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二九小说网 > 恶灵耳语追缉令 > 第82章 八十二

第82章 八十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临走之前,双亲说了遗言:今后的事就全靠她了。

然后丢下一个锦囊,是判官过世代流传下来作为应急之用。

关键时刻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打开它就对了。

之后两只鬼差各自饮下汤就上路了。

孟婆转而将灵位牌递过去,让她留作纪念。

徐判官好不容易赶来,接过了两只梆硬梆硬的木牌,说了声去你妈的!

将牌位砸在地上用力踩。

负责喂汤的是一只名叫梦胚胚的孟婆,第一次见到她,她正在微笑,笑得让徐梓瑞有点恶心。

那座奈何桥身极高,需要极力仰起头,才能依稀看清桥上陆续攒动的鬼魅黑影。

徐梓瑞知道,当魂魄一只脚踏在了这,就再也回不了头。这一走人鬼殊途,就此无缘。

除非被强烈的情愫吞噬化为拘魂鬼,才有可能重返冥府,但这可能微乎其微。

徐梓瑞想骂娘,想想鬼走了就算了,那么该死的剩下两本生死簿是几个意思?

这生死簿同判官鬼息息相关,相当于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当于一种器官。

同孽镜台如出一辙,生死簿也需要判官鬼血的供养。

生死簿出自皮肉司,每一页摸上去宛如皮肤的触感,一滴鬼血落进纸页间,还会隐隐浮现千丝万缕的毛细血管。

这些“皮”都是活的,判官更会将自身的一小部分魂魄赋予其上,在里面写满盈千累万的姓名。

而判官鬼毕生要做的事就是看管好这些名字。

能写进簿本中的一个姓名,相当于一只在人界轮转的魂器。

所以大可试想,一旦一只判官走上了轮转之路,那么它所属的生死簿就会失去相应鬼血的供养。

这样一来,这些由皮肤制成的书页会衰老腐烂,生死簿中的万千姓名就会枯竭,名字一旦枯竭,写好的命运线也随之失效,那这些在世的生灵就会失去控制,进而人界大乱,甚者直接让魂器爆裂。

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找另一只判官去继承生死簿。

她彻底了然鬼当初为何要收养鬼。因为深知轮回的宿命,所以判官才需要继承,继承这些生死簿中的名字。

她的双亲走后,徐梓瑞同冥府一部分的鬼差一样,去魂理司调理,喝点汤来剔除记忆杂质。她觉得,无非是去遗忘一点无足轻重的事。

之后,世上就没有什么比一觉醒来发现生死簿变厚了更令鬼崩溃。

那两本生死簿同徐梓瑞的生死簿一起,合并成了一本。里面飙增至数百万个姓名。

这意味着在判命时,听到的哭声变得更多了。

徐判官的头很痛,转身回判命司的那间祠堂,对着堆积如山的灵位牌扎了一天一夜的飞镖。

那些灵位牌都是历代判官去到人界投胎后,冥界留给后来者的纪念品。

与其是纪念品,不如说是警示,判官鬼从来不会供奉跪拜他们。

尤其是徐判官对那些轮转之中的生灵厌恶至极。

至此,她在枉死城的双亲,包括双亲前历代的先祖都已被写在了生死簿里。

名字如同一根针掉进大海,全都变成了她讨厌的东西。

交互记忆有一定的风险,鬼差大多不太喜欢过多接触生灵,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尽可能不去联结其它的生灵。

这只判官鬼坐在判命司日复一日,神情凝重而寂然,身上的煞气愈发浓烈,始终凝聚不散。

这个鬼地方好像没有一丝光能照得进来,到处充斥霉烂腐朽的气息,死气而沉闷,还要每天听拘回生灵的啼哭,能不疯都算心态好的了。

每只生灵被拘回来,来到判命之地会不停痛哭着身外死物,诉说着命苦。可所谓的命苦,正是每只判官鬼想尽办法,毕生所求的目的。

如果命大多是甜的,如何运来高质量囊息去填补幽冥火湖呢。

尤其是人之所以称之高级魂器,是因为拥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一次可以运来更多更浓的囊息与情愫。

他们会将人界的习性带回冥府,没有哪条冥律规定见到鬼需要下跪,可他们通常会这样做。即便很少知道为何而跪,也不知道跪得是个什么东西。

若知道让他们受罪的始作俑者是所跪之鬼,可能会跪不下去。

人与鬼,一个在明一个在暗,暗处的眼睛胜算更大,生灵无法赢过他们,因为手中从始自终空无一物。

而孟婆汤下肚能分分钟洗个三百回的记忆,再一次性多洗几遍还会洗残。之后放到人界,因果一连,制定一条悲催的命运线备受折磨一世。

冥火永远焚着轮转魂器的身心灵,鬼差洞若观火。当再度回来后,生灵会跪着感恩,求鬼再来一碗汤,对所有的烦恼说拜拜。

能烦恼的赌不值得烦恼,这碗汤需确保生灵遗忘唯一的事:明明是他们的记忆养活了冥界。

徐梓瑞并不会将话说出口,只会大脑放空几秒,强迫自己将下面这句话默念数遍:要怪世道如此。

她始终没什么心里负担的,因为周遭的生灵没把她当人看过,大家身处冥界,都是鬼。

不过也终是幸事,如果称这群鬼为人,那人被剥夺了差不多所剩无几的称呼,真的就只能改叫牲口了。

而徐梓瑞清楚地意识到,这个世界能够困住生灵的从来不是身外的死物。只有灵魂本身,一个是重力的牵引,来自躯壳,另一个是灵魂的执念,来自内心。

灵魂想要脱壳容易,无非一死,可想摆脱某种执念很难。因为执念,生灵心甘情愿地喝下一次次的孟婆汤去遗忘,却从不过问这些汤药的由来。

他们以为重头来过结果就会不一样。如果没有孟婆汤的洗涤,只会发觉每一世都在说和做着差不多的言行。

而但凡被投入轮转的生灵,逃离命运可能基本不存在,生灵入戏太深,沦陷在由判官鬼所亲手制定的命运线里。

命运其实早已在生灵出生之前就被定好了。命运已被确定,因为是定数所以也将被预示。它会推动生灵用脚步将其实践,一路走来,或有恍然时刻,这也将化为灵光闪逝后再寻觅不得的空白。

当第一次听见啼哭,或存有怜悯恸容,当第无数次听见啼哭,哭声千篇一律只会心感麻木。

徐判官觉得这些都是装柴火的器皿,走完这一遭,运回了囊息,接着再走下遭。

在判命司待得越久,就越会生出分别之心,也越会用力地将自身与轮转中的生灵区分。

那存在于世的意义,就是不要成为他们,仅此而已。

而徐判官的名字更是从生死簿中挑的。

据说,冥界首例被碎魂的容器,是由于鬼差手滑没拿稳导致,它在最后一世的名字就叫“梓瑞”。

这是十分普通的名字,但对于冥府来讲却很是吉利,不应该草草被抹灭。

梓树易烧易长,很好的经济作物,好比“柴火”收割了还能继续疯长。

徐判官将它拿了过来,这个名字势必会同她一起得以延续。

亦如这里永世不灭的冥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