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谢谢各位前来初初的追思会。
我是明粒,代表家属,谢谢。
我发觉自己最近写字能力退化了不少,面对着信纸提笔,竟然会因为一个题目而迟迟无法动笔。
写到最后,题目却还是没能想出来,只好空着作罢。
就当初初和我的友情,还有亲情,能够一直留白下去……
他日,无论是在这个世界,在另一个世界,在下一世,在生生世世,我们一定还能有缘再续。
这几天也不知道过了些什么日子,全是浑浑噩噩地过。
现在细细数来,好像又做了一些事。
时间和机会没有等待我流干眼泪,擦干眼泪。
事情摆在眼前,身边还有朋友入院,等待照顾。
所有事情如多米诺骨牌般轰然倒塌,连锁反应……
因为她的离开,铺天盖地地向我砸来。
我没有机会站起来,摸一摸伤口,听一听她透过风传来的消息,有没有思念。
成年人的悲伤都得像撞大运一样,等待时间和机遇的垂怜。
只是万事不由我,不待我们,还有留下的人需要我的帮助。
我想,初初若是还在,必定是希望我能担起来,扛起来,帮助,她的爱人。
我是上高中的时候认识的初初。
一开始,初初在我眼里是一个骄傲的小公主。
小公主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前起了水痘,发了烧。
状态不佳,以至没能答好题。
那一次考试,是她整个高中时期唯一一次落出年级前两名。
我记得,应当是年级第九。
之所以有这么深的印象,也是因为自己当时特别意外。
因为在那之前,北城一中高一年级的年级第二名一直叫童念初。
后来我自己经历许多瞬间,还有想到死亡的时刻,我都无限感恩于当年的那一场水痘,那一次特别的意外。
冥冥之中,有天意使我们连接在了一起。
否则年级第一和年级第二无法分到一个班级,我便没有机会通过年级第一名认识到初初,成为朋友。
现在回想高二上学年,我真的过得很滋润,很开心。
为了考大学,每晚挑灯夜战的生活仿佛也不是什么苦事。
校园生活中总有调剂,也总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欢喜。
那一段的上学日,每天总有新鲜的趣事支撑着我。
我那时最喜欢听后桌两人的斗嘴声。
年级第一和年级第二的斗嘴总是特别有意思。
初初不是一个愿意服输的公主,章其华警官,当年的华华也是。
年级第一和年级第二总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拌嘴。
通常是初初先挑起的战争,华华被迫迎战。
我没见过她们俩那么争强好胜的样子。
初初平时在学校不怎么爱理人,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
华华平时看起来,任谁都觉得是极好相处的恬静样子。
但是很奇怪,最初她们坐同桌的一个月,我时常听到她们俩在我背后的窸窣声。
无论上课,还是课间,总是有吵不完的架,争论不完的考试题,还有讲不完的话。
我与华华,自初中起便是好友。
我们俩在同一个班里待了三年,自是熟稔、亲昵。
高一未能同班,高二分至同一个班级,我自是十分庆幸与欢喜。
而莫名的,与华华相处得多了,与初初待的时间也就久了。
等到某一次考试,年级第二超越年级第一,她们二人成绩互换位置的时候……
不知不觉间,我才意识到,骄傲的公主已经加入了我们在食堂吃饭的队伍,成为了我们的饭友,朋友。
我们彼此了解,历经交心,最终拨开了刺猬的锐刺,得以看清最绵软的心肠。
我也有幸见证初初变得柔软,好相处,逐渐成为了后来的模样。
我的高中与大学是人生中最无忧无虑,最令我感到开心的时期。
旁人总觉得苦的年代,我却甘之如饴。
那时我有喜欢的人,有知己,有家人。
时常感觉自己身处于蜜罐之中,不能再更加甜蜜。
后一朝梦醒,经历现实,再无家可归,身后亦无人站立。
喜欢的对象远走他乡,不知归期。
母亲怨我离经叛道,脏了门第与期许。
被迫生离,我也被抛下,舍弃。
原本坚定地站在我身后作我拥趸的人,一夕之间都与我分道扬镳,甚至消失于人海。
混乱过后,我半月体重下降了10多斤。
自觉明天无望,人生已坠入谷底。
但好在,我身边还有初初、华华和梦君坚守。
常伴左右,贴身照顾。
在我游离于迷失状态、不知明天,甚至不惜以身体健康对抗家庭“传承”的时候,是她们救我于水火,救我于泥泞。
我在家中醉生梦死数日,恰逢非典疫情来袭。
她们三人都报名去了“前线”,只唯独不放心留我独自在学校宿舍。
秦俊和陈枫便开始翻学校宿舍的院墙来给我送饭。
我去宿管阿姨那里借了几天的报纸,看完后最终决心,与其放逐自我,不如以一种光明正大的方式死去。
我也报名了志愿者,但结果却不甚如人意。
未能去小汤山之类的“前线”,我被派往了急救中心,来填补当时全城急需的急救空缺。
而初初去往了P3实验室,与病毒日夜相处,在最最前线。
在急救中心当志愿者的两个多月,我见到许多家庭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破碎。
也常常在深夜接起她与华华打来的电话,硬是拉着我讲讲话,说说当天的心情。
她们俩一人一班,每天一打电话就能超过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