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力修为要想扎实,就要打好根基。法术要想发挥出强大的威力,也要打好根基。
如今修炼剑法,入剑道之路,那么,要想在剑道之路上走得远,当然也要从现在开始打好根基。
于是,瑾宁拿着玉简越发认真地看了起来。
果不其然,《武学基础》这枚玉简,在关于武道基础理论的阐述方面,要比在家族里看到的内容要全面许多。
有很多内容,家族的玉简中只简单提了,却没有进一步解释,但在这枚玉简中却都有详细的解释。
比如,像“为什么武道打基础时需要扎马步?”这个问题,卢家的玉简上只说扎马步会使下盘稳,而宗门的这枚玉简上却给出了更多的理由。
这里说,除了练下盘之外,扎马步还有调节精、气、神的作用。它不仅能调节气血,还能调节精神,能锻炼对意识和意念的控制,从而起到磨炼意志的作用。
除此之外,对于武道修行和法修修行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的解释,这枚玉简上的内容也实在是比卢家的玉简上详细太多。
卢家的玉简上说,法修修行和武修修行的相同之处在于,这二者同样都得需要有灵根,同样都得吸收、炼化天地灵气于丹田提升境界,同样都需要淬炼身体。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法修重在修炼法术,而非修炼身体,主要是用法术对敌。
而武修重在修炼身体、修习武技,以身体、武技对敌。
而且,虽然要成为武修也必须得有灵根,但是武道却并非只有有灵根的人才可以走。
没有灵根的凡人同样也能走武道之路,成为武者,不过他们修习的是世俗武学功法,吸收、炼化的也不是灵气,而是元气。
没有灵根的凡人武者,若是能突破先天境界,那么,便有机会在突破先天境界时,在丹田中生出五灵根来。
而且,因为武者的先天境界其实和修真者的练气境界差不多,所以武者在突破先天之时可以直接将体内真气转化为灵气,然后以灵气化液,突破先天时直接筑基。
至于元气是什么、它和灵气有什么不同,卢家的玉简上则只是简单地提到,它也是一种不同于灵气和浊气的气。除此之外,则并没有进一步的解释。
至于为什么凡人武者在突破先天时,能在丹田中生出五灵根,卢家的玉简中也没有进一步的解释。
而这枚的玉简中,则对此进行了更详细的解释。
这枚玉简中说,凡人武者修炼武学功法所吸收的元气,其实应该叫后天元气,它是一种介于灵气和凡人体内的浊气的气。
它同样是一种有特殊能量的气体,不过这种气的能量层次是要低于灵气的。
而之所以把它叫做后天元气,是因为先天元气其实就是先天之气。
从能量层次上讲,先天之气的层次高于灵气,灵气高于后天元气。
至于为什么武者突破先天境界时,能在丹田中生出灵根,它解释说,是因为“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2]。
灵根固然是天生的,但是对于没有灵根的人,天道也不会就不给他们留任何机会。而是会给他们留下一线,逆天改命成为修真者的机会。
所以,若武者能努力修行世俗武学、突破先天境界,那么,天道就会在武者突破先天时降下一道玄而又玄的大道气息。
这道大道气息,会让武者丹田里的后天元气,在一瞬间由后天重返先天在母胎时孕育时的状态,从而逆转造化生出灵根来。
至于为什么只能生出五灵根,宗门玉简中提到的同样不够详细,只说后天造化毕竟与先天造化有差距,所以只得生出五灵根来。
所以,武道是难得的一条,无灵根的凡人也有机会成为修真者的路。
只是,这条路是非常难走的,逆天改命并不是这么容易的,这一线生机并没有那么好抓住。
武者吸收外界后天元气炼化为自身真气进阶的速度,比起五灵根的修真者吸收灵气进阶的速度,都要慢得多。
八成的后天武者都无法突破后天境界步入先天,而后天武者突破先天境界步入筑基期的难度,比起五灵根的练气期修士筑基的难度都要高出几倍。
能走到筑基期的凡人武者,和有单灵根的人一样,同样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其实比单灵根更难得。
因为,有单灵根的人靠的是天生,而把武道这条路走通、从武者生出灵根变成修士的人,那可真真正正的是靠自己的努力而得来的这一切。
后者,要比前者,更难能可贵,每一个能做到的人,都是拥有大毅力、大悟性或者大机缘之辈。
这样的人,即使是五灵根,也往往能修真这条路上成就不菲。
只是,并不是每个没有灵根的凡人,都是有大毅力、大悟性或者大机缘之辈。绝大多数的凡人武者,都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所以,修真界还是灵根至上,以灵根定天赋。
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命运,在测灵根时,基本就已经注定了。
有大毅力、大悟性或者大机缘之辈,终究,只是极少、极少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