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村稍微殷实的人家都是这样的房子,三口之家三间大屋足够了,两间厢房一个砌了灶台做厨房,库房总要备一个,粮食总要有个地方放,库房的地基要额外高一些。
上梁那天宋老四一早拿了半扇猪整只猪头和县城的大师傅过来做席。这一天是要摆席的,全村的人都会来捡上梁的馒头,宋家所有的女人都忙着蒸馒头,大席就要请人来做,春芽还是太小了,一个人忙不过来。
大师傅带着两个徒弟一来就霸占了灶台,烧煮焖炖也不要宋家女人插手,眼看着猪头蒸好了,半扇猪就这么消失在眼前,所有人都热情高涨,期待着这一顿大餐。
村长来主持上梁大局,宋大伯和大春分别爬上两侧的墙头,二春三春在中间两堵墙上,三间屋四堵墙,宋大伯带着三个儿子站好,底下人排排站着合力将一根成人腰身那么粗的梁木推上去搭到房顶上,,大梁放好,底下欢呼声四起:“大梁上好啦,大梁上好啦!”
这个时候一篮篮馒头端了出来,宋大伯大春几个接过篮子将馒头一个个抛向底下的人堆,大人们笑呵呵地接到馒头拿着就咬起来:“这馒头好,发得好,住这间屋子要发财!”好话儿恭维话儿不要钱似的往外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谁家盖房子都是大事,哪家都会送上自己的祝福。
小孩子们完全没有顾忌,撩起衣角兜起来装馒头,人堆里窜来窜去,捡起那些大人没接住掉地上的馒头,这些馒头捡回去肯定能得家里大人一顿夸奖。
第一间屋子上梁,四春两夫妻站在下面看,四春羡慕地说:“哎,媳妇,你看大哥是不是很威风。”
四春媳妇低下头在四春耳边说:“待会你也去,还有一间屋子呢。”
“我去哪?”四春挠挠头,上面三个都是他哥哥。
“你顶大哥的位置,”四春媳妇跟四春咬耳朵,“这房子大哥肯定不会住,他们肯定是住老宅的。”
轮到第二间屋子上大梁,四春媳妇悄悄将四春推了出去:“去,你去占着靠东头那一堵墙。”
四春左右瞅了瞅,趁着大春几个还没来爬上了墙垛。等宋大伯一行人到了,四春已经站在房顶冲着大家招手了:“爹,阿爹,我在这里,我力气大。”
大春看着四春张着大白牙笑得见眉不见眼便退到了一旁,大春媳妇笑着看看四春又看看用手遮住额头太阳,抬头眯着眼睛看向房顶的四春媳妇没出声。
很快又一根一般粗细的大梁搬了过来,浑圆的梁身,油亮的清漆,刨得细致干净光滑。大梁从众人面前抬过,大家都夸这梁木好,桐油刷得也好,宋老根乐呵呵地说:“这都是我做的,瞧瞧这木头!瞧瞧这手工!瞧瞧这漆!”宋老根难得有机会露脸,今天两次抬出梁木,宋老根都跟在一旁自夸个不停,这样的好日子,大家都给面子,乐呵呵地跟着赞扬宋老根的手艺。也有老人赞许宋家兄弟感情好。
宋大伯娘端着馒头筐过来的时候看到房顶的四春将馒头递过去才找到大春问:“四春,怎么爬上去了?”
“他眼热呗,”大春不在意地说道,“青山还想上去呢。”
“可是,”宋大伯娘担忧地看了一眼墙垛上的四春将大春拉到一边,“你跟他们兄弟说了房子怎么分?”
“阿爹说了,”大春回道,“这房子都是一样的,弟弟们都没意见。”
很快上梁仪式完成,其余梁木很快架了上去,横的梁竖的椽子很快搭建好,铺底的竹席子铺上去就可以一层黄泥一层稻草封顶了。这些活半天功夫足可以完成,宋大伯家的两座新房子至此算是完全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