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韵把头低下,“嗯。”
“那你讨厌我吗?”说完陈韵头埋得更低,视线一直落在地上。
沈知恩认真的看着她,“不讨厌。”
“陈韵我从来没有讨厌过你,你对我很好,我应该谢谢你这三年对我的照顾,之前的事在我这里都翻篇了,要珍惜当下,还有,不管你出于什么原因,进了娱乐圈,以后你要承受的风波会更多,但只要你需要我,我一定会帮你。”
沈知恩曾经说过,尊重陈韵的想法,可她真正迈入了娱乐圈,沈知恩还是为她担忧。
陈韵终于抬起头,眸中波光粼粼,“好,谢谢你知恩姐。”
开机仪式过后,剧组开启正常拍摄,这部剧里没有男主,重要角色全女,乡村支教为了写实,她们在当地的小学拍摄。
学校所在西缘的一个农村,里面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全校只有不到200名学生,一个年级一个班,学校里百分之70都是支教老师。
拍摄的地点保密,目的是怕引来一些不必要的人,影响学生上课和居民生活,剧组和当地政府签了保密协议。
在去参观学校的时候,沈知恩发现只有六年级的教室有黑板,其他的是刷了黑漆的木板,水泥地,残缺的白墙,就连桌椅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沈知恩参观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自费买了200套桌椅,六块黑板和希沃白板,学校里有个极小的图书馆,里面的书被学生们看后看黄,沈知恩拿出五万块钱让校长去采购,全部换新。
剧组在开拍之前就签了合同,杀青之后,会在寒假给学校全部翻新,不过沈知恩等不了那么久,像样的书桌都在教室前排那些破旧的矮小的都在后排,一些高个的学生被安排到最后面,写字都是困难,还怎么学习。
她站在教室后门观察,一个女孩坐在最后,其余学生都纷纷低头记笔记,只有她迟迟不懂笔,下课后又朝其它同学借书,沈知恩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在第二天和校长剧组商量好,找镇上的医院来给学生们检查身体,这是一个由头,最重要的是视力。
校长说直接统计看不清黑板的学生人数,这样方便,但沈知恩知道,能主动说出自己现状的学生不多,所以要全体一起检查,费用还是她出。
下午结果出来183名学生,又36个视力有问题,但佩戴眼镜的确实寥寥无几。
第三天所有眼镜都送到,沈知恩却没看到那天的小女孩,拍完戏后沈知恩在学校门口,蹲他们放学,学生几乎都走完了,还是没有看到那个女孩。
沈知恩走到她班门口,发现一个女孩两个女孩紧靠着,声音很稚嫩,“你不要哭了,我们明天帮你找校长。”
“对呀,别哭了。”
沈知恩靠近女孩哭声突然变大,沈知恩站在原地,柔着声音面带微笑,“你们好呀。”
两个女孩被吓了一跳,转身看着她,“你是谁?怎么会在这?”,女孩声音在颤抖,但还是挡在前面。
沈知恩连忙摆手,跟她们解释:“我不是坏人,周一你们开会的时候,我还在台上讲话了。”
前面的两个女孩说了几句悄悄话,眼神柔和下来,“你来这里做什么呀?”
“我想知道,她怎么哭了。”沈知恩指了指趴在桌子上的女孩。
女孩说的义正言辞,“我们不能考诉你。”
沈知恩轻轻笑着,“我来猜一猜,她是不是因为没有眼镜哭的?”
两个女孩僵了一瞬,不可思议看着沈知恩,“你怎么知道?”
趴在桌子上的女孩起来,泪眼婆娑地看着沈知恩。
“因为眼镜是我买的,所以我知道。”
女孩看着沈知恩捂着脸哭了起来,沈知恩有些慌张,“你别哭,我现在带你去配一副新的眼镜,你要是信不过我,就跟你的家人一起。”
女孩从凳子上站起来,走向沈知恩,抽泣着,“我信你。”
把另外两个女孩送出校门口,沈知恩低头看着身边的女孩欲言又止,她刚来就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女孩坐在她的旁边,沈知恩坐在主驾上,看着女孩,“你不能这么容易相信陌生人,如果我是坏人,你该怎么办?”
女孩还在抽动,“你是沈知恩姐姐,不是坏人。”
沈知恩轻挑眉尾,“你知道我?”
女孩声音很小,“我看过你演的电视剧。”
沈知恩听完开始启动车子,“你叫什么名字?”
“元宵。”
她念了一遍,“元宵。”
女孩补充,“我是元宵节那天生的。”
沈知恩轻“嗯。”一声。
车开到半路,沈知恩瞟了她一眼,“你是怎么躲过测视力的呢?”
沈知恩大概知道,元宵不想佩戴眼镜的原因,但测视力她特意嘱咐学校,让每个人间隔一米,为的就是怕有同学悄悄提醒。
元宵低下头,声音越来越小:“我把那张图背了下来,我不是故意的,之前有人来测量视力,她们知道我近视,给我奶奶打了电话,我不想让奶奶为我花钱,我们没有钱。”
沈知恩听完,对着她温婉的笑笑,“没关系,现在你不需要花钱。”
车到镇上,沈知恩又问:“你在哪看过我演的电视?”
“学校外面有个小卖部,里面有电视机,我在哪里看的。”
沈知恩把车停在路边,“好,我们下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