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现在是个黑户,没有帝国的身份ID序列,换个说法,李途安没有此地通用的身份证,办不了借书证。
图书馆虽然免费向民众开放,但是如果没有登入帝国居民的身份信息,那么就只被允许阅读一些童书和娱乐杂志。
埃布尔倒是可以用自己的信息权限帮他借一些别的书,但是李途安想看的是当地志——
戈让家族历史悠久,势必会在当地志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神弃牙和他们孟不离焦,也一定会有所提及。
然而,地方志是有的,也确实记录了戈让家族的历史,但是这种大部头的书籍都陈列在专门的阅读室里,阅读室设计成只供一人进入的胶囊舱,需要提前申请权限,且只限本人使用。
埃布尔看着一下子蔫儿了的李途安,道:“霍尔维斯家族的历史,一半是被民间渲染得带有神话色彩的野史,另一半,被锁在国家机要文件部门的密码柜里,说实在的,能被大众看到的,都不是真的。”
言外之意,就算看到了,也多半是假的,既然如此,看不看有什么差别?
李途安却坚持:“可我就是想看。”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说的就是这种人吧?埃布尔挠挠头,有些纳闷:“你真想看,去问霍尔维斯不就好了?”
文件记载得简略,还可能有删减,不如直接去问继承人来得详实全面。
李途安又想起霍尔维斯那张骗人的嘴,嘟囔道:“问他不如去占卜。”
埃布尔乐了:“那倒是,霍尔维斯只说他想说的话,可不管你想知道什么。”
说完,看了一眼李途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在图书馆磨蹭得太久,阅读室里的暖风系统又太给力,李途安脖子发红。
埃布尔一惊,在心里念叨着果然是雄虫,身娇体弱,暖风吹吹就皮肤泛红,这要是多呆一会儿还得了?这不得把霍尔维斯的小男友给吹出病了?
这么一想,埃布尔立马就要拉着李途安离开图书馆。
李途安念念不舍,一步一回头,离开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图书馆。
刚走出图书馆,埃布尔发现有人在街头卖艺——
就算在地球上,李途安也很久没有见到过这样原始的、朴实的表演方式了。
说起来也是有些奇怪。虫族的世界整体上是高度机械化、机械智能化、智能便民化,同时人种大杂烩且人口密度低的。
比如说,在战争中,机甲取代了冷热兵器,成为了新的前沿武器并演变成一种虫族特有的战争模式;
又比如说,埃布尔和李途安刚刚去过的餐馆和图书馆,其中的工作人员里,智能引导和人工各占一半,甚至在某些岗位上,比如“图书管理员”这一职位,基本上全数由人工智能负责,只有一位工作人员,负责检修人工智能所使用的电脑线路是否正常运行。
但是竟然还有人在街头卖艺,用朴素的人体表演来换取一些喝彩和打赏。
机器人都能开飞机了,这个人还在手转竹蜻蜓呢——哦,他的竹蜻蜓竟然能削断一截木棍。
李途安收回了自己唏嘘,有些感兴趣地盯着那个卖艺人手里的竹蜻蜓。
这东西和他记忆中的小玩意儿别无二致,但是他小时候买的竹蜻蜓脆弱得撑不过一个课间操的时间、就会被同学们玩坏。
这个竹蜻蜓却坚固得、已经可以当做一个暗器使用了。
埃布尔看得津津有味,一转头,发现李途安也看得入神,他大为感动,颇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
埃布尔一把揽过李途安的肩膀,低声给他讲解这个表演的奥秘——
也算不上是奥秘吧,只是一个信息差。
“这是只有在神弃牙会出现的表演,”埃布尔说,“因为这样的道具只有神弃牙有。”
李途安猜测:“是形状,还是材质,或者是制作工艺?”
前者和后者可能性都不大,因为不管是形状还是制作工艺,在外观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对物理功能的影响性都不会很大。
那么就只有材质了。
神弃牙、特产、削铁如泥……这些关键词加在一起很耳熟。
霍尔维斯给他的牙刀也是这样的,采用了埋骨在神弃牙的「千年虫」的骨骼化石磨炼成刀,是非常稀少而珍贵的特产。
“他的竹蜻蜓用了什么?石头?”
埃布尔赞赏地看了他一眼,觉得他脑子很灵光,解释道:“仔细说的话,是砾。”
竹蜻蜓的原理就是使用轻薄的材料来搅动空气,制造压强差来获得上升的力,因此得以实现短距离的“飞翔”,如果使用石头来制作,竹蜻蜓转都转不动,自然飞不起来——但是假如石头变小、变轻呢?
石头的硬度并不会因为形状的大小而有所改变,但是重量会因此改变。
而神弃牙刚好产出一种坚硬到、随便一个切片都可以用作砍骨刀的石头,称为「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