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金氏钗黛—解红楼金书 > 第145章 神雕真相

第145章 神雕真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看了上篇有亲的评论,受到启发,开始反思之前对林朝英的评价。

之前看到林朝英在古墓外对王重阳大骂七天七夜,会觉得林朝英像一个泼妇。

但是细究原因会发现,林朝英之所以骂王重阳,是为了救他。

当年王重阳一心灭金,接连战败,跟随他的将士死伤殆尽,才心灰意冷住进活死人墓。八年间很多好友来劝王重阳出来,都无法说服他,眼看王重阳大好年华就要当一个活死人时,林朝英才在八年后到墓外大骂他七天七夜,激他出来。

【直到八年之后,先师一个生平劲敌在墓门外百般辱骂,连激他七日七夜,先师实在忍耐不住,出洞与之相斗。岂知那人哈哈一笑,说道:‘你既出来了,就不用回去啦!’

先师恍然而悟,才知这人倒是出于好心,乃可惜他一副大好身手埋没在坟墓之中,用计激他出墓。二人经此一场变故,化敌为友,携手同闯江湖。”】

所以林朝英其实是救了王重阳,并且二人后来也曾有携手同闯江湖的经历,之所以后来终于没有成为眷属,更多的是因为误会。

【后来先师自然也明白了,但他于邦国之仇总是难以忘怀,常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对那位前辈的深情厚意,装痴乔呆,只作不知。

那前辈只道先师瞧她不起,怨愤无已。两人本已化敌为友,后来却又因爱成仇,约在这终南山上比武决胜。”】

郭靖在听了丘处机讲述的王重阳和林朝英的故事后,也是悠然神往。

【郭靖想到前辈的侠骨风范,不禁悠然神往】

说明金庸对林朝英的肯定。按小说设定,后来王重阳建立全真派,成就一生事业,也是从和林朝英的赌约上来的。

王重阳和林朝英的情况,跟郭芙以为杨过心里没有自己,杨过认为郭芙看不起他是很类似的,争强好胜,因爱成仇。

跟杨龙间反而半点不像,所以书末游华山玉女祠时,将玉女指成林朝英的环节,也是在暗示王重阳和林朝英影射的就是杨过郭芙。

之前我就总有这种感觉,但是讲出来又怕人会说林朝英是古墓派祖师婆婆,郭芙连古墓派祖师婆婆也要抢。

但是经过对杨过古墓生活的分析,我发现林朝英跟古墓派并没有半点关系,她死后是被恶奴夺舍,偷武功,被丫鬟及其弟子利用,用死人成了她们的活招牌。

首先林朝英没有收过弟子,丫鬟就是丫鬟,小龙女师父根本没资格说是林朝英的衣钵传人,这是肯定的。

第二古墓派根本就是一个薛定谔的门派,它根本没有名字,到杨过追问时,小龙女才临时定了一个名字。

【杨过道:“姑姑,咱们这一派叫作什么名字?”

小龙女道:“自祖师婆婆入居这活死人墓以来,从来不跟武林人物打交道,咱们这一派也没什么名字。后来李师姊出去行走江湖,旁人说她是‘古墓派’弟子,咱们就叫‘古墓派’罢!”

杨过摇头道:“古墓派,这名号不好!”】

杨过马上给出结论这名号不好。

所以何来林朝英是古墓派的祖师婆婆?连林朝英丫鬟也不过收了两个徒弟而已,并没有开宗立派。古墓派是小龙女为收杨过为徒临时起的名字。

前文也讲了,丘处机说林朝英把一身武功都传给丫鬟,这件事也是一个谎言,显然这是林朝英丫鬟自诩的,目的是为自己冒充林朝英的继承人寻找合理性。

但是很显然林朝英并没有把自身武功传给她。

林朝英在进古墓前就是比肩五绝的人物,可是杨过进古墓五年,小龙女教给他的武功,第二步是全真功夫,确切的说反而是通过杨过偷了全真口诀,在研习过程中杨过的聪明天赋起主要作用。

第三步是林朝英进古墓后才创出的玉女心经。

而关于古墓第一步抓麻雀的本门功夫文中也有描述。

在大胜关推举武林盟主的大会上,杨过对阵达尔巴时,用的就是天罗地网式。

【杨过在古墓中随小龙女学练掌法,练到双掌挡得往九九八十一只麻雀飞翔,不让一只雀儿漏出掌去。

这路“天罗地网势”掌法乃林朝英独得之秘,招数掌形从未下过终南山一步,此时使将出来,果然绵密无比,虽系空掌,威力实不逊于手中有剑。】

看完这段你是不是觉得作者肯定了这是林朝英独创的功夫,那你就被骗了,这段话的关键在于作者特意强调的【招数掌形从未下过终南山一步】,也就是说这路掌法同样不是林朝英进古墓前的功夫。

而前文提到林朝英一进古墓,就钻研王重阳留在古墓屋顶的全真功夫,后自创玉女心经。

这就与林朝英自创抓麻雀的天罗地网式相矛盾,其中必有一条是假的。

其实金庸用的就是红楼梦真做假时真亦假的假语村言的写法,以诡计式的叙述方法来写古墓派欺世盗名的谎言。

上文写杨过用天罗地网式对阵达尔巴,表面粗略一看,金庸在盛赞天罗地网势”掌法,说它绵密无比,用的都是华丽的好词,但是实战效果呢?

杨过奇招叠出,对上达尔巴无甚变化的杵法,别提正面交锋了,连杵风也不敢碰上。

【这“无上大力杵法”无甚变化,只是横挥八招,直击八招,一共二八一十六招,但一十六招反复使将出来,横挥直击,只逼得杨过远远避开,别说正面交锋,连杵风也不敢碰上。】

总结一句话作者是在说这套掌法只是招式好看,根本华而不实,不堪一击。

杨过使用这套掌法对阵达尔巴前,作者还专门提到小龙女用银丝手套诈胜郝大通的事。

【她这双手套是以极细极轫的白金丝织成,虽然柔薄,却非宝刀利刃所能损伤。郝大通见到手套飞空,脸上微微变色。

当年重阳宫中交手,小龙女曾戴这手套而拗断他长剑,竟逼得他险些自杀,此刻眼见之下,不由得触动心境。】

旨在反复提醒读者,古墓武功根本就是骗人的。

后来杨过真功夫不敌达尔巴,还是黄蓉看出他竟然会九阴真经,提醒他用九阴真经里的移魂大法对付达尔巴,才侥幸取胜。

一旁观战的黄蓉的想法:

【黄蓉暗暗叹息:“过儿真是奇才,他只消跟得我一年半载,将打狗棒法和真经上的功夫学得全了,这蒙古和尚那里还是他对手?”】

黄蓉认为如果杨过跟她学上一年半载武功,达尔巴根本不是杨过对手。

因为杨过是武学奇才,而杨过在古墓跟小龙女学了五年功夫,居然打不过达尔巴。要知道后来杨过一个人到海边,对着海潮练了六年,就成就了神雕大侠。

打狗棒法轻易不外传,杨过只是得洪七公和黄蓉稍加指点几天,根本没有真正传功,就能打霍都。而杨过在古墓抓麻雀学天罗地网式整整两年多,结果别说正面对敌达尔巴了,连杵风都不敢碰上。就这还敢吹天罗地网式是比肩五绝的林朝英的杰作?

杨过在大胜关看似风光,作者写他对阵霍都和达尔巴时,也是妙笔生花,古墓派各种炫目的招数层出不穷,但是仔细看通篇描述,他的古墓派武功总结下来居然只有四个字“华而不实”。

一开始杨过对霍都,占上风用的打狗棒法,直到霍都提出质疑,问他为何不用古墓本门功夫,杨过才开始使用古墓功夫。

作者使用同样的笔法,先把古墓功夫招数写的绚丽多彩。

【杨过虽一身破衣,但这路剑法使到精妙处,人人眼前斗然一亮,但觉他清华绝俗,活脱是个翩翩佳公子。可是杨过一求姿式俊雅,剑上威力便不易发扬。】

其实重点在后一句【杨过一求姿式俊雅,剑上威力便不易发扬】,直白点说就是这功夫光是姿势美,根本没有威力。

最后杨过还凭着小聪明使诈,用玉蜂毒针暗器胜了霍都。

杨过对阵达尔巴时,作者一开始就断言了达尔巴真功夫远胜杨过:

【达尔巴的武功自远在杨过之上,但心存敬畏,功夫倒去了五成,杨过却乘机全力施展。一个越得心应手,一个越畏缩退让。杨过虽占上风,却也伤他不得。】

杨过凭着学达尔巴说话,让达尔巴误认为他是大师兄转世,心存敬畏才让杨过暂时占了上风,但是杨过【伤他不得】,还是在说杨过学的古墓功夫不能伤人,是花架子。

当杨过的剑终于因为避让不及,碰上达尔巴的杵时,立刻原型毕露:

【杨过缩手不及,剑杵相交。本来比武之际,双方兵刃碰撞乃是常事,但金刚杵太过沉重,杨过的铁剑始终翻腾飞舞,不敢和金杵相碰,此时一撞,但觉一股大力激荡,震得虎口剧痛,啪的一声,铁剑断为两截。】

古墓派武功的花架子,斗的时间一长就露馅。

最后杨过战胜达尔巴,靠的是黄蓉指点她使九阴真经的移魂大法。

更别提小龙女对战金轮法师,一招就被吓的满场乱飞。

再看杨过和小龙女用上古墓派的终极杀招玉女心经双剑合璧时的实战效果:

【杨过本拟遵照黄蓉嘱咐乘机杀他,那知林朝英当年创制这路剑法本为自娱抒怀,实无伤人毙敌之意,其时心中又充满柔情,剑法虽然厉害,却无一招旨在致敌死命。这时杨龙二人虽逼得国师手忙脚乱,狼狈万状,却无法取他性命。

国师不明剑法来历,眼见对方奇招迭出,只道厉害杀着尚未使出,只要二人一用上,那真是老命休矣,危急中计上心来,……】

同样是前面写了那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招数,实际根本无法杀敌。而金轮法师之所以败退,也是被奇妙的招数给唬住了。

总结一个词,依然是“华而不实”。

最后再看小龙女学会左右互搏,独使玉女心经,为了甄志丙战斗力爆表,在重阳宫独战几大高手时的表现:

【她与杨过双剑合璧使那“玉女素心剑法”,天下已少有抗手,此刻她一人同使两剑,威力尤强。

二人不论如何心意相通,总不及一个人内心的意念如电,她此刻所使剑术劲力虽不及二人联手,出手却比之两人同使要快上数倍。】

在开战前,作者先肯定了小龙女左右互搏,一个人双剑合璧,尤胜与杨过合作,其实等于暗示杨过和她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心意相通,实际上他二人之前合作时,数次心意相悖。

【她长途追踪甄赵二人,连日郁郁于心,不知该当如何处置才是,这时全真道人先行发难,她乘势还击,剑上一见了血,满腔悲愤,蓦地里都发作了出来。白衣飘飘,寒光闪闪,双剑便似两条银蛇般在大殿中心四下游走】

这段指出她为了甄志丙战力爆表,用蛇形容她的绸带和掌法也就罢了,这里居然她使剑也像银蛇,谐音淫蛇,总之对小龙女武功的相关描述总是不离蛇。

到描述对打的时候,金庸大段描写都是形容小龙女剑法如何快捷无伦,一开始就唬住了众人,但是到最后还是归为到没内力,华而不实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