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送你,这些都不打紧,看中什么都送你!”
在古玩城的一家木雕工艺店里,姜兆西正在询问一套刻刀的价格。
店老板宽哥看起来三十出头,京市土著,个子很高微胖,穿了件花衬衫看着不太正经,人倒是很爽朗。
这家店是宽哥的祖业,除了门面还有一家加工厂,厂里的师傅都是多年的老人,店面也有经理盯着,有什么大的问题还有退休的老爹管着,宽哥也算是个有点钱也有点闲的二代。
平时这个点他还在午休,午休完溜达去周边店里喝喝茶,逗个闷子。
今天店经理说前一阵在店里借工具的小哥又来了。这不他就亲自来接待了。
“怎么样,哥之前跟你提的条件考虑么?”
姜兆西送给阮阮的小木雕不倒翁屏蓬就是在这家店里做的。
这个古玩城有规模一点的木雕店并不多。
当时姜兆西手里什么准备都没有,这家店里刚好有个展示区,为了吸引顾客,有老师傅在现场做活。
姜兆西便征求了经理的意见,他买木料借用现场的工具制作是否可以。
经理也是个精明人,他们场地不小,多个人没什么影响,刻这种小木头工具也没什么损耗,再看看这小伙的长相,当即就答应了。
姜兆西在店里待了两个下午,店里的客流量比平时多了两倍。
他手头的小不倒翁完工的时候,当场就有店里的顾客想买回去给自家孩子,得知对方不是店里员工,玩具也是自己做来送人的,还非常惋惜。
宽哥很少来店里,来的时候正好就碰上当时的场景。
他特意看了看姜兆西的刀工,技法上比厂里的老师傅略逊一筹,但是想法很独到,而且他才什么年龄,看着跟个高中生似的,这前途不可限量啊,后来又问到对方是F大美院的,立刻就动了心思。
得把人签下来,人签不下来也得把作品的版权签下来。
当时就开了条件,但是姜兆西没答应,只说考虑考虑。
这次店经理电话说上次的小哥又来了,宽哥就马不停蹄的赶过来。
这些工具算什么,都是小零头统统都可以送。
姜兆西今天来也正有这方面的意向。
他提前做了一些调研,这家店也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直接先说了后续会开直播做木雕的事。只要开了直播,卖版权几乎就不可能了,这个圈子出仿版的速度太快。自己本来也不是什么名门大家靠卖版权盈利本身也不现实。
姜兆西又还在上学,不可能到店里工作,能给的就只有作品的独家售卖权,以及直播上的隐形宣传。
所以他直接提议谈作品分成。
宽哥再闲散二代也是生意人,门道也都很清楚。
他想签姜兆西本来也是为未来买单,对方提的分成模式,他没有任何损失,如果直播真能红他就大赚。
双方一拍即合。
宽哥现在还不知道,不久之后他的店就会爆红,他会给姜兆西开专柜,他的店天天有网红在打卡,他家老爷子以前看他喝茶遛鸟就骂人,后来核心业务都打算交给他干了。就美滋滋。
姜兆西选了鲸鱼直播。
鲸鱼是他前世就在用的平台,恰好现在他还只是一家小公司。
小平台对新人显然也更友好一些。
姜兆西提前注册了账号,做了各项准备。他选了他和其他三位舍友课程岔开的时间,大家可以避免互相影响。
他小时候父亲身体还好,那时候父亲做很多木匠的活都会带着他,所以从小就会一些手艺,比如给阮阮搭个花棚子,是很早就会的。
但是木雕手艺还真是他后来和林北羽在一起之后有些空余时间自己慢慢琢磨的。开始并不熟练,后来就慢慢爱上了,真的解压又有成就感。
刚开始直播,他选了简单的主题,做一套小的手把件,材料也只选了相对普通的桦木,在店里切的大小适中,磨完轮廓压实体块之后再带回来。
宿舍的环境不适合做复杂的工艺,直播的时候主要做细节刻画和简单的打磨,两个多小时,一个大耳肚圆的卡通小老鼠完工,外行也能看出刀工很细,小老鼠的胡须和滴溜溜的眼珠活灵活现,圆肚子上的花纹很是精美。
姜兆西这次打算先做一套小的十二生肖,等雕工的部分全部完成再拿到宽哥店里做细致的打磨抛光、上色烫蜡就全部完工了。
姜兆西很沉浸其中,三角刀在木料上刻画出的沙沙声,非常的让人沉醉。
鲸鱼平台会为新人做首推,但第一次播人还不多,有些人进来看看觉得无聊就离开了。
有些懂雕刻技法的会留下来点评。
有部分靠木雕视频解压的会全程开着直播,只为了听木刻的沙沙音。据有些人说会很助眠。
极个别的人被姜兆西的手吸引。
姜兆西全程只有手出镜,但是他的手太出挑,皮肤冷白、指甲修的软润透着粉色,不是女孩的芊芊玉手的柔美,修长的指节有男孩的力量感,尤其左手食指指尖的部位有一块像花瓣一样的红色胎记,咋看上去像涂上的颜料一样,在浅色的桦木上拂过,为手里的萌版小把件添了一抹艳丽。
屏幕上有稀疏的弹幕:“这个手我可以~”。
“关注了关注了,这个手做木雕可惜了!”
第一次播,留存粉丝只有十几个。
对于鲸鱼平台现在的体量来说,姜兆西已经很满意了。目前阶段木雕售卖的分成是主要收入,直播的流量变现还需要时间积累。
而且每次做木雕都能收获内心的平静,对他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
去见阮阮的时间调整成了一周两次,阮阮小朋友有些不高兴,他的花房还有好多好多任务要做。
于是德叔安排了接送,姜兆西每次去可以多陪小朋友一会儿。
陪小朋友和直播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业余时间,其他时间姜兆西就尽量留给自己的专业,F大美院的教授们很多都是业内大拿,能再来一次,他也想更多的学些东西。总之不要复刻上一世的老路,遗憾总要尽量去弥补。
在姜兆西不在的时间里,阮阮已经和保姆阿姨一起种好了一块花圃,上一次买回来的金鱼草、三色堇、小雏菊等小花花的种子已经全部下了地,间或还有两个蒲公英。
德叔效率更高,小池塘已经安排人做好了水循环,地板有破损的地方做了修补,休闲区已经完全清理干净,等着最后安装小秋千和摇椅。
姜兆西正带着小朋友一起做小水车,这次时间充足,姜兆西全部做了榫卯结构,他把薄板等都做好切割,磨掉毛刺,剩下的小孩就可以自己拼装。
简单的指导说明,小朋友就可以独立操作。需要力量插和卡的地方才需要姜兆西帮忙。
纵然知道小朋友聪明,还是每次都会冲击到。
姜兆西把零部件摆好顺序,小团子一块一块的拼装,两人配合默契。小朋友完全专注在其中,小卷毛都一翘一翘的。
今天是个阴天,外面飘起了毛毛细雨。费成曜跨国飞回来,回到家第一时间去看小侄子,入眼便是这样的场景。
玻璃房里灯光温暖,穿着工装的一大一小忙忙碌碌,小的会时不时凑过去,大的就简单指点一下还会顺手揉一揉小的头毛。
费成曜在外面站了许久,直到被细雨打湿了裤脚。
暖光的映照下,长途飞行的疲惫都消散了不少。
姜兆西最后将小水车安装在小池塘里,阮阮摇起了小手柄,水流从水车的高位到引流槽中,再顺着引流槽慢慢流到花圃中,一大一小快乐的击掌。
“小姜老师,你好!”
背对着门口蹲在小池塘边的姜兆西回过头来。
一个打扮儒雅的高个子男人正低头看着他。
姜兆西站起来打招呼:“您好!”
“小爸,”小团子已经扑了上去。
男人单手把孩子抱起来搂在怀里,手伸过来:“我是阮阮的叔叔费成曜,这段时间多谢小姜老师照顾阮阮。”
原来是阮阮的家长回来了,姜兆西也伸出手,两人自然的握手:“您不必客气。”
松开的时候,姜兆西感觉手被捏了一下,又像是错觉。
“今天初次见面,小姜老师可以留下一起吃顿饭吗?让我有机会招待一下小姜老师。”
姜兆西本能的想拒绝。
“对,一起次饭,”小团子积极响应并发动了可爱攻击。
三人便一起离开花房走回别墅。
费成曜抱着孩子,姜兆西承担了撑伞的责任。
走进雨里,伞面往一个方向倾斜,不能淋湿孩子。
费成曜像是有所觉察向靠近姜兆西的方向跨了半步:“也不能淋湿小姜老师。”
晚餐很丰盛,搭配也很健康不油腻。
费成曜和姜兆西淡淡的聊着天,基本费成曜问什么姜兆西答什么,主客双方都很讲礼貌。
阮阮默默吃饭,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把不喜欢的胡萝卜挑出来。
姜兆西看到:“好像有小朋友不喜欢胡萝卜呀!”
小孩眨眨大眼睛,仲么办,还是被发现了。
“阮阮知不知道胡萝卜是怎么长大的?”
“不知道!”
“胡萝卜从种植到长大差不多要一百多天,期间他要努力喝水、吸收营养、好好晒太阳还要抵抗病虫害,要很努力才能长的红红胖胖又有营养,这期间胡萝卜和农民伯伯都很辛苦,可惜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欢他!“
阮阮:“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欢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