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你带她去,额收拾收拾就上乡里汇报。闺女,你户口本就先放这儿了,额得带去嘞。”村长把许青灵的户口本和几张写了东西的纸折起来,揣进兜里。
“好嘞。麻烦您了村长叔叔。”
“小事,小事。”
离开村长家后,许青灵跟随李婶过了河,来到村子北边。
往坡上爬了一阵,离大路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地方,有栋看起来很久都没人去过的土砖房子。
李婶捡根棍走在前头,打着齐膝盖深的草开出一条路,并跟许青灵讲着房子的事。
“李大头他屋三个儿子,一家人以前跟咱村别人没啥区别。两年前,他家老三进了趟城,挣到钱嘞,就把一家人带到城里去过日子咯。
“他家老宅分给了老大老二,该老三结婚的时候,老两口就盖了这个新屋给老三。哪想到搬进屋还没半年呢,老三就拖家带口去城里了。
“这屋两年没人打理,从外头看着是乱,不过屋里应该还好,毕竟修好后没咋住过。”
许青灵边听李婶讲,边打量前方的小屋。
这小屋是土砖盖的,砖墙上有些缝隙间已经长出了草,看起来蛮凄凉。
虽说墙体看起来不咋样,但屋顶还意外地不错。纵观整个村,能像这小屋一样屋顶用瓦片的房子屈指可数,大多数屋子都只是茅草顶。
小屋外有一圈倒塌了的木栅栏,木头看起来已经腐朽不堪,需要拆掉重新打。
在屋前有片杂草不算深的空地,没长草之前应该是院子,村里管这种叫院坝。
这屋子缺点明显,不过总体来说她还满意。
都这样了,要啥自行车呀,先想办法找个地儿把家安下来再说。
房子有了地有了,到时候想怎么改造怎么改造。
两人来到长了青苔的木门前,李婶拿出村长给的钥匙,把锈迹斑斑的锁子打开。
一推门,嘎吱嘎吱的声音响起,两扇木门歪歪斜斜向里头倒去。
进入院坝,许青灵随便扫了一眼院子,立刻感觉脑壳青痛。
又脏又乱就不说了,最主要的是有个大毛病——没水井。
这意味着她平常的生活用水,得自己上村子那边的水井去挑。
挑上水,走一段路,过了河,再爬个坡,拐弯再走一段路,才能到家门口。
这谁顶得住。
别说大规模改造了,光是洗点什么床单被套的,用上的水就得要了她的命。
许青灵按住自己突突直跳的太阳穴,不断自我安慰着会好的会好的日子会好的。
就在她头痛的时间里,李婶已经走上台阶,打开了屋子的门,进屋四处检查。
“还好,还好……”李婶拍拍堂屋中间摆着的木桌子,“拾掇拾掇就能住人咯,里头比外头好。”
听见这话,许青灵忍着头痛走进了屋。
正中的这间堂屋很宽敞,摆着一张木桌一条木凳,左右两个门,连接着别的屋子。
在堂屋的角落里,还有俩已经烂掉的簸箕、一把破扫帚、一个断了把的竹篮。
两人把堂屋两边的屋子踩一遍,确认没多少别的问题,这屋子就算半预订下来了。
许青灵站在院子里,看着这处即将成为新家的地方,内心嗖嗖发凉。
并非她不够积极不够乐观,而是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
现在已经是十月份,天气很快就要开始转凉。
在下雪之前,她要整修完这处破破烂烂的小屋、清理掉周边的杂草、买一套被褥、准备好过冬的柴火和粮食……
这些事如果有钱还好办,但她目前的启动资金只有一百块钱。
听着很多,可买完房买完地基本剩不下。
风呜呜地刮过来,吹得许青灵有点emo。
昨天早晨她做了计划,订着机票准备去海南玩。而今天,她站在杂草丛生的院子里,为冬天的即将到来感到心寒。
他妈的人生。
emo了一阵子后,许青灵叹口气,甩了甩脑袋,重新振作起来。
还不到破大防摆大烂的时候,人活着什么最重要?当然是活着。
退一步来说,这会儿她整个人无牵无挂,不需要考虑五险一金考虑车贷房贷考虑结婚生子,唯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挺过这个冬天。
好歹目标是明确的。
人有了目标,不管是什么目标,心里就不会迷茫。
跟眼前的困境相比,她更害怕迷茫,怕自己不知道接下来该往哪里走。
许青灵深呼吸着,轻轻拍打胸口,很快就放松了下来。
第一件事,清理掉院中的杂草!
她信心满满,撸起袖子回到屋里,准备问李婶借点镰刀锄头之类的工具,先把周围的地给整理整理。
……
乡公所外头,老村长拿着盖了章的单子和一本新户口本,神情呆滞地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