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底悠悠叹出一口气,其实很早之前她开始有些怀疑,自己在满玉阁算的上有些名气,所以她才出来开乐馆,想着提升一下系统所说的,换个地方创造名气,在京城另一边发扬乐礼,早些完成任务回家。
但如今才知道,自己虽在那一块地方大受众人欢迎,在这浩大的京城,也不过是在海面里溅起了一丁点儿的水花。
如苏芷菁所想,就算康成于请了些人帮忙宣传,在珍珠阁乐坊开业上课之时,坐在课堂之上的,照样是报名册上的人数。
甚至有一个在开业的前一天出了事,摔断了腿,如今在家养伤,在苏芷菁面前的也只有真真切切的31人!
“咳咳……首先我还是先做一下自我介绍,”苏芷菁立于堂上,行为举止端庄,气质温婉。
她面向堂下都盯着自己的众学生,微微欠身:“诸位学子,我乃苏芷菁,有人可能听说过我,自然也有人没听过,不过这不重要,今日有幸在此,我将作为你们日后的乐师先生,将于康乐师一同教大伙儿学习乐礼之曲!愿日后能与大家共叙乐礼之美,探讨音乐之韵,也希望你们能改变龙源无乐礼的禁锢!”
君君在堂外静静看着,眼中出现她的倒影,亮闪闪的。康成于则也在外头不停地望向里面,时刻关注这31位学生的状况。
在苏芷菁提到他时,也不忘向里头的众人打着招呼。
言罢,她缓缓步入正题,谈及乐礼在如今龙源国社会中的重要性,言辞间流露出对其的婉叹,以及自己对其的一些看法与独到见解。
她讲道:“乐者,天地相和,奏为天地音;礼者,礼仪之道,即为序;乐以和情,弹天地之音,礼以制行,立雅正之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至于乐礼的学习,我也不在多说,乐坊之中的藏书室有一本上官知晓的文章,你们去瞧瞧,他所写之意,便是我想与你们言说一样,你们可在课后学习,课上便不说这书上有的知识来荒废时间……”
随后,苏芷菁转身从旁侧取出一支精致的笛子,轻轻吹拂其上,仿佛在与这笛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转眼间,众学生屏息而望,只见她朱唇轻轻启奏,一曲《燕归来》便从笛孔间潺潺流出,旋律悠扬,如泣如诉,优美的曲子瞬间填满了整个堂屋。
一曲毕后,苏芷菁放下笛子,面带微笑,开始与学生分享这首曲子:“相信大家都熟知三王爷君翊珩的经典成名之作《燕归来》,其旋律优美,意境深远。
笛声之中,既有春日的温暖,又有离愁的哀婉,大伙儿需细细品味,方能领悟其中真谛……”
她进一步解析了曲中的节奏变化、情感转折,以及如何通过吹奏技巧表达乐曲表达的意义是什么,与众学生解释分析,众人听得如痴如醉,对于回答也纷纷点头称是,心中对乐礼的理解与感悟又加深了几分。
就连在外听课的康成于也缓缓点头赞同。
君君眼神一直跟随着苏芷菁,听的格外认真,没有半刻走神发呆。只见康成于点头道:“本来还以为芷菁会有些紧张,想着第一堂课先让她先适应走个过场,但她这表现着实让我大开眼界了。”
康成于食指与拇指之间抵住自己的下巴思索着,他们的计划本是收一百左右的学生,先让自己与芷菁两人一人带一半,最后交替教学试试。
没曾想才31人,还好没有提前请其他乐师来,不然工钱都发不出。
“我有一问,不知苏先生能否解释,什么才算一首好曲?”坐在堂下中间位置的人名叫李北信,之前满玉阁开宴会之时,听过她们的曲。
他举起手来提问。
原本他穿的衣服袖口本就宽大,一举起来,袖口便直接垂了下来,刚好遮住了右眼,意识到不妥,立马放下手,调整好袖口后,又将手重新举起,神情又恢复方才明艳的模样,让苏芷菁注意到自己。
“好曲?”苏芷菁愣了一下,没曾想会有人这么问,只是迟疑了一刻,立马解释,“好曲,不仅仅是词的表达和吹奏的难度,更重要的还有感觉……”
“当然,我说的感觉不只是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最重要的是对方能从你的曲中听出什么样的情绪?开心的?悲伤的?还是忧愁的?
若想作出一首好曲,感受是必不可少的,带来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若是一首曲子连与人都达到不了共鸣,那么这曲子也不过如此……
方才的《燕归来》是算最经典的曲,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能让我们一眼分辨其中的感受;让我们直观代入……这便算好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