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点了点头,含笑应下,带着谢嬷嬷和薛氏她们出了映月院,一路往宁寿侯府门口走去。
行至半路,却是碰到了往出云院这边过来的舅太太詹氏和表姑娘戚若柔。
詹氏见着崔令徽,又听崔令徽说是镇国公府老夫人想接她去国公府小住,心中哪里还能不明白这是为何。
彼此说了几句客套话,很快就分开了。
见着薛氏带着崔令徽她们走远,詹氏才忍不住道:“有个好出身就是好,哪怕翟老夫人这个当祖母对她不如以前了,镇国公府那位外祖母还是念着她,再如何都是叫人羡慕的。不像咱们这样的寻常人家,哪里能有这份儿倚靠和底气?”
戚若柔听着母亲这般说,心里也好生不是滋味儿,她如何不知彼此身份上的差距,可见着崔令徽这个侯府大姑娘即便没了和陆世子的婚事,还依旧有人给她撑腰,方才看着她的目光也不自觉带了几分高高在上,甚至根本就没将她这个表姑娘放在眼中,待她如同寻常的丫鬟一般,她心中就实在是堵得慌,甚至有种压抑不住的嫉妒。
老天可真是不公,她怎就没投生在这样的高门大族呢?若有个尊贵的身份,她何必羡慕崔令徽。何必像现在这样被人看轻。她才情相貌样样都不差,可只差了一个出身,就被人甩的远远的,被崔令徽这些人当做尘埃一般,实在是有些不甘心。
她强挤出几分笑意道:“女儿有母亲疼爱也不比她们差。”
詹氏笑了笑,眼底露出几分欣慰来,拉过戚若柔的手轻轻拍了拍,道:“娘知道你是在宽慰娘,心里头其实也不甘心。可不甘心又能如何,咱们也不能和老天爷讨要说法,能做的便只是费尽心思走得更高,给你寻一门好婚事。”
“咱们安心在侯府住下,你也多往你姑母那里去,彼此亲近一些,你姑母才能多为你费心,替你筹谋个好婚事。”
戚若柔点了点头,跟着詹氏继续往前走。
到了出云院门口,想到崔令胭日后就是卫国公世子夫人,更是有些闷闷的。
枉她和母亲还惦记着崔令胭这个表妹,想叫她嫁给兄长,当戚家的媳妇。谁能想到,她们还没来得及和姑母商量这事儿,没来得及表露出这个心思,崔令胭就有了这么一桩好婚事。
亏得她们没流露出这个心思,不然实在不好和崔令胭见面了。
只是她心里到底还是有些不是滋味儿,而且也觉着崔令胭自打回了侯府就和在戚家的时候不一样了,哪怕平日里也会陪母亲和她说说话,哪怕依旧温婉和气,给人的感觉也和之前不同。尤其,得了这桩婚事后,崔令胭竟一次都没往母亲这边,她更觉着崔令胭摆起架子来,不念着戚家照顾她多年的情分了。
压下这些心思,戚若柔跟着詹氏进了出云院。
廊下站着的丫鬟见着二人进来,忙含笑迎了上去,福了福身子道:“奴婢见过舅太太,见过表姑娘。”
詹氏微微颔首,含笑问道:“胭丫头可回来了?”
丫鬟点了点头:“姑娘也才从老夫人院里回来。”她一边说,一边打起帘子领着二人进去。
崔令胭听到动静含笑迎到了门口,叫了声:“舅母。”又道:“我还想着过会儿去看舅母和表姐呢,倒累的舅母亲自过来了。”
詹氏含笑道:“咱们自家人,何必讲这些虚礼。我知你这几日忙,想着莫要给你添乱,所以今日才带你表姐过来给胭丫头你道喜。”
“好孩子,看你有了这桩好婚事,舅母心里头可真替你高兴。”
崔令胭赧然一笑,领着二人走到软塌前坐了下来,又叫碧柔上了茶水和点心。
詹氏和崔令胭闲聊一会儿,带着几分感慨道:“胭丫头你才回京城,哪怕得了这桩好婚事日后总也是叫人不安的,你母亲又是那样的脾性,如何能给你依靠。”
“若是你表姐能嫁到京城帮衬你就好了,你们自小一块儿长大,倘若你表姐也能嫁入高门,往后你们表姐妹彼此都能有个帮衬,有些不能对外人说的难处你也能和你表姐说,叫你表姐给你出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