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大典,今上说出那番怒斥丞相的昭文后,天突然下起了雨。艳阳高照,却下着倾盆大雨,实在生平仅见。文武百官心底惶恐,不知是感激上天垂怜,还是……
丞相不为所动,他甩着两袖,率先行大礼,雨水沾湿了他的衣襟,稍显狼狈,他沉声道,“雨神仁慈。”
话音刚落,天空突变,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划过天际,劈在了祭台后的摘星楼上,熊熊火焰燃起,穿过了雨幕,气势恢宏,席卷而来。
不一会儿,竟把摘星楼燃烧了一半。
“看来,丞相最近,似乎时运不济。”不愿回忆祭祀大典的混乱给他多增加了多少麻烦,太尉李暮看着依然神色淡然的魏子沐,毫不在意地调侃了一句。
可不是嘛,又是被陷害,又是差点被雷劈什么的,还染上了风寒。
仗着自己和今上的师徒缘分,李暮说话从来就口无遮拦,什么都敢说,这也正是楚瑾喜欢,甚至是信任他的原因,上位者,总还是喜欢那些能看透,能掌控的人。
至于那些心思重的……
楚瑾的目光不自觉地在魏子沐身上晃悠,虽说造成这般局面也有他的一份责任,可谁叫丞相平时树敌太多。
他才不承认,自己心里还有些暗爽。
像是察觉到旁人的目光,魏子沐似不经意地对上了楚瑾的双眼,眼底的冷漠让楚瑾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洞悉今上的想法,魏子沐心里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毕竟今上还是迫切想亲政,对于充当了拦路虎的他,即便不是仇恨敌视,也该是警惕防备的。
这件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严重也严重。百姓愚昧无知,笃信鬼神之说,舆论,能让一个人生,也能让一个人死。
可归根到底,那也只是一群老百姓。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他们的一生。皇位上是谁,丞相是谁,甚至死了人,谁又升了官,与他们何干。
“这些年来,江浙一带旱灾连连,蝗虫遮天蔽日,百姓民不聊生,先前又发生了衡州赃溢之事。如今求雨功成,百姓或很快就能恢复生产,然,此事正是举步艰难之际,今上何不下令减免赋税,大赦天下?”
坐在上首的楚瑾沉吟,“李卿,顾卿意下如何?”
御史大夫顾博文闻言,抬头看了魏子沐一眼,半晌,又他自知魏丞相的目的,无非是转移视线,混淆视听。可这一来,本就是自己疏忽大意,让丞相蒙受不白之冤。二来,这也是造福百姓的好事,他自然不会从中阻拦。
“臣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