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一个人声嘈杂的宴会大厅,不用麦克风,能让数百人同时听到,那小龙女绝对是使用了等同于麦克风的气功,费了老劲的,而且当杨过和黄蓉说话时,她还使用了心通术,小龙女能不记得吗?
杨过和小龙女出来以后的心情:
【只觉此刻人生已臻极美之境,过去的生涯尽是白活,而未来的时光也大可不必再过。】
所谓人生已臻极美之境,只是杨过自欺欺人的想法,过去白活了,未来也不想活了,才是他真实的想法。
为什么这么失落的心情会有这么美好的词汇?因为小龙女又跟他心灵相通,也就是又使了心通术了。
【两人心灵相通,不交一言,默默无言的走着,到了一株垂杨树下,两人过去坐下,在树荫下倚着树干,渐感倦困,就此沉沉睡去。】
此时杨过心情太糟糕了,况且内功也在增强,所以小龙女的心通术,也只能让杨过心情增加一个美好的矫饰,而无法令他有心情跟小龙女情意绵绵。
小龙女的因心通术反噬,感受到了杨过的心情低落,所以两个人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很快就身心俱疲,睡觉去了。
然后杨过听了小龙女的话,要回古墓,古墓在陕西,所以他们折转方向向北走,可见刚从大胜关出来时,杨过心中混乱,下意识的方向并非古墓方向。
可笑的是,小龙女费了这么大的劲,杨过仍然叫她姑姑,等于得不到杨过一个承诺,改变不了她和杨过之间的关系。
【当下两人折而向北,缓缓而行。一个仍叫他“过儿”,一个仍叫她“姑姑”,都觉如此相处相呼,最自然不过。】
这时候黄蓉骑着小红马从杨龙身边疾驰而过。
【杨过正要答话,突听远处马蹄声响,一骑马飞驰而至。转眼之间,这一乘如风般掠过身边,正是黄蓉骑着小红马。
杨过不愿再与她一家人见面而多惹烦恼,于是与小龙女商量改走小道,以免在前途再行相遇。】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到底是谁不想理谁?杨过和小龙女牵着马缓缓而行,小龙女又是显眼的一身白衣,黄蓉又不是瞎子,却对他们视而不见,策马而过。
这时候郭芙失踪,小红马自己回来了,显然郭芙很可能出事了,黄蓉身怀有孕,杨龙正是很好的帮手,要是还将杨过当自己人,肯定会招呼他一声,而黄蓉却理都不理他们走了,不想理杨过的是黄蓉,急的是杨过。杨过的心理矛盾,作者就正话反说。
【小龙女虽是师父,但除了武功之外什么事也不懂,杨过说改走小道,她自无异议。】
看到这我就呵呵了,杨过找小龙女,小龙女就在古墓里,杨过找到了大胜关郭芙,小龙女找杨过,从古墓到大胜关,几百公里的路程,精准定位到杨过。小龙女除了武功之外什么事也不懂?
其实也就是杨过急了,想去追黄蓉,想糊弄过小龙女一起去追,而小龙女自无异议,装作什么也不懂,以退为进,看他折腾到什么地步,心中早就暗暗记下了一笔。
所以本来缓缓而行,并不急着回古墓的杨过小龙女,走小路,第二天居然追上了骑着小红马疾驰赶路的黄蓉等人。说杨过不是处心积虑的想追上黄蓉,而是要躲着她,我还真不信。
【次日中午,二人来到一座大镇。镇上人烟稠密,车来马往,甚是热闹。杨过带同小龙女到一家酒楼用饭,刚走上楼梯,不禁一怔,见黄蓉与武氏兄弟坐在一张桌旁正自吃饭。
杨过心想既然遇到,不便假装不见,上前行礼,叫了声:“郭伯母。】
小红马这么引人注意,杨过不会是在酒楼前看到小红马栓在楼下,才进的酒楼吧。不然这么巧,杨过和小龙女就跟黄蓉进了同一家酒楼。
更何况小龙女社恐,为何还要带她走这种人烟稠密的大镇。
而且上了酒楼,他不是不想理黄蓉吗?怎么遇到了,不赶紧躲开,马上上前去行礼呢?
【黄蓉双眉深锁,脸带愁容,问道:“你见到我女儿没有?”
杨过道“没有啊。芙妹没跟你在一起么?”】
看到这里,我真的对杨过无语了,小龙女那么想让你改称呼,因为你不叫媳妇儿,差点打死你,你都坚持叫姑姑,对郭芙,之前都是郭姑娘,自从郭靖许婚后,马上自己改口芙妹了。
见到金轮来了后:
【杨过急忙转头,悄悄走到小龙女身旁,低声道:“背转了脸,别瞧他们。”】
【杨过本已将头转过,突听黄蓉叫了声:“芙儿!”不禁回头,只见郭芙与金轮国师同坐一桌。郭芙眼睁睁望着母亲,却不敢过去。】
杨过这双标到了何种程度,前一秒告诉小龙女【背转了脸,别瞧他们。】,下一秒听到“芙儿”,【不禁回头】,他龙姑姑不声不响,又给他记下一笔账。
所以在金庸笔下,杨龙恋只能是假的,否则就小龙女这个自私自利,独爱古墓幽居的人设,杨过要是真心想跟她在一起,两个孤儿,除了郭靖,全世界没人会拦他们,郭靖守城也顾不上,那他们就一直在古墓里厮守到老,然后全剧终。
为什么黄蓉当初跟郭靖在一起就有那么多故事可写,因为他们三观一致,蓉儿虽然有些小邪性,但是大节无亏,郭靖后期形成的大侠理念,和蓉儿的影响不无关系,他们俩个是互相影响,相互成长。
我看过金庸在港大的一次演讲。讲到因为民族融合的问题,他后期改变了早期的一些理念,觉得并不能以汉族为中华民族主体。
其实郭靖黄蓉守卫襄阳城,仅仅是抵御外族入侵吗?不是的,因为蒙古的入侵,中华文明倒退了几百年,几百年可能是无数人的一生。
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不去守卫,文明也是很脆弱的,如果不去守护,野蛮和愚昧会摧毁文明,历史会倒退,人们也许会重回奴隶的命运。
是郭靖和黄蓉,让襄阳城很多百姓免遭屠戮,让人民免于当两脚羊的奴化命运,将野蛮的入侵推迟了几十年。
郭靖是看到成吉思汗屠城,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志向。
郭靖和黄蓉不仅仅是民族英雄,他们更是文明的护卫者,虽然他们最终没能阻止野蛮践踏的脚步,但是他们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信念,他们抗争的价值永远也不应该被低估。
黄蓉的人设的侠肝义胆,大节无亏。在这样父母教育下,郭芙也不差。郭靖心目中的郭芙:【女儿品貌武功又是第一流的人才。】,而对大小武的人品郭靖却并不看好。
所以黄蓉在杨过相助时,对杨过十分感恩,并且愿意舍命相陪,并且斥责了大小武不讲侠义,想撇下杨过逃生的打算。
黄蓉【心想:“他舍命救我,我岂能只图自身,舍之而去?”给武氏兄弟解开穴道后,站在楼头,悄立观战。】
后来小龙女和杨过打败了金轮,这是他们第一次成功使用玉女心经的双剑合璧打败敌人。
在这之前小龙女已经能使用心通术,书里多次提到他们心意相通,也会玉女剑法和全真剑法,但是因为练到第七段的时候,杨过被心通术所扰,心生邪念,所以中断了,他们两个人因此没能体会双剑合璧的要义,将心通术、玉女剑法和全真剑法有效的结合起来。
在跟金轮对决,危急关头,两个人才忽然悟出要义。
这时候他二人的表现,竟然影响到观战的黄蓉,令她回想到和郭靖初恋时的情景,黄蓉因此第二次【暗暗心惊】。
【黄蓉在旁观战,见小龙女晕生双颊,腼腆羞涩,杨过时时偷眼相觑,依恋回护,虽是并战强敌,却流露出男欢女悦、情深爱切的模样,不由得暗暗心惊,同时受了二人的感染,竟回想到与郭靖初恋时的情景。酒楼上一片杀伐声中,竟蕴含着无限柔情密意。】
这一次黄蓉才明白了原来杨过是受小龙女心通术所惑。
黄蓉熟悉心通术这类邪术,当初曾受彭长老摄心术所惑,幸亏有郭靖在旁念移魂大法相救。
黄蓉本来就怀疑杨过和小龙女的关系,但是她不知道杨过为什么要跟她和郭靖闹鬼。如果他真的深爱小龙女,为什么当她和郭靖试探他的意思时,他还表现的感激涕零。
直到此时观战,黄蓉才看清楚小龙女和杨过之间存在心通术。
【杨过与小龙女灵犀暗通,金轮国师更难抵御。】
打斗结束后,是黄蓉掏银子赔了酒楼损伤,试问如果不是遇到黄蓉,杨过拿什么和小龙女在酒楼吃饭?
金轮国师败走以后,杨过不仅表现的恋恋不舍,心中难过,更开始向黄蓉卖惨,【免得累了郭伯伯与你的名声】,把自己的回古墓的锅甩给郭靖黄蓉,意思我是为了你们的名声才被迫避世不出的。
【杨过将解药交于黄蓉,躬身施礼,说道:“郭伯母,小侄就此别过,伯母和郭伯伯多多保重。”想到这番别后再不相见,心中难过。
黄蓉问道:“你到那里去?”
杨过道:“我和姑姑去个见不到人的所在隐居,从此永不出来,免得累了郭伯伯与你的名声。”】
以黄蓉的聪明,焉能看不出他回古墓不情不愿,名为卖惨甩锅,实为求助,想让聪明的黄蓉救救他,给他一个台阶下。
黄蓉从本心来说,并不想招惹杨过,之前接纳杨过,多为成全郭靖之故。
但是黄蓉每次出于客气一问杨过要去哪,杨过就顺竿往上爬。
这次杨过舍命相救,黄蓉是懂得感恩的人,【眼见他陷迷沉伦】,意思看出他被心通术控制,所以才决定救杨过一次。
【黄蓉寻思:“他今日舍命救了我和芙儿,恩德非浅,眼见他陷迷沉伦,我岂可不相救于他?”
于是说道:“那也不忙在这一刻,今儿大伙儿累了,咱们找个客店休息一宵,明日分手动身不迟。”
杨过见她情意恳挚,不便违拗,也就答应了。】
黄蓉可真的不想多管闲事,是为报杨过救命之恩,又得到杨过的求救信号,才慨然相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