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韩宅中为何没人发现韩县丞毒发并送他就医,众人这样解释。
韩夫人:“雯哥儿那日腹泻不止,我心里万分着急,和梅芳去了安仁堂,之后也是心力憔悴顾不得其他。”
秋娘:“送完醒酒汤,贱妾大哥正好有急事来找,贱妾便趁机躲了出去。”
众仆人:“小广场上请了名角登台唱戏,我们以为宅中留有人,便出去听戏。回来后没听见动静,以为老爷正在睡觉。”
邻居:“民妇听到了动静,以为韩县丞又在醉酒打人,也不敢管。”
总之是不在场和不敢管,让韩县丞错过了救命期。
证人退场之后,各位大人之间又展开激烈地讨论,案子中的巧合实在太多。
李大石投毒已经是板上钉钉。醉酒汤是否有毒,犯人又是谁,明显证据不足。
刘自止二人只是小喽喽,本着谨小慎微的态度,只在一旁边听边记,存在感不强。
八月十二散衙之后,算是正式放中秋假。
这天下午节礼是由户部清吏司的官员带着杂役统一送到各官署衙门的。
每个官员都能领取一份福利,不过这次和往年一样分了三个等级。
中秋节这天,圣上会举办宫宴宴请大臣们,一些倍受宠信的大臣还会额外获得圣上的赏赐。
刘自止得了一桶花生油和一个提篮。
目前大齐朝普通百姓所食用的素油,南方以菜籽油为主,北方则以花生油为主。
从海外带过来的花生品种有红皮和白皮两种。相比之下白皮花生颗粒大,产量高,出油率高,通常被用来榨油。
榨油剩下的花生渣,会被压成花生饼,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个不错的吃食。
压饼的时候有条件的人家还会放上白糖,用刀切下来,偶尔啃上一小块,能吃很长时间。
一木油桶花生油有十斤左右,毕竟经过官府严选,质量上乘,正好适合用来炸果子。
提篮里除了石榴和苹果两种福果外,还有四封月饼。
“是什么味的?”卫琅凑过来,搭上他的肩膀,好奇地问道。
“桂花和五仁。”刘自止看到上面的字样和广寒宫前玉免捣药图案,只做平常,“每年都是这几样,也就这几天才能吃到。”
“还是过节好。五仁最为正宗,每年要是没吃到,总感觉少了一块!”卫琅兴致不减地说道。
“嗯。”
刘自止前世吃过的零食和糕点多种多样,五仁月饼早就被排除在味蕾之外。
但今生或许是节日的气氛浓厚,人们的热情感染了他,也或许是真材实料,感觉怎么都吃不腻。
“内造的瓜仁油月饼最是一绝,吃起来香松柔腻,不觉甚甜,可惜当时只分得一小块!”
卫琅猛然感到一阵馋意,不好意思地擦了一下嘴角,接着偷偷瞄了刘自止一眼,见他没察觉,这才放心地松了一口气。
“圣上往年都会赏赐给新科进士,今年应该也不例外。”
卫琅如今不过前世上大学的年纪,刘自止自然也乐意纵容,“到时候把我的那份也给琅儿!”
“才不要!”卫琅抿着嘴唇,一个眼刀子刮过来。他可不是那贪嘴之人。
“好!”刘自止眼神带着一丝笑意,宠溺地望着他。
“我可不吃独食!”
“好,和我家琅儿一起吃!”
可恶!卫琅自认对这人的柔情已经有了抵抗能力,还是心虚地摸了摸有些偷偷发烫的耳尖。
“这次是老鸭汤。”红叶端着汤盆放到八仙桌上,一股老鸭汤的味道随即传到刘自止鼻子里。
说是秋日进补,卫琅一点也不含糊,他们家这些天着实喝了不少汤汤水水,期间也吃了一回鹅肉。
结果就是刘自止每日发了疯地锻炼,就怕帅脸圆了一圈,遭到他家琅哥儿厌弃。
想到接下来几个月的秋冬进补时间,刘自止不由胆寒,看来自己每天的远动量还要增加。
“鸭肉性寒,里面放了山药和枸杞。一斤山药竟比这只老鸭贵了20文,蔬菜正是应季时候,价钱也没低上几文,幸亏咱家里还有几个钱……”
刘自止听得认真,他就喜欢听卫琅说说日常。
一个欣赏一个自然愿意多说,一来二去卫琅在他面前不知不觉地打开话匣子。
“家里的沙棘果干也放了大半年,还剩下大半筒,以后煲汤的时候放上一些,还能增加风味。”
古人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是知道并不代表有能力治理。
都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但是由于烧火和取暖需要砍树的缘故,前朝聚居地附近的山上都是光秃秃的一片,环境自然称不上好。
大齐太祖陛下先是重视煤矿的开采,蜂窝煤也是在那时出现。
接着组织百姓每年植树造林,本着砍一棵树栽两棵,制定了多条树木砍伐律法,这才有了如今的绿水青山。
陛下身为穿越之人,自然知道沙棘是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在西北荒漠和戈壁的沙地上大力推广。
别看沙棘果不能饱腹,但营养价值高,也不占用本就稀缺的种粮土地。
果干保存时间久,不怕长途运输,有官府打通销路,老百姓多了项收入,自然愿意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