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辞看着这四个字出了神。
金茂片区是嘉南市有名的富人区,地势偏高,这和上一世也不一样。
看来她发的帖子跟邮件起效果了,这次基地的选址,去了地势高的地方,恐怕就是为了预防,明年雪化后产生的积水。
这下业主群里,一下子沸腾了。
历经快两个月的极寒天气,大家家中储存的物资都消耗完了,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物业的消息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不仅有物资可以领取,还有基地可以进!这是救命的机会啊。
大家一个个全都踊跃报名。
最先报名的当然是铲雪工作,得先拿到物资,有饭吃,才有力气去基地。
于是物业为了方便管理,要求每两栋楼,选出一名楼长,负责带领两栋楼里的人,进行铲雪工作。
之所以两栋楼,也是考虑到目前小区里的人数比以往少了很多,其中一部分人早就搬走了,去往更南方的城市,而另一部分人则没挨过极寒。
很快,沈辞所在的8号楼和隔壁的9号楼共同选出了一名楼长,正是住在8号楼901的那个男人。
沈辞对他有印象,上回十三楼的老头死了,十二楼的男人在楼里大喊大叫,敲响901户的大门,结果被凶了一通。
由此看来,九楼的男人脾气不怎么好。
沈梁山忧心忡忡地问:“阿辞,我们要不要报名?”
虽然外面雪停了,但温度依旧没有回温多少,出去铲雪还是很危险的。
沈辞道:“爸,妈,你们留在家里,我跟哥出去铲雪。”
参加铲雪,不仅仅是为了分到物资,更是为了掩人耳目,不然他们一家四口人,一个都不出去,不是在变相地告诉别人,他们家目前的物资,足够四个人吃喝吗?
至于外出找物资,只能先缓一缓,反正雪会停两天,再说不铲掉雪,外面的积雪太厚,出行也不方便。
陈玉兰听了道:“要不我们也去吧?多一个人,也能多拿一份物资。”
话是这么说,可沈辞又怎么忍心让爸妈,去到外面那么大冷的天里干活呢?
“妈你听我说,现在外面的气温太低了,起码有零下五十度,我跟哥年轻,底子好,受点冷也没什么要紧,可你们不一样,万一你们出了事,我们还得分心照顾你们。”
陈玉兰一想,这也确实有道理,别到时候他们忙没帮上,反而拖了孩子们的后腿。
她到底不好再坚持,只得歇下一同去的心思。
之后,沈辞发消息在群里,给自己和哥哥报了名,再穿好层层厚衣服,套上防寒服,戴好围巾帽子,还有护目镜,同哥哥一起,离开家门下楼去。
一走到门外,刺骨的寒风就从楼道里,从窗户外涌进来,像无数把刀子一样,扎得人浑身发疼。
沈辞和沈铭来到楼梯间,一边下楼,一边就听楼上楼下响起不少脚步声,都是出来参加铲雪工作的。
待到所有人都到楼下大厅集合,一名身穿黑色衣服的男人,站到队伍最前方。
男人长得人高马大,一张圆圆的肥脸,被围巾包裹住一半,目光透露出几分凶狠,扫视众人。
他做起自我介绍:“我是八楼的住户,也是你们的楼长,你们可以叫我孙哥,业主群里的消息你们也都看到了,我就不多废话了,我身后有一堆工具,都是物业发下来的,大家拿了工具以后,出去铲雪,记住了,铲完雪,工具要上交回来,谁要是敢贪污,或者敢偷懒的,老子保证他一分物资都拿不到!听明白了吗?!”
“是是孙哥,我们明白。”
“对,孙哥放心,我们肯定勤快。”
队伍里,不少人连声附和孙哥。
不管什么时候,一个小团体只要出现了头目,就不缺上赶着巴结的人。
沈辞大致扫了圈,他们两栋楼加起来的居民不少,大多是陌生面孔,当然也有熟悉的。
熟悉的人里包括住在三楼的王音和于良小夫妻,家对门的冯庆芬和她的老伴,八楼的何素银。
何素银的老公张兴没下来,应该是头上伤还没好,在家看小孩。
然后是住在十二楼,年纪三十来岁的青年男人,沈辞对他有印象,是他发现十三楼老头死掉的事。
最后,剩下四楼,那个在群里善心泛滥的女生。
对方长得比沈辞想象中瘦弱,身上衣服堆叠,最外面裹着厚厚的粉色羽绒服,再用围巾和帽子把自己包严实,脸上戴了方护目镜,露在外面的头发油光泛滥。
沈辞打量其他人的同时,其他人也在纷纷打量别人,眼睛里充斥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