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答一下考拉评论里的疑问,所谓时过境迁,其实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杨过初到大胜关,郭芙对他的态度是心有暗喜而不自知的,对着大小武说“我妈”,对杨过自然的说“妈”,对比还是很明显的。
杨过拒婚后,郭芙和他说话,就将“妈”,变成了“我妈”,自觉疏远了和杨过的关系,从拒婚之后郭芙对杨过就说“我妈”:
【郭芙道:“你知道什么?我妈的本事都是外公教的。外公才厉害呢。”】
【郭芙脸上更似罩了一层寒霜,冷冷的道:“我妈妈好不好,也用不着你关心。”】
【郭芙瞧出他是撒谎,大声道:“你说我妈妈暗中教你武功,看中了你,要招你作女婿,有这等事么?”】
后来杨过带小龙女来到襄阳,郭芙对杨过表现冷淡,再也没有了大胜关初遇时的热情,并且很不开心:
【郭芙见了他却神情淡漠,叫了声:“杨大哥。”
郭靖责道:“芙儿,先前你为金轮国师所擒,若不是杨大哥舍命相救,你自己失陷不用说,连你妈妈也要身遭大难,怎不好好谢过了杨大哥?”
郭芙站起身来,说道:“多谢杨大哥日前相救。”
杨过道:“大家自己人,何必言谢?”
郭芙一言不发的坐下。酒席之间,只见她双眉微蹙,似有满腹心事,武氏兄弟也似心神不属。】
其实作者没写郭芙的心理活动,被杨过当众拒婚后,难道她不难过吗?
看着杨过带了小龙女来,郭芙已经自动划清了和杨过的关系,她不开心,并不是单单因为要选大小武哪一个而为难。
她之前并没有对大小武的事情这么上心,其实这里郭芙的心理可以参考当初的黄蓉,靖哥哥如果娶别人,她也嫁别人,你若无情我便休,深究到底便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作者在小说结尾点明郭芙对杨过的情感,不可能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他一定会在文中细节有呼应。
此时也是郭芙对大小武最烦恼的时候,也是她想与他们之一确定关系的时候,其中不乏有和杨过赌气的成分,而且的确也气到杨过了。
所以在杨过偷听郭芙和大小武说话时,郭芙的确有对小武说“妈”,因为这时候郭芙有想和大小武其中之一做情侣的意思。
下面接着说芙蓉:
如果说芙蓉代表富贵荣华,那牡丹岂非也是富贵花,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为何曹公写《红楼梦》,却更钟情芙蓉,以芙蓉比喻自己钟爱的女主角林黛玉呢?
金庸亦如是,黄蓉、郭芙,都以芙蓉为名。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不只水芙蓉为君子,木芙蓉也是君子。
《广群芳谱》说木芙蓉可称“俟命之君子”。俟命君子一词出自《中庸》:“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君子居易以俟命。
素位而行,以待天命,不欺凌弱小,不攀附权贵,不怨天尤人,有君子德行。”
为何有此一说?
因为牡丹的花期在春季四五月间,而芙蓉开在秋冬,花期很长,在南方可以一直开到仲冬,所以木芙蓉有一个别称拒霜花。
古代文人有很多称颂木芙蓉的诗句,最有名的就是苏轼的这首《和陈述古拒霜花》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宋朝名相王安石也写诗称赞芙蓉:
“落尽群花独自芳,
红英浑欲拒严霜。 ”
陆游写过《拒霜》:
“满庭黄叶舞西风,天地方收肃杀功。
何事独蒙青女力,墙头催放数苞红!”
其中数乾隆皇帝的诗最直白易懂:
《题钱维城四季山水花卉册其三十八芙蓉》清·弘历
“吴江十月霜华浅,秋空无云霜日暖。
芭蕉树暗帘幕垂,木芙蓉开红婉婉。
拒霜因可入初冬,袅袅芳姿照浦秾。
回顾水华似相傲,耐寒还属木芙蓉。 ”
清·阮元《节楼前木芙蓉》中写道:
“楼前几树木芙蓉,
看到初冬更觉红。”
明代的吴孔嘉将芙蓉的风骨与菊花并列,说它:
“堪与菊英称晚节,爱他含雨拒清霜”
宋代的郑域写芙蓉若在春天开花胜过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