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皇帝将她封为永安公主,一是因为这封号自古便有,寓意也好,二是因为永安郡作为公主封地于礼于制也都合宜。如今加了护国二字,“护国永安公主”听起来还真是相当威武,相当霸气。表面不说什么,沈郁离心底却觉得自己撑不起这个封号。“护国永安”四个字听起来像是该建庙供起来的人物。她自认没那么大本事。所谓护国有功,也只是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尽力做了自己能做的,成败大部分都靠得是运气。真正护住了国都临兴的其实是萧弘和将士们。
可若猜得不错,这封号还是他替自己求来的。萧弘从未替自己求过什么,却为她求了这个。一时思绪万千,从宫中出来,沈郁离本想直接去广宁王府,谁料磬儿早已踮着脚焦急地在宫门外等她了。
西市那边出了些麻烦。说来话长,石崇云石大夫年轻的时候四方游走行医,去过不少地方,救治过不少人。其中一个,便是慕义伯黄承恩。当年黄承恩回乡祭祖,途中突发恶疾,幸得石大夫救助,才得以保全性命。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慕义伯提出结成儿女亲家,为自己的幼子黄宇轩与石大夫的独女石灵定了亲。石大夫父女二人在街头为百姓义诊,这位黄公子不知从哪里听说了,找上了门来。刚好石大夫出诊去了,只剩下石灵一人在给百姓看病。黄宇轩上来便纠缠不休。说石灵将来是要嫁入慕义伯府的,在街头抛头露面是丢他们慕义伯府的脸面,非要石灵跟他走不可。
沈郁离随宋磬儿去到西市,周围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司无忧司大小姐目睹了事情始末,实在看不惯这姓黄的,过去帮石灵说了几句话,没一会儿就跟他争执了起来。
魏王府的马车一到,众人纷纷退开。刚刚还要拉扯司无忧的那个黄府家丁立马把手收了回去。
可惜已经晚了。沈郁离走下马车,冷冷睥了那人一眼,目光又悠悠转到了他身旁那个一身华服的男子身上。那人身边带着不少家丁,左拥右簇,典型的贵族做派,这该就是慕义伯的幼子黄宇轩了。
她从宫中直接过来,身上还穿着面圣的宫装。司无忧可算是等到了靠山,拉着石灵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了她身边,特意像模像样的行了个礼,叫了声“公主。”
黄宇轩见了,连忙收起那副趾高气扬的模样,向她一拜。
“黄宇轩见过公主。”
沈郁离不声不响将他来回打量了一遍,明知故问道:“慕义伯是你的……?”
“是家父。”
沈郁离点点头,又左右看了看,“素闻慕义伯仁善,想来也是来接济百姓的吧。”
黄宇轩脸色发紫,噎了半晌,只得顺着她说道:“正……正是……”
“那可真是太好了。”她说着看向石灵,“我早些时候听灵儿说过城里缺药,正愁着需要从外地购入大批药材。慕义伯有心帮忙,那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啊。”
她说着,就见黄宇轩的脸色更精彩了。慕义伯有三子,个顶个的不争气,伯府也早已没落了,只靠祖上余荫硬撑着个门面。购买大批药材需要不少银子,黄宇轩惹出了这么大一笔支出,怕不是要把他爹给生生气死。
“这采购药材的事……在下没有经验…”黄宇轩只是来找石灵的,这样大的一笔钱他根本做不了主,磕磕巴巴想方设法地要推搪过去。
沈郁离一笑,“采购药材的事情有灵儿和商号的人安排,慕义伯肯仗义疏财,已是帮了大忙了!”
刚刚他们纠缠引来许多百姓围观。沈郁离这一说,周围的人也都纷纷称道。慕义伯黄承恩极好面子,平日里生怕被别人看低一眼。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此时再说没钱,那可是要把面子里子都丢尽了。黄宇轩肯定不敢丢他爹的脸。沈郁离正是吃准了这点。于是这笔钱慕义伯府是出定了。
“这事情颇急,黄公子也别耽误了,快安排去吧。”
黄宇轩心慌气短,这时候才记起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挣扎半天,又说道:“实不相瞒,在下还有一事。”
“哦?”沈郁离故作不知,等着他说下去。
“在下与灵儿早有婚约,不愿见灵儿这般……”
他话未说完,沈郁离已经一脸了然地接道:“原来黄公子是不愿见灵儿劳累特地亲自来帮忙的啊。那银两不如便让家丁回府去取,黄公子留下帮忙就好。”她说着又是一笑,“正巧,我也是来帮忙的。”
黄宇轩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又挑不出她的半点不是来,只得点头答应。沈郁离当然不会跟他客气,前前后后做这做那的指使着他团团乱转。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平时也没做过什么,不过半天功夫就满头大汗,连呼哧带喘了。
简直弱爆了……沈郁离心里默默腹诽。石大夫出诊回来,不知发生了什么,还连声同他道了谢。黄宇轩被折腾了半晌,实在受不了了,连忙找了个借口落荒而逃。看着他一溜烟远去,料想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再来惹麻烦了。
摆平了这边,已是暮色渐深了。沈郁离实在放心不下萧弘,可父王还在府中等她回去,也只能隔日再去看他。
三日未见,等她再次来到广宁王府,萧弘却不在府中。
不在府中!她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他怎么会不在府中!!
“去哪了?!”沈郁离问。
何飞见她脸色发青,明显气得不轻,生怕自己招惹了无名之火,吭哧了半天才答。
“皇帝召见,将军一早就入宫面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