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教大防一章的后记里,开头就提到一位物理学教授对宋朝师生不能结婚的说法提出质疑,金庸对此做了一番辩解:
【本小说观念上的主要关键,是宋人认为杨过(徒弟)不能与小龙女(师父)结婚。有一位物理学教授郑重提出,师父不能结婚,宋朝礼法上有何根据?他认为宋人对礼教之防其实极为宽松,以李清照寡妇再嫁为证。其实宋人对礼教之防殊不宽松,某人违反礼法,不足以证明当时礼法不存在。
今日中港台各地时有逆子杀父弒母的案件发生,不足以证明今日中国社会容许儿子杀父弒母。……】
事实上书中杨龙恋并没有受到多少反对,除了郭靖、黄蓉说过一次外,就没有别人再提起,杨龙后来几度离合,也不是因为师生恋遭到反对。不存在的事情,所以作者也写不出来。
不管作者如何辩解,书中的内容已经证明了,其实杨龙年龄相差无几,当时还是江湖无名之辈,拜师又是两人之间的事情,可以说是师生,也可以说是师姐弟也没有问题,师门中师姐授艺给师弟完全可以。
黄老邪在神雕支持杨过师生恋,并不是说他不及杨过狂,如果处于杨过的情况,他本人也完全办得到,他之所以不能娶梅超风,不仅是因为师生恋,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老了,而且作为当世五绝之一有很高的声望。
黄老邪给梅超风除了吟过欧阳修的词,还提起过朱敦儒的《曾为梅花醉不归》:
【“花间不饮泪沾衣。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
老人无复少年欢。嫌酒倦吹弹。黄昏又是风雨,楼外角声残。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万里东风,国破山河照落红。
今古事,英雄泪,老相催。长恨夕阳西去,晚潮回。
“我说:‘师父,你为什么总是写些老啊老的?你又没老,精神这样好,武功这么高,那些年轻力壮的师哥、师弟们谁也及不上你。’
师父叹道:‘唉!人总是要老的。瞧着你们这些年轻孩子,师父头上白发一根根的多了起来。”】
【“过了几天,我问曲师哥:‘师父为什么自称黄老邪?这称呼可够难听的,师父不过大得你十来岁吧,既不老,又不邪?’
曲师哥笑笑说:‘你说师父既不老,又不邪,那好极了,师父听了一定很高兴。’】
黄药师一直感慨的除了欧阳修那首词的长晚辈名分,还有就是老少的年龄差。
所以很简单的道理,钱穆娶胡美琦,如果钱穆不是名人,没有妻子,跟胡美琦年龄相仿,虽然两个人曾为师生,想结婚又有谁会多管闲事去理会。
这就是杨龙和黄梅之间的区别。
直白点说,像黄药师、周伯通这些人,就是男人年轻时更在意事业,不近女色是因为怕影响自己练武,不想分心,并不等于他们不爱女人。
等年纪老了,功成名就,开始喜欢小女孩了。看到小女孩喜欢的不得了,又怕别人说闲话,影响自己的名声和江湖地位。
但是心痒难耐呀,怎么办?于是黄药师出去游玩时,终于还是忍不住娶了同样年轻的冯衡,冯衡虽然和梅超风差不多大,但是好在没有师徒关系,不会影响他名声。
周伯通喜不喜欢女人?当然喜欢,不然他不会和瑛姑做出私通的事情。他当时为什么坚拒瑛姑,其一是因为他是武痴,也就是说他正处于干事业时期,当时他功未成名未就,武功远远低于黄药师等五绝,后来被黄药师弹指神通弹断双腿,囚禁在桃花岛五年,之后才凭自身的悟性,创造出空明拳和左右互搏,再加之九阴真经,才算追上五绝,功成名就。
所以成功之前,对瑛姑,他只是一时没有把控住自己,犯了个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他根本没有娶亲的意思。
看周伯通对黄药师说的话:
【我道:‘你死了夫人,正好专心练功,若是换了我啊,那正求之不得!老婆死得越早越好。恭喜,恭喜!’”】
没老婆最重要的好处是可以专心练功。但是他忘了当时黄药师已经是五绝之一,功成名就,这一点和周伯通还是无名之辈不一样,当时练功对于黄药师来说,已经不比女人重要了。
再一个就是周伯通并不真的喜欢瑛姑,如果说他当时拒绝瑛姑,是因为一灯的原因,一来一灯还因为他拒绝瑛姑,感觉大受侮辱:
【我心中更怒,说道:‘你若爱她,何以坚执不要?若不爱她,又何以做出这等事来?我大理国虽是小邦,岂容得你如此上门欺辱?’
周师兄呆了半晌,突然双膝跪地,向着我磕了几个响头,说道:‘段皇爷,是我的不是,你要杀我,也是该的,我不敢还手,也决不逃避。请你快快杀了我吧!’
我万料不到他竟会如此,只道:‘我怎会杀你?’
他道:‘那么我走啦!’从怀中抽出一块锦帕,递给刘贵妃道:‘还你。’】
退一步说,就算周伯通当时碍于一灯不接受瑛姑,那么后来一灯出家,瑛姑离开皇宫,独自一人许多年都在关注着周伯通,为去桃花岛救他苦学八卦易数,后来还知道周伯通在百花谷,拜托杨过去找他。
可是周伯通这么多年都对瑛姑不闻不问,甚至听说就跑,那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他根本不爱她,当时只是一时的那个冲动犯下的错。
周伯通能看得上的女人是冯衡、黄蓉和小龙女那样的。周伯通喜欢的是非常漂亮且聪明的女人,瑛姑还够不上他的标准。
瑛姑的容貌不及黄蓉,黄蓉的容貌才是周伯通心动的标准。恋爱中的女子最敏感,瑛姑吃过冯衡和黄蓉的醋,因为她了解周伯通的品性:
【黄蓉肌肤胜雪,眉目如画,自己当年容颜最盛之时,也远不及她美貌”,想到黄蓉的母亲要是与黄蓉容貌相似,未必不会让困在桃花岛上的周伯通动心,瑛姑竟然隔空喝起黄蓉已故之母的干醋来;后来听黄蓉说老顽童最听她的话,瑛姑立即怀疑周伯通因贪恋黄蓉的美色才听话。】
瑛姑也远不及黄蓉聪明,八卦易数的题目苦思多年不得解,黄蓉一来就替她解开了。
当年黄药师之所以能骗到老顽童的《九阴真经》,其实是用的美人计。
老顽童当年遇到黄药师时,是在他想去雁荡山藏匿《九阴真经》的路上,试问如果想要藏东西,自然不会告诉别人知道,他不告诉黄药师他身上带着《九阴真经》,黄药师又怎会知道?
事实是,是周伯通在冯衡面前拿出《九阴真经》吹嘘,冯衡才想到要为黄药师巧取真经。所以后来周伯通到桃花岛上闹事,找黄药师要真经,黄药师才会说:
【黄老邪冷笑道:‘不通兄,你也不必假惺惺了,若不是你炫夸什么狗屁真经,内人也不会离我而去。’】
黄药师早看出他对自己老婆居心不良了。
当时黄药师就像公孙止一样,好心请周伯通喝喜酒,酒是色媒人,酒色之下,周伯通忘了王重阳托付的重要性,在冯衡面前吹嘘自己带着《九阴真经》,才节外生枝,惹出这场事端。
【我想黄老邪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老婆虽然美丽,但娶在家里,有什么好,便取笑他几句。黄老邪倒不生气,反而请我喝喜酒。我说起师哥假死复活、击中欧阳锋的情由。黄老邪的妻子听了,求我借经书一观。】
周伯通看到别人的女人好,就总想拆散人家。
后来老顽童在冯衡引导之下,与黄老邪赌打弹子输了,也是答应把经书借给冯衡,不是给黄药师。
【便道:‘黄家嫂子,我就把经书借给你瞧瞧,今日天黑之前可得还我。’我补上了这句,那是怕他们一借不还,】
周伯通本来答应借给冯衡的,只要天黑前归还,但是冯衡却自恃记忆力惊人,为打消老顽童疑虑,撇清嫌疑,让周伯通守在旁边。
【那时候黄夫人微微一笑,道:‘周大哥,你号称老顽童,人可不糊涂啊,你怕我刘备借荆州是不是?我就在这里坐着瞧瞧,看完了马上还你,也不用到天黑,你不放心,在旁边守着我就是。’】
周伯通看冯衡读书的时候,整整盯着冯衡一个多时辰,还仔细观察到冯衡的嘴唇。
【只见黄夫人一页一页地从头细读,嘴唇微微而动,我倒觉得有点好笑了。】
【周伯通道:“这一着我早防到的。黄夫人看那部经书时,我眼光没片刻离开过她。】
后来周伯通发现《九阴真经》被偷录,跑去找黄药师算账,在桃花岛跟黄药师杠了整整十五年。
他自己说的就算丘处机他们来救他,他也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