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山河无恙 > 第139章 金戈铁马

第139章 金戈铁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朝霞如血,将未散的硝烟染成一片暗红。韩宗耀打马过来,战甲上未干的血迹在晨光中泛着黑紫,喉头滚动数下才挤出嘶哑的一声“将军……”

“怎么了?”虞明远勒住马缰的手骤然收紧,见他神色,便知定是有事发生。

“那帮畜生…他们……”韩宗耀抬手指向丹徒城西侧,话至唇边,却堵在了喉中。

虞明远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但见那边已聚拢了不少将士。镇北军的玄甲与禁军的朱红戎服混在一起,都凝固成沉默的剪影。他眉峰骤然压下,一扯缰绳,催马向前,“走,过去看看。”

---

晨风裹挟着焦土与铁锈的气息,卷过断戟残旗,发出呜咽般的风声。黑压压的人群如塑像般静默着,似乎有某种沉重得化不开的情绪在呼吸声里不停翻涌。

雾霭逐渐散去,远处那片突兀的阴影清晰了起来。那是一座由血肉浇筑的京观。无数残肢断臂以诡异的姿态交叠堆垒,浸透鲜血的绛袍间露出折断的枪杆和碎裂的头颅。陈尸数日,尽管是冬季,腐臭味也已浓烈得令人作呕。大群的乌鸦在低空盘旋,漆黑的羽翼掠过尸山,不停发出刺耳的鸦鸣。

韩宗烈也赶了过来,见到此景,不由狠狠咒骂了一声,“畜生!”

“毁尸灭迹……”人群中一个脸上带伤的老卒颓然跪倒,“这帮狗娘养的是想让兄弟们永世不得超生啊!”

虞明远握着长槊的指节捏得青白,咬牙深吸了口气,对韩宗耀沉声道:“宗耀,让人好生收敛将士们的尸骸。”

韩宗耀抱拳领命而去。

虞明远一勒缰绳,调转马头,又看向韩宗烈,“入城。”

---

大军入城,扬武将军胡伯雄这才匆匆奔下了城楼,强撑出一副镇定神色,紧赶几步迎了上来。

“广宁王!”他刚欲上前,虞明远手中长槊倏然一抬,槊锋映着雪光,森寒如冰,直抵他咽喉。胡伯雄呼吸一滞,本能地后退两步,脊背撞上身后半截焦木,簌簌落下一层焦黑的灰土。

韩宗烈眼神一厉,抬手示意,“拿下!”

数名玄甲军士应声而出,将胡伯雄狠狠按倒在地,卸了他的兵器。

胡伯雄挣扎着抬头,却见虞明远居高临下,眸色冷如玄冰。他平日在营中横行惯了,此时却觉得自己像是被狼群盯住的猎物,无所遁形。不过是片刻的工夫,他便开始慌了,狡辩道:“王爷明鉴!战事失利,并非末将无能。都是这帮混帐东西怠而不振,多出怒言,崛强难治,不服管束!”

他说着抬手指向围上来的禁军将士们。几句话就要将罪责统统推到他们身上,把自己择个干干净净。

话音未落,四周的禁军将士们已齐齐握紧了剑柄。有人从牙缝里挤出低吼,“畜生!”

虞明远没想到他竟如此恬不知耻,冷冷睥了他一眼,转头叫了一声“宗烈。”

韩宗烈抬脚就踹,“隐瞒军情,延误战机,观寇不审,探贼不详,此谓误军,犯者斩之。所到之地,抢掠其民,侵欺百姓,割录元元,此谓奸军,犯者斩之。奸舌利嘴,斗是攒非,推卸罪责,诽谤诬陷,此谓谤军,犯者斩之。数罪并罚,你还有何话说?”

胡伯雄面如死灰,颤抖着问道:“我乃陛下亲封的扬武将军!你要杀我?!”

黑压压的人群沉默如铁,唯有甲胄摩擦的声响偶尔刺破死寂。禁军将士们眼中燃着怒火,剑柄被攥得咯吱作响。胡伯雄贪功冒进,弃袍泽性命于不顾,那些埋骨城下的亡魂,皆是他们同生共死的兄弟。

韩宗烈冷哼一声,“辅国大将军奉天子令,持玄玉虎符,总摄天下兵马,遇事可先斩后奏。如何杀不得你?!”

虞明远飞身下马,缓步上前,手中那柄名为破军的长槊反射着凛凛寒光。

胡伯雄抬头,目光浑浊,却仍强撑着最后一丝倨傲,“当初尹氏叛军围城时,我曾随公主死守国都!在公主面前,我亦有一份功劳!你真要杀我?!”

虞明远眸色未动,只淡淡道:“并非我要杀你,而是军法要杀你。”

胡伯雄忽地低笑起来,笑声嘶哑,如夜枭啼血,“好一个广宁王!好一个军法!你不过是仗着镇北军骁勇善战!若有镇北军在手,我也不逊于你!”

韩宗烈见他出言不逊,正欲上前给他点教训,却听胡伯雄继续说道:“今日你兵强马壮,无人敢逆你锋芒!可你如此不留情面,待有朝一日你落难之时,就不怕众叛亲离?!”

见他执迷不悟,毫无悔改之意,虞明远也不再多言。长槊带着一道闪电般的寒芒直劈而下,下一瞬,胡伯雄的头颅已经滚落在冻土之上。

人群仍静默着。虞明远甩掉槊锋沾染的血迹,抬眸扫过禁军将士们疲惫而愤懑的面容。

“围城的叛军已经败退。扬武将军胡伯雄触犯军法,罪无可恕,今已伏诛。”他顿了顿,冷风卷起他鸦青色大氅的一角,“虞某在此向诸位保证,必当妥善收敛战死将士的尸骨,上奏朝廷,抚恤烈士遗孤。赤甲军毁尸灭迹,丧尽天良。这笔债,我定会替诸位讨回来!”

话音落下,城下依旧沉寂,唯有寒风呜咽。人群中忽然有人高声喊道:“末将愿追随大将军南下平叛!”

紧接着,更多的声音如惊雷炸响。

“我等愿追随大将军南下!大将军威武!”

“大将军威武!大将军威武!”

呼声如潮,震彻云霄,仿佛连风雪都为之一滞。

---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嘉定四年冬月初九,丹徒大雪。寒风呼啸,雪霰如刀,漫天飞絮遮蔽了天光。虞明远立于丹徒城头,玄甲覆雪,身形如松,唯有唇色透着苍白,眼底隐隐藏着一抹倦色。

大军暂时是动不了了。前几日还和阿离说起要带她回北境看遮天蔽日的大雪。谁曾想匆匆出征,连分别都无比仓促。他仰头望天,掌心的兵符冷硬如铁,却抵不过心底那抹柔软。临别时小公主一身嫁衣如火,奔向他的样子像是黑夜中跳动的火苗。一场皇权更迭,京中必然还有动荡。他得早些回去,不能让她等得太久。

兵贵神速,久则钝兵挫锐。南下大军伤亡惨重,国库早已捉襟见肘,若战事迁延,只怕会民生凋敝,国用不足。虞明远想快,奈何天不遂人愿,雪势不减,越积越厚。他伸手拢起一捧城墙上的积雪,只觉得寒意渗入骨髓,冷得刺骨。宗耀说得还真是没错,此次南下平叛,既不占天时,也不占地利。

喉间忽地一紧,虞明远屈指抵在唇边,硬将闷咳压成一声几不可闻的低喘。城墙石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回身去看,只见韩宗耀踏雪而来。

“将军!城下将士们的尸骨已收敛完毕,等雪停了便可遣人护送回京。”

虞明远点了点头,嗓音微哑,“辛苦了。”

“还有一事,”韩宗耀又道,“不少禁军将士请命追随将军南下平叛,粗略估算,大约能有两万左右。”

“两万?”虞明远眉峰微动。他原以为被围困的将士们经此一役定是疲惫不堪,却不想仍有如此多人愿随他再赴沙场。

“是。”韩宗耀眼中燃起一丝灼热,“昨夜将军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今早又斩了胡伯雄,将士们颇受鼓舞,军心大振。更何况……”他望向城下,声音渐沉,“叛军所为,人神共愤,不少人想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