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石晓晓相处的时间越长,敬书对她越发信任。
之前不过是能简单说上几句话的关系,后来因为小杜鹃和小杜鹃送的玩具有了好些来往,随着大大小小的事情越来越熟悉,再加上家门离得近,也有机会约着一起出去。这一来二去亲近不少,杨柳巷子好些地方都留下了他们两人的踪迹。
在敬书的心里,好兄弟可以无话不谈,好伙伴也能畅所欲言。
当他还是卫家小主人的时候,对待朋友便是一颗赤诚之心,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光明坦荡从来不做仗势欺人耀武扬威的事情。
朋友不拘多少,交心为贵。家中长辈对他的教导向来如此。
然而家中遭逢巨变,他曾经的朋友们都不便相见,退避也是为了互相保护。本是有朋友的他,变得好像没了朋友,多少有些难言的寂寞。
而自己受制于人,让父亲受伤,这事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得敬书直不起腰来,使得他更显沉闷寡言。
卫府众人撤离,他随父母留守面对来势汹汹的人,他没有在意;一家三口四处逃亡,居无定所三饥两饱,他没有在意;唯有让父亲受伤这一件事,他过意不去。
无论父母如何劝解,他都无法原谅那时毫无戒备的自己,纵使面上不再和父母提起,但心里就是过不去。好像一旦原谅了自己,父亲母亲所承受的一切都会变得微不足道,一家人此后历经的所有都会变得轻飘飘……似乎原谅了自己,他就会逃离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和后果。
敬书觉得,癔症和毒发带来的痛苦是他应该承受的。
那些疼痛又惧怕的感受,像是提醒又像是警戒,让他时刻不能忘也不敢忘。
窒息感之后,他才能确保自己心里还记得,没有忘记。
就像是不断用刻刀加深,挖出深入心脏的痕迹,痛苦又深刻。
眼睁睁看着自己不受控制,服药之后开始贪图口腹之欲,身体从健壮灵活变得笨重累赘,不再能受得住练功的负荷,就这样日复一日远离自己心中所求。
再也无法成为货真价实的“武林中人”,这大概就是对自己的惩罚吧。
苦闷之余,敬书又觉得这一切理所应当。
外貌被冷嘲热讽,也是应该。
陌生人的真实,又怎会处处都是无中生有的善意呢?那些看似无害的善意,都要人付出代价的吧?
来到杨柳巷子,被那些比他看起来更适合习武的男娃讥笑,他才感觉到世界的真实。
越是恶意环绕,越是不会落入梦魇。
然,己身求正,总想抚平不平事。敬书对有些事情无法视而不见,总想挺身而出,他想站在别人之前,他也那么做了。
“你们不要欺负她!”
小胖子张开手臂,挡在了小杜鹃的面前。
正好站在石晓晓对面。
……
那一次见面,小杜鹃受欺负,石晓晓看起来像个坏人。
敬书不觉得他和石晓晓会成为朋友。
可石晓晓却和小杜鹃成了朋友。两人时不时一块来看院子里养病的自己。
真是个奇怪的人。
……
原来她也不是全然跟着那群坏家伙使坏的人,她也会有想要维护人的时候。
原来她也会在自己发病的时候,想法帮助自己回家。
原来她也会接纳自己,就算嘴上总是“白汤圆白汤圆”地叫,却不像别人嫌弃……不过其他奇奇怪怪的小心思反倒挺多。
如果不是小杜鹃饱含诚心的谢意,给了一堆五花八门的玩具,估计后来他也很难和石晓晓混得更加熟悉。
说来也有意思。小杜鹃把他当恩人,却能直接说出送来解闷的东西还要拿回去的;石晓晓明明跟他不算熟,却为了玩具能屈能伸……而他自己,心里害怕着别人的善意,却又能接受这两人直白的表达和小小的好意。
渐渐地,敬书也将石晓晓视作了自己的朋友。
算不上义气之交,却是此时能淡然相对的朋友。
敬书模模糊糊能感受到,越是和石晓晓接触,越是能看到她展现给自己的、截然不同的世界。
没有那么分明的善恶界限,没有那么多需要管住自己的限制,不是大恶之徒却又总是冒出些歪心思,好像不需要太多的正直无私也能自如坦荡地活着……那些看起来像是毛病的东西,似乎也不能妨碍她做出一些值得称赞的事。
她不像个好人,也不像个坏人。
但,她开始像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