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极巍峨的神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匠人的高超技艺,和对殿内神灵的无上敬仰。
而那块硕大的金色匾额,于夕阳斜照之下,熠熠生辉。匾额上刻着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开元寺。
封时一身白衣,虽沾染风尘,却仍是懒散随意,仿佛世间万事都不值得他认真半分。他碧色的眼眸微微一挑,又漫不经心地看了云华一眼,笑道:“开元寺乃凤京城中数一数二的神庙,历来达官显贵,祈福时皆来此处。庙内又供奉着天界诸多神灵,素来香火鼎盛,信徒如云。”
云华微微颔首,暗自思忖,那幻境中的神像便藏于此处……究竟是哪位神仙?
众人拾级而上,步入正殿,便见殿内香烟缭绕,信众盈门。正中的神像端坐莲台之上,法相庄严,背后佛光环绕,神色慈悲,俨然是受万民敬仰的北辰天尊。
北辰天尊,主星宿之理,定世间吉凶祸福,天界之中,亦属权柄极重之神。
这位天尊大人,云华倒是同他打过几次交道。
第一次见面,就看到这传闻中德高望重的仙君,一面往御清河里打水,一面噼里啪啦地掉下泪来。云华只道是自己看花了眼,愣在原地半晌。
北辰天尊察觉到身后有人,方才不好意思地擦干泪水,歉声道:“失态了。让仙子见笑。”
云华后来才从旁的仙友口中得知,原是北辰天尊的夫人身患重病,仙灵几近溃散。
再逢之际,便是他长跪宣明殿不起之时。此事极为隐秘,少有人知。那日云华将将被派遣至宣明殿送药,才得以窥见。
至于最后一次相见,则正值天界发生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大半仙君皆受牵连。云华不幸被关入天牢,而在她隔壁的,正是北辰天尊。他手中不知为何捧着一株兰花,只是痴痴地望着。
对于这位仙君,云华心中印象……倒是不坏。而此仙君最为擅长之术,便是……幻像。昔日苜蓿一战,便是以此术重创妖族,令其兵力折损大半。
她正思索间,忽听得人群喧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随后便见数名灵官匆匆而来,神色惶急。
为首一名年过半百的灵官步履沉稳,一见云华等人,立刻行礼,毕恭毕敬道:“未知封大人前来,下官迎接来迟,实在失礼。敢问大人,可是女帝陛下有何旨意传达,竟需大人亲身至此?”
封时神色淡淡,碧色眼睛斜睨了灵官一眼,并未回礼,道:“无妨。奉女帝之命,来这儿查些线索罢了。带我去各处神殿看看。”
云华咋了咋舌,这人在旁人面前……脾气似乎不太好啊。
众人随穿过长廊,寺中众多香客已被僧人劝退,唯有几名弟子手持拂尘,在前一路引领。
众神像巍然高立,供桌前香烟缭绕。云华几人走了一路,却没有感受到半丝阵法气息。
顺着青石板继续往前走,却看到前面的宫殿颇为热闹。封时停住脚步,碧色的眼眸扫向灵官:“宁王和澄宁郡主……是何时来的?”
他一眼便认出,前方那些侍卫仆从是宁王府的人。
灵官一愣,连忙答道:“回大人,宁王殿下今晨便已进寺,听闻宁王妃近日寝食难安,故特来焚香祈福。”宁王和宁王妃两相恩爱,是全凤京皆知的事。宁王妃向来体弱,宁王便常常来此清修,为她祈福。
灵官又继续道:“至于澄宁郡主,此番并未随同殿下前来。”
大殿前,一名身着玄色蟒袍的男子静静立于神像前,双手交叠于身,神情肃穆,十分虔诚。
封时似笑非笑道:“王爷倒是比我们更早一步。”
宁王转过身,目光从封时落到云华身上,微微一顿,随即笑道:“封大人言重了,本王不过按惯例祈福,倒不知大人来此地……有何贵干?”
云华看了看宁王,微微一行礼,又自报家门后,方才笑道:“不知宁王殿下今日祭拜的是哪位神仙?”
宁王微微一顿,抬头看了一眼那尊金身神像,片刻后方道:“玄陵大帝。”
玄陵大帝,是由凡人飞升的一位神。但与其他神仙有所不同的是,玄陵在飞升之前,是凡间的帝王。
关于这位神,世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谋朝篡位,夺了哥哥的天下,也有人说他哥哥昏庸无道,本非明君,适逢乱世,夺其帝位实乃无奈之举,意在拯万民于水火。然不论前事如何,玄陵登基之后,确是宵衣旰食,振兴朝纲,终使乱世得安,百姓乐业,亦不失为一代明君。
云华笑道:“听闻玄陵大帝,昔为人间帝王,今飞身成仙,故历代君王皆爱敬拜之,以求国泰民安。不知王爷拜他……是求什么呢?”
她言语间淡淡,不透半点锋芒。可在场的人都听出其中另含他意。
宁王嘴角的笑意微不可察地收敛了几分,目光沉沉地望了云华一眼,随后低声道:“自是求天下太平。”
封时冷哼一声,显然不信。
云华也不揭破,仍是笑吟吟的模样,目光却已悄然落在那尊神像之上。
这尊神像通体金漆,神色悲悯,却隐隐透着一丝异样。
封时似有所觉,淡淡道:“王爷既已拜过佛,可否让一让?我们还需细查此处。”
云华:……嚯,这人比她还嚣张。
宁王当真好涵养,只是微笑着盯了封时片刻,而后退后一步,做了个“请”的手势。
云华盯着神像,眸光一闪。这神像里,藏着什么东西!
她指尖轻轻一勾,袖中银针悄然落入指间,借着整理衣袖的动作,迅速探向神像底座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