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这卫家姑娘虽年幼丧母,但小小年纪竟也能抽丝剥茧,十余年后查出母亲去世真相,可谓是京城贵女表率。”
崇仁帝挨个拾起棋局上的白子,却留下满盘黑子。
“此事一落,朕倒是知晓你为何会选她了。”崇仁帝两手夹着一颗白子,笑着指向常相。
常相也附和着笑出声,当他被崇仁帝唤进宫时就知晓会发生何事。
虽然卫府门第不显,但到底也是镇国大将军唯一的孙女。
无兵无权,却也不能说是无一兵一卒。
这正是崇仁帝最想要的,既不会给太子兵权让自己时刻忌惮,也不至于让他被瑞王压上一头。
两党相互压制,才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崇仁帝今天面对自己如此和颜悦色也不过是因为他选的恰巧是崇仁帝想要的。
常相刚出宫,另一边杜荣海就亲自带着圣旨踏进了卫府大门。
—
“姑娘,姑娘不好了。”一小侍女穿着粗气匆匆忙忙跑进院中。
卫无双微微蹙起眉头,“发生了何事慢慢说。”
“宫里,宫里来人了。”
卫无双目光停滞片刻,眼神闪过一丝惊讶与怀疑。
“宫里?”
那小侍女连连点头,“是,宫里的内侍,主君吩咐奴婢马上来通知姑娘去前厅接旨。”
卫无双眸色一暗,心中顿时沉了下去,板着脸大跨步子朝外走去。
“你可知发生了何事?”卫无双拉住前来通知的侍女询问。
侍女摇摇头,“奴婢不知。”
“父亲和阿兄呢?”
“主君和大郎君已经在前厅候着了。”
柳氏刚被送回城阳,下午间还听街坊邻居说陛下下旨将柳尚书贬去了琼州,不日柳氏一家就会离京。
此时陛下的旨意却又来到了卫府。
这旨意究竟是什么?
卫无双加快脚下步伐,来到前厅,只见卫父与卫怀镕正围着一个身着红衣,手持拂尘的内侍说笑。
见三人如此轻松神色,卫无双暗暗松下口气。
应是与柳氏一事无关。
“双双快来见过杜内侍。”卫父见卫无双出现在门前连忙将她唤了过来。
卫无双走近几人朝杜荣海微微行礼,“杜内侍。”
“杜内侍,此为小女。”
杜荣海看着卫无双有礼有节的模样微笑着点头,“嗯,既然人来了,就听旨吧。”
众人齐齐恭敬地垂眸跪在院中,等候杜内侍传达崇仁帝的旨意。
杜荣海打开裹住的圣旨,嗓音清脆,缓慢念了起来。
“配德元良,必俟邦媛,作俪储贰,允归冠族[1],吏部侍郎卫氏长女,温良恭顺。柔嘉维则,懿怜淑慎。静容丽质,仪态绰约。正位储闱,寔惟朝典。可皇太子妃,所司备礼册命,主者施行[2]”
直至杜荣海将圣旨递到卫父面前,他都还未反应过来。
杜荣海也不急,浅浅笑一声,“卫侍郎,快接旨吧。”
卫父连忙伸出手,将明黄色的圣旨接了过来,起身时,杜荣海上前搀扶了一把卫父,卫父惊得慌忙道谢。
“杜内侍,这?”卫父一脸不可置信,甚至开始怀疑是否是杜荣海拿错了圣旨。
杜荣海只笑着垂下了脑袋,“卫侍郎恭喜,待钦天监测算好吉日会差人来通知,奴婢还需回宫复命了。”
卫父脚步慌乱后退一步行礼给杜荣海让道,“多谢杜内侍。”
杜荣海离开后,卫父双腿无力跌坐木椅上,双眸空洞地盯着地面,仍旧没有回过神来。
卫怀镕拧起眉,眼神担忧地看向卫无双,拿过握在卫父手中的圣旨,细致看了一番,牵起卫无双的手便离开前厅。
卫无双错愕的眸子也失了神色,仍由兄长牵着自己离开。
直至回到书倚庭关上房门,卫怀镕才开口。
“阿兄这就给外祖父写信,请他回京。”
卫无双坐在桌旁,连连饮下三盏茶水瞳孔才恢复神采,但胸膛剧烈的起伏仍旧看出她此刻内心波涛汹涌。
“阿兄,为何会选我?卫府门楣不高,且我刚回京,京中那些多声誉极佳的贵女,且不说温氏女,户部侍郎卫大人的女儿曾教授公主音律,为何?”
卫无双罕见地有些慌乱起来,这消息过大,本以为送走卫老夫人,即使不能进军营,但也不会为了家族而草草嫁人。
这道圣旨无疑是将卫无双所有为自己今后人生的谋划全部打乱。
“妹妹莫急,阿兄会想办法。实在不行,阿兄助你假死离京,届时天高路远,凭你意愿,想去何处去何处,再无人能拘束你。”
卫无双看着卫怀镕眸色坚定,他的这句话并非作假。
叩叩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