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峤进山时,是一个血一样鲜红的黄昏。
他身边只跟着一个白袍人,白色的长袍在夕阳下也泛着红。他与这个监天司的协助者并无半分交流,在两人的沉默寡言中,熟悉的山渐渐近了。
方峤想起御书房领命时他并没有抬头,只是盯着熟悉的地毯。所以也并没有看见隔着烟雾的皇帝的脸。
那枚象骨扳指在转动。“方将军可还需要人手和装备?”
“不必了。”
方峤告退的时候,他觉得皇帝的视线在自己身上停留了一会。
“好!那朕便祝方将军早日凯旋。”
那句话流露的情真意切,让方峤有一种错觉,似乎皇帝希望他活着回来。
脚下的道路变陡峭了,周围环境也渐渐昏暗。
方峤提着匕首,随着脑中的记忆走最短的路线。他穿梭于林中,走得很快也很轻,不管身后人跟不跟得上,仿佛那只是身后一片无关紧要的秋叶。
此地是上山必经之路,应该有暗哨发现他们二人行踪。
方峤突然站定。
应该一词并不准确,方峤可以直接自信地认定,他们的踪迹必然已经暴露了。
咻咻!
方峤闭眼。
前胸并射二。
三支连射,左右膝前、踵后一寸。
咻咻咻——
五只箭钉在地面。
箭阵变了!
来得好!方峤心里默道。
又一支箭落在方峤脚侧不到一厘米的位置。方峤已经踢出几块石子,将隐于林后的弓箭手位置悉数点出。
弓箭手捡起摔在地上的短弓,看向林中人时,脸上的敌意瞬间变成一片茫然。
“将、将军?”
方峤这才睁眼,含笑盈盈。
“是将军回来了——”
待方峤被簇拥着坐在营地中,早有人将烧好的饭菜端来了。
“刚才阵法变得及时,只是封住前胸的两箭太慢了。”
众人又闹嚷嚷哄笑道:
“谁射的?问你呢!”
“不是我!”
“哎!也不是我!”
“王五!是不是你!”
很快,一个脸通红的小兵被推了出来,他看方峤还是笑盈盈的,没有责怪他的意思,脸上反倒更窘迫了,连声道:“卑职记住了……”
一个叫赵良的校尉说:“卑职手下有个兵,天天盼着将军回来,每晚都失眠,夜班巡逻都是他去的!哈哈哈,今晚这小子总能睡个好觉了。”
又有人说道:“对了!副将军出去巡视了。卑职先去通报一声,将军回来了!”
副将军方昆谊,是他的亲舅舅。
方峤躲在宫中自暴自弃的那些时日,他再没见过他们。如今见到这一张张安然无恙的熟悉面孔高兴的样子,眼中一热,连忙端起碗就往嘴里灌。
入口的东西却又酸又陈。他再一看,干粮泡水搅成的面糊比水还稀。
方峤将碗放回案上问怎么回事,周围的将士都沉默不语。
“我来告诉你!”
硬朗的脚步声从扬开的门帐传来。
方昆谊径直走来,一掌拍向食案,厚重的灰尘立刻扑起四散。
“这是军中最后一点粮食,现在全在将军肚子里了!五日前军中便断了粮,整整五千人的口粮啊!光靠山上的野物、薇菜,恐怕把山刨干净了也不够!”
“你且问问你手下的这些将士,问问他们每个人都饿了几日!”
“为何不下山?”
方昆谊说:“这天下哪里不是燕国的土地?”他伸手按在方峤肩上,方峤能感受到那股沉甸甸的力量。
“更何况将不在,兵不动。如今将军回来了,我们就有了主心骨。”
方昆谊跪地一揖,他的脊背挺得笔直,脸边短髭灰白,眼睛仍像雄鹰一般。
其余众人,还有小兵王五,也接连跪了一地,每个人都热泪盈眶。
方峤才穿上旧时甲,门外就拖进来一个人。
“卑职发现此人尾随将军!”
是监天司的人。
“此人身上可搜出诏书、密令一类的物件?”
“并无。”
方峤扣上臂铠,扭着手腕转动两下,然后说:“无妨,你先退下吧。”
待帐中只剩两人,方峤冷眼看着监天司使者撑着中箭流血的大腿爬起来,对着自己说:“贫道已卜得‘祟’藏身之处,此地人手充足,士兵训练有素,将军打算何时行动?”
“不必通知他们。”
“方将军,多一人则多一分胜算。”
方峤居高临下地看着使者,傲慢尽显,语带薄怒:“你听不懂人话么?本将军一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