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枝用宅子里废弃的旧绢布扎了个布偶人,在偶人眉间点了一滴血,结了个阵,便将万锦绣的魂引入了布偶人内。
这是个偶人容器,万锦绣自己凝不出身形,她身上又都是灵器,也不方便她附身,用偶人最好,引魂作偶也方便她移动。
正要出门的时候,偶人牵了牵明月枝的衣袖,两只小短腿从明月枝身上跳下来,迈着小步将明月枝引导到了这宅院里的一处小厢房里。
这里躺着一只小猫,见到生人也不跑动。
明月枝将它拎起来瞧了瞧,发现这只小猫后腿受了伤。
不过,这猫…
明月枝看向扒在她膝边的小偶人:“你要我带着它?”
偶人点了点头,这是她养的小猫,养了许久,也不见长大,但是性情十分温和。
她被带走的那一日,小猫发了狂似的去咬那些家丁,被人敲了几棍子,一动不动,她还以为这小猫死去了,哭了几场。
后来她魂魄回到家里后,发现小猫也回来了,只是后腿瘸了。
这小猫像是能看见她一般,这一个月来寸步不离地跟着她。
她在这里的时候,晚上还会带着小猫去找些东西吃。她走了,万一小猫白天出去,会被村子里的人视为妖物的。
明月枝勾了勾小猫爪子,皱着眉问道:“要跟着?”
这猫后腿不大好,万家村灵气还行,是个可以安心休养的地方。
这只小猫如果想要藏匿自己很简单,她也可以帮忙。
明月枝不是很赞同它还往外跑。
小猫哆哆嗦嗦地立起了身子,仿佛在表明自己的身体很好,可以跟得上。
明月枝摇头笑了笑,从屋子里翻出来一块棉布,做了一个小布袋,将小猫放了进去,想了想,又将膝边的小布偶人也放了进去。
外面传来了一阵喧哗,明月枝将布袋子背在身后。
出门一看,下午的秋雨已经停歇,天已放晴,一个穿着灰布的男子拉着一个须发皆白手持桃木剑的道人怒气冲冲地赶过来了。
“万锦绣,别再作怪了。”
“今日我就让人来收了你。”
一盆狗血直扑明月枝面门,明月枝一扫袖,已经泼出来的狗血便回到了原来的木盆里,溅出来几滴落在那两人脸上。
“你是谁?”那倒狗血的男子目露精光,视线定格在了明月枝的脸上,眼里流过惊艳之色。
明月枝眼皮微抬,淡淡道:“路过,借居此地之人。”
急急忙忙赶来的村长拉过了他,又连忙向明月枝赔罪。
“二麻子,这位姑娘是修士,不可冒犯。”
“修士?招摇撞骗的吧。”男子轻蔑地笑了笑,眼神还流连在明月枝的脸上。
明月枝的眸光沉了沉,她在这个二麻子的身上闻到了邪祟的味道。
很淡,但很刺鼻。
明月枝还是第一次闻到这么刺鼻的邪祟味道。
她灵根纯粹,对灵气的感悟很强,同样的,对邪祟的感应也很强。
“你近日可曾去过什么奇怪的地方?”明月枝目光沉沉地看向二麻子。
二麻子眼珠子转了转,见明月枝身上一无道士们身上常背的招魂幡,二来看起来年纪很轻,料想这女子只不过是一个空口说白话的花架子。
太平年头女子走江湖的事迹反倒多了起来,这类人往往还爱以游侠或是修士自居,仿佛多么高不可攀似的。
这细腰盈盈一握的小婆娘要真是修士,那真是遍地都是修士了。
二麻子想起跟兄弟喝酒时说的一些浑话,当即猥琐地笑了起来:“男人嘛,去的自然是花楼啊。”
“女修士,可要试一试。”又十分下流地朝明月枝胸前看了一眼。
当即伸手就往明月枝的肩膀搂上来,明月枝只是轻轻一抬手,流光剑剑柄就敲在了这人的腕上,痛得他立刻握着手腕就要跳起脚来。
但是他没能跳起来,因为明月枝用剑将他压住了。
这姑娘看着不大,手劲倒是大得很,二麻子发现自己在她的压迫下只能屈着腿仰头看她。
站在一旁村长有些尴尬,这二麻子在他们村子里就是个不成器的混子,八成将这位修士姑娘当成可以揩油的对象了。
“你最近有祸将至。”明月枝垂着眼皮淡淡道。
那二麻子犹嫌刚才这一击敲打不够重,口中污脏话不断:“我呸,装神弄鬼的小婆娘。”
“看老子…”两手握成爪,就要再度向明月枝的胸前袭来。
明月枝眼中寒光微露,冷冷地朝他瞥了一眼,流光出鞘,横在这地痞混子的颈间,浸凉的剑气让那二麻子登时像是被人扼住了脖子一般颤了颤,将剩下的话全部憋进了肚子里。
额上冷汗涔涔,心中不免暗道,这小婆娘的眼神真可怕,一双清泠泠的眼漂亮是漂亮,但看他如同在看死物似的,吓得他脚底下直冒冷汗。
冷剑一横,他就如同一只软脚虾一般跪趴在了明月枝的脚边。
明月枝在山上待太久了,都快忘记了人间原就有这样一类泼皮无赖的。下山没几日就遇上了倒是让她久违地找到了一些在尘界生活时的记忆。
“村长,我要去白水城一趟。”
“我在这宅子里设了一个风水阵,记着这七日里都不要让其他人进入,否则阵法失效,来人也会惹祸上身。”
明月枝觉得如果有可能,还是将这宅子暂时好好保存着。
明月枝又看了看还跪趴在她脚边的二麻子。
指尖一点,一声爆鸣在二麻子的□□炸响,吓得他赶紧捂住了裆,可架不住那玩意不争气,一股淅淅沥沥的尿骚味从底下冒出。
明月枝看都没看那趴在地上的软脚虾,背上背着一只布偶人一只猫,手里拿着流光悠悠然走远了。
万锦绣方才扯了扯明月枝的发带,小猫告诉明月枝这个二麻子就是当初向池府告发万锦绣要跑的人。
也是曾经骚扰万锦绣但是被锦绣娘骂得狗血淋头,又被万锦绣城中一户顾主警告过的人。
明月枝首先去了一趟隔壁村,找到了那位丢了闺女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