或出自古人的智慧。
“我们刚来,赶路又累又饿,你先给我们找个早点摊吧。”
“好嘞,东家!今儿你们可来对了,西市早点摊花样多,应有尽有,不知诸位贵人想尝尝什么样的?”
“咱们西市分东西两街,东街多本地商贾,早点摊口味以北地为主,也有南边小吃,西街为胡商聚集地,能尝到番邦之物,不过嘛,是珍馐美馔或难以下咽,全看贵人的口味啦。”
吴煦注意到瓷哥儿听到胡商聚集眼睛都亮了,“想去西街?”
“嗯嗯!”他少时来过京都,北地吃食尝过,不算稀奇,西街却不曾逛过,番邦美味更没试过,眼下跃跃欲试。
“成,那便带我们去西街,正好吃完逛逛,瞧瞧热闹。”
身后镖师本想告辞,送到城门口,他们的活就结束了,收了尾款便可自行安排,歇两天,再接个顺路的活回府城。
吴煦付了尾款,请他们再留一留。一起吃过朝食,他们逛街,镖师定客栈,晌午再吃一顿,感谢他们一路护送。
“正好这位小哥儿在,哪家客栈实惠良心,最清楚不过,一会让他带路。”
闲汉哥儿连忙附和,“是呢是呢,这事儿包我身上!全城的客栈酒馆,再没有比我更熟的了!”
为首的镖师推拒不过,应下。
众人寻了间胡肆坐下。
胡肆门口挂有彩锦幡子,纹着西域文字。往里走,正对面墙壁以壁画、挂毯和铜铃装饰,下方置有手鼓,左右两侧墙面有辣皮子等香料串与异域文字,穹顶悬下琉璃灯盏和葡萄架,充满异域风情。
食案是矮脚胡桃木的款式,案面铺一张异域文字条纹画的餐毯,食客坐于腿足·交叉的胡床上。
桌上盛食物的餐具是珐琅大食盘,三彩碗和陶瓷杯等。
吴煦一行人多,分了两大桌,喊闲汉小哥儿一并坐下吃点。
他要了一份胡饼、一份油塔子、一份撒子,一人一份馎饦,即面片汤,再一人一碗酥油茶。
镖师那边大差不差,也点了这些特色。
小哥儿爽朗,没有百般推辞的扭捏姿态,谢过东家便大方坐下。只他吃过朝食来的,没要馎饦,喝着酥油茶,跟他们介绍每样吃食的来历与讲究。
柳玉瓷喜得露出酒窝,看看吴煦。
这个小哥儿寻的好!
吴煦见瓷哥儿满意,便暗自决定,一会多赏点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