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葫宝的生长、修炼,它散发出来的先天之气气息,仍然是在缓慢地滋养、拓宽她的丹田,蕴养她的身体,提升她的悟性。
虽然,这是她当时救葫宝时没想到的,这可以说是一种惊喜了。
这时,丹田中与她心意相通的小葫芦感觉到了她内心的想法,通过契约也传来了感动、温暖与喜悦的情绪。
葫宝激动地道:“宁儿,窝知道为了救窝,泥的牺牲非常大……
泥放心,窝似很有用的,窝们乾坤葫芦似很有用的,在仙界也似其他仙人都很想要得到的。”
还没等瑾宁接话,葫宝又接着剖白道:“窝以后,随着不断成长,修炼时释放出先天之气的气息会越来越强的,有窝在泥的丹田里修炼,迟早会不比泥丹田里原先那团先天之气带给泥的作用差的!
而且,窝现在已经发芽长叶变成葫芦藤了,随着葫芦藤的成长和修为的提高,本命葫芦里似能逐渐产生先天之气的。
所以,泥损失的那些先天之气,窝以后都会补偿给泥的,还会给泥更多。
而且,窝还有其他能力,窝……总之,泥救了窝,窝不会让泥亏的!”
瑾宁心里有点哭笑不得,她什么时候觉得救小葫芦是亏的了?她竟不知道小葫芦心里还有这样的想法。
她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倒也能理解小葫芦的心思,知道这还是没有安全感的原因。
于是,她在心里安抚小葫芦道:“好啦,你别激动,我相信你会很有用的。你现在还是好好修炼,早日成长起来吧……”
这些心思只是一瞬,瑾宁在心里安抚了葫宝一番后,又把心思转到师兄这里。然后她略略思忖,在想接下来要把这次顿悟的经验再分享给师兄。
悟性的事自然是没办法说,但这顿悟经验,是可以分享的。对他人她都分享了,没道理对自己的师兄还藏着掖着,自然只有更细致的。
只盼对师兄也能有一二裨益,如此也不枉费师兄对自己的体贴、爱护之情了。
至于师兄会不会和藏经阁中那些人一样,如果没能顿悟,会不会反过来怪她分享经验时藏着掖着?她对师兄还是有些了解的,自认为他不是这样的人。
而且,在藏经阁她也没有藏着掖着,程管事的顿悟不就证明了这一点吗?没道理这会儿反倒和自己的师兄藏着掖着。
所以,瑾宁索性抛开这些顾虑,又把此次在藏经阁顿悟的前因后果,以及她分享顿悟时说的那番话通通都和师兄说了一遍。
虽然,经过此次藏经阁事件后,往后她对人必定会更添几分谨慎,助人时也会更加小心,更加注意保护自己。
但是,却也没必要因噎废食,搞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程度。谨慎虽好,自保虽要,却也不能待人失了真诚。
只是,瑾宁的心意虽是好的,但这顿悟一事,确实并不是听了别人的经验就能复制的。除了悟性,也还讲究“切合”二字。
上次苏景庭听了瑾宁的顿悟经验能也顿悟,除了他自己悟性也不错的原因外,还有上次瑾宁的经验正好“切合”他的心事的原因。
这次,程管事听了瑾宁的顿悟经验能也顿悟,原因也是如此。除了悟性原因外,泰半还是因为瑾宁所分享的经验正好“切合”他的心事。
但是,到底顿悟是个人的事情,每个人能顿悟的点、能体悟的道理往往都不一样。
像这样,一个人的顿悟经验正好“切合”另一个人的情况虽然有,但也不是每次都会出现。
相反,其实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并不多,偶然遇上一次,那是巧合。
所以,此次苏景庭虽然同样听了瑾宁分享的顿悟经验,也只是有了一些思考,有了一些感悟,并没有能像上次一样顿悟。
苏景庭本是聪慧之人,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是以自然不会怪罪瑾宁。
事实上,听了他这师妹分享的顿悟经验和前因后果后,他也产生了和大师兄差不多的感慨。
他这师妹除了资质、悟性、心性极佳外,智慧确实也不低。
如果说,资质、悟性这两样是天生的话,那这心性、智慧可不是一句全是天生的就能概括了。
心性这种东西,除了天生之外,更多的还是要靠后天的环境熏陶、后天的知识充实、后天的经历造就。
而智慧,同样也是。固然有天生聪慧的原因,但是,很多东西不学是不可能知道的。
没有后天环境的培养,没有后天的知识做资源,没有后天的经历做沉淀,单纯凭借先天的资质只能说是聪慧,却不足以称为智慧。
也不知师妹这小小年纪是如何培养出这等心性、智慧的?卢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啊?师妹的父母到底是一对什么样的父母呢?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培养出师妹这样的人?
他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好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