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阅在旁边附和:“战报传回后孙驰自请带孙家军援助西境,甚至还想要皇帝立马转让兵权,是公主据理力争才让没能让他得逞。公主从小就跟随我学习王家武功与战术,飞雁都不是她的对手,有她在一定可以守好西境。”
王将军在金阅说话时就已经细细打量风匡野两遍,“我相信你的育儿之道,但还是有几句话想要问一下公主。”
风匡野知道他在顾虑什么,闻言只是点头,“舅舅请问。”
“公主打算用什么办法让皇帝同意你带着王家军驰援西境?到达西境之后你怎样才能守好西境?你又该如何才能在不引发西戎人拼死反扑的情况下为擒虎报仇?”看来这些问题让王将军思索良久却没有可靠答案,现在拿来考验她看够不够格进入此局。
风匡野并未迟疑,流利作答:“因孙家压迫,驻扎在西境的王家军装备差后备少、再加上舅舅被设计身死、敌人进攻突然第一战才会惨败。在我的游说下,皇帝已经同意让飞雁出战,并整编西境青壮男女参战。这些措施会有一定的用处,但孙驰被我拖住援兵迟迟未至,若是西戎军再犯很有可能会以劣势再败。到时我会自请前去西境参战,再向孙无缰求助来迷惑孙家,让其误以为我对第三战并无把握,从而放松警惕。
盛京中的两万王家军在姑姑的扶持下可称精锐,有这支军队在,无论如何我都会保证第三战的胜利。到时候王飞雁会接管西境,养精蓄锐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搜集孙氏通敌叛国的证据,扳倒孙氏从而掌握全部军权。”她早在出发前就已经想好该如何应对。
王将军有些惊讶,像是没想到她能将局势剖析地如此透彻,“西戎人最近王室并无变动,突然来犯的缘故也只能是来自于外部,想必是孙家与他达成了某些协议才会与大盛大动干戈,你所说的叛国倒也不算错。”
金阅找到机会开口:“前段时间公主处理了天历十二年科举舞弊案,大皇子和二皇子都没有讨到好。孙家一向站队太子,想必是太子想要借科举舞弊的风头双管齐下,文上砍断供养二皇子的权钱,武上再让孙家夺走我王家的兵权来成全他的筹谋。”
王将军冷嗤一声,一掌拍上木桌,灰尘飞溅,吱呀作响。“太子真是好算计,不愧是帝后的孩子。”
风匡野掏出手帕递给王将军,“舅舅莫急,从天历十二年科举舞弊案就能看出皇帝对太子扩张势力并不太乐意,对于方才所说的安排,我有很大的把握。”
王将军闻言点头,“公主说的对,我相信公主的谋略,王家军日后都要拜托您了。”说罢,他珍而重之地取出一块令牌交到风匡野手中,撩袍下跪叩首,这次金阅没有再拦。
“这便是王家军大令,是除了擒虎手中那块外号召力最大的,现在我就将它交给公主了。祝公主此去一帆风顺,王家军定会鼎力相助。”
风匡野不避不让地受了这一礼,仔细端详手中这块鸡黄玉所制的令牌,不同于一般玉的温润,此令牌冷硬似铁,其上雕刻的“王”字笔走龙蛇威风凛凛。
到底他还是留了一手,王家军真正的令牌多半在王飞雁手中,这块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让她解决燃眉之急保住王家兵权才是最重要的。不过她也不在乎,反正王飞雁多半也会听她的,短期来看兵符在谁手里并没有多大的分别。
目的已经达到,时候也不早了,三人又讲了一些兵权的交接事项细节便匆匆散去。
风匡野与金阅从暗道走回翠幽宫,在梦归殿摒退下人。“你怎么才能确保第三场战必胜呢?虽然这些年我一直在认真教你兵法,但纸上谈兵并不可取。”金阅不能在王将军面前表露出质疑,回到宫中终于问了出来。
风匡野笑着转一圈,“姑姑可别忘了,我之所以被选中进入这个世界就是因为祂看中了我的气运,既然如此不好好把握这一点就是我的错了。”
金阅有些被说动,但还是紧皱眉头,“话是这么说,但战场上刀枪无眼,就算你武功超强又有气运在身也不能保证能够全身而退啊。”
风匡野朝她眨眨眼,“姑姑难道忘了吗?我们本就行在绝路,没有百分百的成功,但只要不去做就一定会失败,不是吗?”
金阅一惊,心疼地攥紧她的手:“你说得对,我们根本就没有退路,姑姑只是希望你能少吃点苦。”
风匡野摇摇头,“吃苦不算什么,若是有一天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才是最可怕的。我有把握,姑姑不要再担心了,我明天会去找孙无缰试探一下孙家的情况,就先回山色阁休息了。”
金阅连连点头,“快回去休息吧,正事要紧,姑姑会一直支持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