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蝉鸣声不断。
一辆黑色保时捷卡宴在福利院门口停下来。
“呀,夏太太来了。”一个打扫院子的妇女停下手中的动作,眉眼温和的抬头看向眼前的人,看到旁边还跟着一个少年,于是她接着打招呼:“夏少爷好。”
被叫少爷的少年皱了皱眉头。
他并不喜欢这个称呼。
其实太太和少爷这一类称呼早在几年前就不流行了,这种土到掉渣的称呼早就不受欢迎了,尤其是那个夏少爷的极其讨厌别人这么叫他。
奈何夏家家大业大。
更何况这里还是他们家所资助的地方,跟他们打招呼的人都会带上几分尊畏。
“今天我跟院长联系好了。”夏太太说。
中年妇女了解示意让他们去里屋。
走进里面的堂房,入座等待,少年坐在夏太太旁边,他低头百无聊赖的刷着手机,其实也没玩什么,只是从桌面这一页划到那一页,随便点进去再退出来。
不到片刻便进来一个中年男人,他身后还跟着比他高一个头的年轻人。
“夏太太啊,刚刚有点事,有失远迎,还望见谅。”中年人笑着开口,略带着歉意的说。
“都认识多久了,都是熟人了用不着远迎啦。”夏太太化着精致的妆容笑着说。
“啊,忘了介绍这就是夏太太,夏少爷。”那中年男人一一向身后的人介绍。
“夏太太,夏少爷。”那年轻人打过招呼,扯起了一个很礼貌的微笑。
小少爷抬头,这是院长,他小时候经常见这个中年人。
身后的年轻人也是。
“这是林念。”林院长说着拍了拍旁边的人。
小少爷按着手机的指尖微微有些发白。
林念…
夏太太之前听院长说孩子很内向什么的,现在看也挺有礼貌的,感觉没有那么内向,看这模样也挺温和的。
他们的座位靠窗,窗外的院子有蝉鸣声还有小孩们奔跑戏耍的声音。
阳光从窗户打进来照在林念的脸上。
他瞧着莫约十七岁左右,一双桃花眼生的极其好看,在右眼靠鼻梁处有一颗痣,那痣生的特别,一张薄唇紧紧抿着。
夏太太偏头看着自己的儿子,小少爷一直目不转睛的盯着林念。
那眼神带着冒犯,焦躁和些许不安。
“我们的情况院长应该都已经向你说明了。”夏太太轻叹一口气对林念说。
“嗯。”林念轻轻应和着。
“这位我怎么称呼呢,叫夏少……”林念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个焦躁的声音打断了。
“弟弟!”
“叫我弟弟就行。”
突如其来的“自我介绍”让大家都愣了愣。
也许是他的着急才使他想起来没有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
“我叫夏渊。”那小少爷说。
关于那天在福院的事情夏渊其实已经记不起来很多了,他只记得那天看到林念的时候,他心里泛起的那片涟漪,那种躁动是怎么止也止不住的。
那天办完手续,夏太太问林念要不要改姓,林念说姓是跟院长姓的,被领养了自然是跟着他们姓。
但这件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了,以至于夏渊在多年后回想起来没有让林念跟他姓是一件非常后悔的事。
后来他们便回了家,一路上他们并没有说很多话,只有夏太太一直在和林念一一讲着他们家中的一些琐事。
但是当司机开进别墅区的时候,林念还是被震撼到了。
嗯…有钱人就是不一样,每栋别墅的装修风格都不一样,按照每家每户的喜好来,有欧式装修,有轻奢,还有复古类似城堡类型的,无一不是豪华。
还没进去,便看见院里有一位妇女在修剪花的枝叶。
那是他们家的保姆,李婶。
“太太回来了?”李婶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望去。
夏太太轻嗯一声,转身向后面的少年介绍:“这是李婶,平时我和小渊他爸都不在家,平时由她照顾你们的饮食起居。”
身后的少年脸上带着陌生和青涩,还有些许懵懂,他抬眼望去,这独栋别墅与其他别墅相比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轻奢简洁的风格,大气又不失繁华。
夏太太看他那正愣的模样笑了笑:“念念 ?我可以这么叫你吗?”
“可以的,夏太太。”林念缓过神来。
“别这么客气,以后都算是一家人了,不用叫太太啦~我叫宋玉芝,喊我姐也行,显得年轻。”宋玉芝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温和的笑了笑;而后低头看了一眼手上轻奢腕表,开口道:“我还有个会,就让小渊带你在家里到处转转,熟悉熟悉,明天我们再带你去买点衣服什么的。”
“谢谢夏太太。”林念迟疑的点点头。
还是夏太太啊,看来称呼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改的,宋玉芝这样想。
慢慢来吧。
“小渊,你带林念哥哥上去转转,多说说话,别那么内向,妈咪走咯~”说着,这位母亲还想给自己的儿子一个吻。
但被自己的儿子冷酷的拒绝了。
随后太太便上了车,汽车扬长而去再没了影。
林念半天没有说话就干站着,他的背脊挺的笔直,身上穿的t恤在他身上恰恰好,衬的他肩宽腰窄。
直到宋玉芝走了以后,他才开口:“哥?”他伸出五指在林念面前晃了晃。
林念缓过神来,眼神慢慢聚焦对上眼前这少年。
“我就这么叫你喽?”少年抬头望着他,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别的什么思绪。
“发什么呆啊,走了,我带你去转转我们的家。”说着他笑着伸手拉住林念的手,把人往里边拽。
“诶……”林念打了个踉跄。
看着眼前冒冒失失的人,他不由的叹了口气。
家,我们的……家吗?
林念其实对家没有什么很大的概念。
因为他是孤儿,夏渊知道,所以在他把林念带回家的那一年,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让林念感受家的温度。
院长最清楚不过林念的事,这么多年谁想领养林念,他一直没有同意过,一直在编理由婉拒,不知是对孩子的感情太深还是自己的私心,因为他深知林念的性格,小时候的地震给他带来巨大创伤,医生是这么说。
但这么多年他也不清楚这个创伤到底是什么,因为林念他藏的很好,他是个懂事的孩子,不会让别人担心自己。
懂事的孩子往往最让人心疼。
所以在夏太太提出要领养林念的时候,林哲勇其实是犹豫的;可林念马上要高考了,如果是夏家领养,会给林念提供非常优秀的教学资源,甚至可能以后的路,都是他一个福利院院长所给不起的。
按照规定,年满十六岁的孩子就不能在福利院待着了,所以他也一直承受着压力。
一边是舆论压力,一边是经济,甚至有人说他把林念留在身边是为了私心。
林念十七岁了,这一年并不好过,所以他做出了这个决定。
人生路长,没准这是林念的人生转折点,林哲勇这样想,犹豫再三他还是同意了。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同意,真的让林念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转折点。
他同宋玉芝细细讲解林念的从前。
在林念记事七岁的那年,他所居住的城市发生了一场很大规模的地震,很不幸,地震带走了他的父母,带走了他本该幸福的家庭,带走了他的全部;他本应和父母同去。
但被去前线抗灾援助的林哲勇发现了,就是他现在福利院的林院长;发现他的时候,他还在父母的怀里,昏迷过去了,庆幸孩子还有呼吸。
两个已经被重石压的残缺血肉模糊的身体保护着一个弱小的孩子。
他们当时应该正在熟睡,但楼层太高了,甚至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就坍塌了,床架子已经歪了,碎得不成模样,床上的男人紧紧拥着女人和孩子。
仿佛是在用生命最后一刻保护他的家人,女人也用自己的身体全部的力量来抵抗砸下来的碎石,防止碰到孩子。
庆幸的是孩子只是被碎石砸昏迷了,夫妻俩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他,小孩子小小的身躯蜷缩在父母的怀里。
当时的救援人员搬开碎石,看到眼前这幅场景也是不由得惊叹。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并没有什么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打算,而是在用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爱的人。
如果不是因为这场地震,这孩子应该会在爱的拥簇下长大。
后来他被抢救过来,哭着要找爸爸妈妈。
人已经没了,上哪去找呢?当时林哲勇在床面前安抚这个小男孩,他问他名字他却不知道,问父母的名字他也不知道,后来才从医生那里得知他受到了创伤。
后来解释明白,小男孩不哭也不闹了,每天就是盯着一处发呆,坐在医院门口的石阶一坐就是一天。
一开始林哲勇本来要把他送到当地的福利院,但是这个小孩特别闷,只抱着林哲勇长的腿,说什么也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