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就是掘根之作,把杨龙情义从根上给挖了,从此别再说什么不谙世事,同生共死,连恋母恩义也别谈了,只有尔虞我诈,恐吓SE诱和垂死挣扎,大不了杨过还有一些冲动和义气。
【小龙女道:“你心里害怕,是不是?挺快的,只一剑就完事。”杨过见她眼中忽发异光,知她立时就要下杀手,】
想象下当时的情境,把小龙女的话和恐怖电影里的变态杀人魔相比,是不是一模一样?
眼中发着异光,乖,挺快的,一下子就完事,不疼。
这种恶魔吓人人哭,吓鬼鬼崩。
杨过后来出了古墓,说她是恶鬼,白衣女鬼,想让洪凌波杀了她一点也不冤。
但是长久以来,小龙女在世人的心里大多就是白衣飘飘,单纯无邪,冰清玉洁的样子。
她这样变态恐怖,很多人会觉得是个性,脑回路清奇,没人去体会杨过在面对死亡的恐惧。
杨过此时才十六岁,正是朝阳般的年纪,对世界充满希望和热爱,所以此时面对小龙女冰冷剑锋,以为小龙女伤重要死了,他想殉情吗?不,他【胸中求生之念热切无比】。
想想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被自己妈妈拿刀对着,说要杀死他是什么感受?小龙女和自己想死,先把孩子扔下楼的疯女人的想法有什么区别?至少疯女人自己也许的确想死,可是小龙女自己却不想死。
但曾经几乎所有的人读书时体验都不一样,包括我。
是我变了,还是我读过的书变了?有的人说我们生活的世界变了,我们可能已经进入了另一个平行空间?其实是我们的内心世界变了,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神雕侠侣》讲的是冲破封建礼教的故事吗?
作者在书中说的清清楚楚,在宋朝徒弟娶师父,相当于母子乱LUN,而我们反的封建礼教是那些迂腐的婚姻父母做主,女子从夫等等,从来没说可以乱LUN,也没赞成过老师可以强逼学生娶她,古时姑表亲可以结婚,随着现代文明进步,三代之内不能成亲,反封建绝不意味着可以罔顾人伦乱搞。
杨过在古墓一直待小龙女如母如姐,那么小龙女逼杨过娶自己行为,跟元人子继父妻有什么区别?
蛇女跟元人根本蛇鼠一窝,怪不得得到忽必烈的赞许后沾沾自喜,与之惺惺相惜。
忽必烈的第一任妻子是他的亲侄女;第二任皇后在辈分上是他的姑姑,同时是他第一任皇后的奶奶;第三任妻子辈分上是忽必烈的孙侄女,一人娶妻跨四辈。
而且窝阔台曾想让忽必烈的妈嫁给他儿子贵由,也就是忽必烈的堂哥。等于妈嫁儿子,这就是乱LUN,但是在当时的草原文化中很正常。
【蒙古人于什么尊师重道、男女大”防等礼法本来远不如汉人讲究,忽必烈听了杨过的话也不以为异,只听说这少女传过他武艺,不由得多了一层敬意,笑道:“果然是郎才女貌,天生佳偶,妙极,妙极。来,大家尽此一碗,为两位庆贺。”说着举起酒碗,一饮而尽。国师微微一笑,也举碗饮干。余人跟着喝酒,麻光佐更连尽三碗。
小龙女对蒙古人本无喜憎,听忽必烈称赞自己与杨过乃是良配,心中甚喜,喝了半碗酒后,容色更增娇艳,心想:“那些汉人都说我和过儿成不得亲,这位蒙古王爷却连说妙极,瞧来还是蒙古人见识高呢。”】
再回头看看书中这段话讽刺不讽刺?我堂堂中原文明,被乱LUN观念入侵,还引以沾沾自喜。
金庸诗书继世之家,连母子师徒大防都要崇拜当时蒙古人理念?
杨过以小龙女为母为姐,小龙女先逼嫁杨过,等于母嫁子。
后跟杨过的师叔甄志丙席天慕地。
又要嫁给公孙止。公孙绿萼和杨过同辈,公孙止和甄志丙同辈。
后又跟杨过的师祖周伯通暗通款曲,周伯通是甄志丙师爷,等于孙女嫁爷爷。
小龙女一女侍四代,不是反礼教,是反人伦,人无礼教,与畜牲何异?此女居然被世人当做冰清玉洁的代名词,这个世界真是颠了。
【他自经绝情谷中一番出生入死,更将羁縻普天下苍生的礼法习俗丝毫不放在眼里,心想偏偏要让世人皆知,我杨过乃娶师为妻。】
当时的杨过何其幼稚可笑,那只沾染了毒蛇气息的小蟋蟀,就是他身上的毒气,郭芙一脚将之踩死,寓意着将来必是郭芙以武犯禁,拯救他脱离毒害。
当时元人是外敌,小龙女因为自己轻浮悔婚惹来祸事,却教唆杨过不管襄阳众生,在国难当头时刺杀守城将领,就是自私自利,鸡鸣狗盗,虚伪狡诈的内奸。
欲望发作时骨骼格格作响的小龙女,跟绝情谷的公孙止一个德行,都是国难时跑到绝情谷独善其身避世,假装清心寡欲的山中高士,最后欲望大爆发,彻底装不下去了。
金庸效红楼梦以禽兽喻人,杨过说绝情谷的鳄鱼是毒龙,相对应古墓的小龙女是毒蛇,黑龙潭的瑛姑就是泥鳅。
书末又以萧史乘龙的典故,说弄玉像林朝英,弄玉郭芙颜若朝华,以林朝英影射郭芙,王重阳林朝英抗金,对应杨过郭芙是一对抗蒙侠侣,实在是用心良苦。
雕蛇之争从射雕三部曲第一部《射雕英雄传》就是定调了的。
之所以第一部叫射雕,是因为郭靖一开始在蒙古长大,是射雕英雄,后来知道了岳武穆岳飞的故事,得到岳飞的武穆遗书,始携双雕弃蒙返宋。
大家都知道岳飞就是金翅大鹏鸟转世,即天龙八部里的迦楼罗鸟,以蛇为食,郭靖就是武穆遗书的传人,所以射雕的第一反派欧阳锋就是蛇派传人。
降龙十八掌、断龙石,屠龙刀,以及杨过助大雕灭蛇,都表明叫小龙女这个名字,一开始就跟赤练仙子一样,设定就是反派。之所以后来写成这样,不是作者借鉴红楼和阿加莎,就是迎合当时的读者呼声,毕竟当时明报刚创建,极度缺乏资金,需要打开销路。
接着上篇说小龙女如何欺骗杨过,她为笼络杨过之心,不惜毁掉王重阳苦心建造的古墓。王重阳当初建造古墓时,设下断龙石,是为了万不得已之时,与敌人同归于尽之用。
前面也讲了就算小龙女有内伤,但小龙女一个机关就能困在李莫愁,自己去别处疗伤的情况下,甚至没尝试过一下,就决定放下断龙石,所谓何来?
小龙女为表对杨过的深情,宣称遇到李莫愁就会被抓住折磨,所以要送杨过出去。
李莫愁此时被关在古墓中间的一间屋子里无法出来,熟悉古墓机关的她明明在外面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古墓里机关暗道错综复杂,也不是自古华山一条道,而小龙女的选择是找到李莫愁,开房门进房子里,把杨过送到李莫愁面前一番打斗,然后再拉着杨过跑出来,把李莫愁继续关在屋子里。
小龙女先带着杨过进屋里逛一圈,从东门进,再从西门出,就是为了玩。
何况纯以武功,她对李莫愁时,还弄断了李莫愁的佛尘,当真是有内伤毫无还手之力吗?
【小龙女不动声色,道:“你本事好便怎样?”半截断带扬出,已裹住了她拂尘的丝线,右手绸带倏地飞去,卷住了拂尘木柄,一力向左,一力向右,啪的一声,拂尘断为两截。这一手论功力远比李莫愁适才震断绸带为浅,但出手奇快,运劲巧妙,却也使李莫愁措手不及。】
【又拆了十余招,小龙女已退到了东边石壁之前,眼见身得已无退路,忽地反手在石壁上一抹,叫道:“过儿,快走!”喀喇一响,西北角露出个洞穴。】
然后一把玉蜂针就杀的李莫愁和洪凌波双双跌倒。
【李莫愁如影随形,伸手向她背心抓去,叫道:“别走!”
小龙女回手一扬,十余枚玉蜂针掷出。李莫愁蓦地闻到一股蜜糖的甜香,知道厉害,大骇之下,忙挺腰向后摔出,正撞在洪凌波身上,两人一齐跌倒。】
然后小龙女又关上门,李莫愁和洪凌波就又被关住了。
【但听得叮叮叮极轻微的几响,几枚玉蜂针都打上了石壁,接着又是轧轧两声,却是小龙女带着杨过逃出石室,开动机关,又将室门堵住了。】
紧接着小龙女带着杨过穿过古墓的甬道,跑出古墓。
【杨过随着小龙女穿越甬道,奔出古墓,大喜无已,在星光下吸了几口气,道:“姑姑,我去放下断龙石,将两个坏女子闷死在墓里。”说着便要去找寻机关。
小龙女摇摇头,道:“且慢,等我先回进去。”】
谁能给我解释解释,这是万不得己,要同归于尽的情况?
然后小龙女声称自己要听师父的话,誓死守护古墓,事实大家都看到了,她是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放下断龙石来毁了古墓,因为王重阳设计断龙石就是同归于尽的毁灭之道。
杨过这时想活吗?他当然想,前面也写了,当小龙女要杀他时,他心里求生之念无比热切,不可能才过了一夜就不想活了。
但是杨过就是这种个性,生性偏激,又热血。当看到小龙女自己要死,也先送自己出来后,便也意气用事,在断龙石放下的那刻回来了。
正像黄蓉劝走小龙女后,杨过又去追,黄蓉问他这又是何苦时,杨过说的:
【杨过只有苦笑,摇头道:“郭伯母,我傻里傻气,心头热血一涌,这就管不住自己了。】
在回来前的那一刻,他还是那么留恋外面的世界。
【杨过心意已决,深深吸了口气,胸臆间尽是花香与草木的清新之气,抬头上望,但见满天繁星,闪烁不已,暗道:“这是我最后一次瞧见天星了。”】
而在赌杨过会不会回来的小龙女在看到杨过回来后:
【小龙女惊喜交集,激动过度,险些又要晕去,扑在杨过身上,只是喘气。】
小龙女的种种表现,可有一丝想牺牲自己,放杨过求生之意?
当然小龙女种种反常奇怪举动,以杨过之狡狯,不可能不怀疑小龙女在考验他,他除了感动之外,也不敢真丢下小龙女自己跑了,毕竟此时小龙女武功比他高,又是他师父,如果小龙女是在考验他,再出来后,受到刺激的小龙女,难保会像同门李莫愁那样千里追杀他,不死不休。
他后面回到古墓以后的垂死挣扎,说明他也在赌。
小龙女见杨过回来,于是又拉着杨过去挑衅李莫愁。
你放下断龙石的借口,不就是说怕李莫愁抓你们大加折磨吗?为何屡次自己主动去送货?
【小龙女才道:“好罢,咱两个便死在一起。”牵着杨过的手,走向内室。
李莫愁师徒正在四周找寻机关,东敲西打,茫无头绪,焦急万状,突见二人重又现身,不由得喜出望外。
李莫愁身形一晃,抢到小龙女与杨过身后,先挡住了二人退路。
小龙女冷冷的道:“师姊,我带你去个地方。”
李莫愁迟疑不答,心道:“这墓中到处都是机关,莫要着了她道儿。她若使甚手脚,我可防不胜防。”】
李莫愁正像无头苍蝇一样,焦急万状,见到小龙女以后又喜又怕。
喜的是终于有个知道路的了,怕的是古墓机关太多,怕着小龙女的道。
结果是李莫愁怕小龙女,再问小龙女放下断龙石的依据在哪?要说她天真智障,那为何十三四岁时,面对李莫愁数次进攻,都可以轻松退敌?作者分明在跟读者开玩笑。
于是小龙女提出带李莫愁来放棺材的墓室,她干这一切都是有目的性的。
对于她的命令,李莫愁根本【违抗不得】,【跟随在后,步步提防,不敢有丝毫怠忽。】
小龙女带着李莫愁来到墓室,用死亡恐吓李莫愁,其实同时也是威吓杨过,并宣布断龙石已经放下。
【李莫愁脸色立时惨白,墓中诸般机关她虽不尽晓,却知“断龙石”是闭塞墓门的最厉害杀着,当年师父曾遇大敌,险些不能抵御,几乎要放“断龙石”挡敌,后来终于连使冰魄银针和玉锋针伤了强敌。不料师妹竟将自己闭在墓内,惊惶之下,颤声道:“你另有出去的法子,是不是?”】
李莫愁如此阴险狠辣,都想不到小龙女居然比她还变态。
小龙女之所以刺激李莫愁,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激得李莫愁动手,以检验杨过是否愿意为了自己而死。
所以李莫愁动手,她根本不还手 也不躲,等杨过来挡,好考验杨过是否可以为她死,再次体验杨过以死保护她的快乐。因为她如果动手,不说缠斗一会毫无问题,一把玉蜂针也能解决问题,所以她在李莫愁打她时,一动不动,任其所为,她早拿准李莫愁还想让她带路出去,不会拿她怎么样。
所以不出意外,李莫愁轻而易举剑指杨过,让杨过选是他死还是小龙女死时,杨过说他死。
于是李莫愁赶忙说【“师妹,你的誓言破了,你可下山去啦。”】
李莫愁之所以抛给杨过这个选择题,明显有自己的打算,因为她也希望小龙女破誓下山,那样就可以带她出去了。
但是李莫愁也是个变态,执着心重,此时忽又想到陆展元的相负,对小龙女又羡慕,又恼恨,头脑发热,暂时忘了生死一事,又去刺杨过。
李莫愁【恼恨心起,要师妹也享不到真心情郎之爱,长剑疾向杨过喉头刺去。小龙女见她真下毒手,事到临头,不由得不救,左手挥动,十余枚玉锋针急掷而出。】
小龙女是不得不救,也就是说前面根本就是不想救,一切都是演戏,她要是想救,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她就像猫捉老鼠一样的玩别人。
【李莫愁身子跃起,避开金针。小龙女已拉了杨过奔向门口,回头说道:“师姊,我誓言破也好,不破也好,咱四个命中注定要在这墓中同归于尽。我不愿再见你面,咱们各死各的罢。”伸手在壁角按落,石门落下,又将四人隔开。】
小龙女在古墓,利用机关玩李莫愁太容易了,她如果不带李莫愁来墓室,李莫愁根本自己就来不了,所以她必须带李莫愁来,因为后面还需要李莫愁来这里配合她演戏。
这时候小龙女又跟杨过回到二人世界,终极大考也来了,她导演了这么一出大戏,不惜毁了古墓,不过是想听到杨过的誓言和衷心,想改变他们之间的关系。
【小龙女心情激动,一时难以举步。杨过扶着她到孙婆婆房中休息,倒了两杯玉蜂蜜,服侍她喝了一杯,自己也喝了一杯。小龙女幽幽的叹了口气,道:“过儿,你为什么甘愿为我死?”】
潜台词,希望你别说是师徒之义,我要听你说我爱你。
【杨过道:“我在世上就只你一个亲人,你待我好,我舍不得离开你。我怎能不为你死?”】
答案不合格,于是【小龙女不语】,开始思索对策,【隔了半晌,才道:“早知这样,咱们也不用回进墓来陪她们一起死啦。不过,若不回来,不知你甘愿为我而死,我这誓言也不能算破。”】
微露口风,暗示杨过因为他刚才的表现好,其实是有活命机会的,以死威胁,再以活诱导,挑起杨过热切的求生念,终于忍不住求她。
【杨过道:“咱们想法子出去,好不好?”
小龙女道:“你不知道这古墓的构筑多妙,咱们不能再出去啦。”杨过叹了口气。】
小龙女意识到杨过还是想活,并不真的想为她死,接着追问。
【小龙女道:“你后悔了,是不是?”】
杨过又不傻,当然不敢说想活。
【杨过道:“不,在这里我跟你在一起,外边世界上又没疼我的人。”】
杨过热切的想活,向往外面的世界,明摆的谎言,就是想讨好小龙女,但他此时还不明白小龙女到底想要什么,所以讨好的话无法满足小龙女。
小龙女虽然感安慰,但是仍然不放心,于是继续追问。
【小龙女以前不许他说“你疼我什么”,杨过自后就一直不提,这时她心情已变,听了不禁大有温暖之感,问道:“那你干么又叹气了?”】
杨过以利诱之,说外面十分好玩,许诺和她一起玩,其实潜台词还是想出去。孩子爱玩,便以为小龙女也会喜欢,他根本不懂小龙女的欲求在哪。
【杨过道:“我想倘若咱俩一块儿下山,天下好玩的事真多,有你跟我在一起,当真快活不过。】
小龙女问来问去,终得不到自己满意的答案,于是开始情动奔跑,并希望杨过抱她。
【“反正我就要死了,他也要死了。咱们还分什么师徒姑侄?如他来抱我,我决不推开,便让他紧紧的抱着我。”】
此时她终于还是保持不住自己师父的形象,要下手了,真是丑态毕露。
于是主动拉起杨过的手摸自己的脸,【低声道:“过儿,你喜不喜欢我?”
杨过只感她脸上烫热如火,心中大急,颤声道:“你胸口好痛么?”
小龙女微笑道:“不,我心里舒服得很。过儿,我快死啦,你跟我说,你是不是真的很喜欢我?”
杨过道:“当然啦,这世上就只你是我的亲人。”】
以死相逼,以色相诱,杨过还是死心把她当亲人,不解风情至此,真是可笑可叹。怪不得金庸说杨过对小龙女至死糜他,感情始终不变的,因为一直把她当师父,死也不改变。
小龙女和李莫愁一样偏执,依然不死心,继续循循善诱:
【小龙女道:“要是另外有个女子,也像我这样待你,你会不会也待她好?”
杨过道:“谁待我好,我也待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