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上天收到了天子之怒,远处雷鸣轰响,一场春雨砸落在地,冲走了寒冬中污秽的尘。
两日后,姜离派去边北的探子带着信回了京中,姜离在宫外与之相见,他翻看着手中的铁证,冷笑一声。
“他父亲之死,就是因着这事,现下章暮既真的承了父志,那便别怪我不客气了!”
姜离招了招手,亲信上前道:“殿下,有何吩咐?”
“今日起,一日一封折子,上奏弹劾章暮。”姜离道:“先从小事开始,而后到了时机,我自将信中事说与皇帝!”
亲信名为高翔,他上前道:“是,殿下,属下会安排好一切的!”
姜离与他边往外走边道:“皇帝如今捏在我们手里,他身子愈发不好,就让他最疼爱的人给他最后一击吧。”
“是。”
“让那游医加大剂量,尽快让皇帝把所有的事,都给我吐出来!”
“是!”
四月初,皇帝身子大好,重开了早朝。
因着皇帝身子不宜过思的缘故,内阁所留的折子并未呈去皇帝面前。
这日早朝,皇帝命人直接将积压的折子上奏,朝会后将所议之事拟一封草书,呈上勤政殿即可。
是以,朝堂议事之声半日未停。
十五州之事轮番上奏,约摸着两个时辰后,内阁大臣才得着机会,呈上了一封别样的折子。
“陛下,臣有奏。”
崇明皇帝议事半日,有些累了,他喝了口茶道:“奏。”
“是。陛下修养的这几日,除开十五州内务,内阁中收到最多的折子便是弹劾折子。”
崇明皇帝问道:“弹劾谁?”
那人看了眼姜合,姜合抬头看向司空越,只见司空越一脸严肃,与他对视着。
“北安候,章暮。”
朝堂炸开锅,姜合看向幕后黑手,只见姜离微笑地看着他,惯是一脸的无辜样。
章暮在朝堂上,从不参与无关自己的朝事,更多时候是与武将一列一同作壁上观。乍一听见自己的名字,他愣了下,随后抬起头,见周围尽是看好戏的目光。
章暮面露不解,只见那大臣说道:“侯爷在南州之事,暂且还无个定论,现下这一封封弹劾的折子呈上,每一封弹劾的内容还皆不相同,臣实在不敢扣押。”
闻言,姜合一派面色严肃。
实际上,近来御史台也收到许多弹劾章暮的折子,只是都被司空越扣下了。现下的内阁之中,多半都是老顽固,他们的人暂且压不住这些事,只得让这些纯臣呈到堂前来了。
章暮亦是诧异,他上前跪在殿中央道:“陛下,臣自问从未做过亏心之事,还请陛下听后细究。”
姜离等的就是这句话,他一个眼神扫过去,内阁大人上前道:“臣将这些折子总结了大致,还请陛下许臣上奏。”
崇明皇帝并未理会内阁大人,而是道:“转玉,先起吧。”
章暮谢恩起身,崇明皇帝道:“将弹劾折子呈上,杨阁老长事短叙吧。”
“是。”
杨阁老出列,说着折子所书大概,朝臣们听着想笑,章暮却越听越糊涂。
强抢民女,聚众淫。乱,不听君令,擅离职守。
他何时做过这些?
大殿空旷无声,姜合皱着眉,崇明皇帝不言,现下他连一句辩驳之语都无法为章暮说。
崇明皇帝将手中折子翻看了个大概,叹了口气,随手将折子扔下了桌。
一沓折子落地,纸张纷飞,众臣跪地。
“陛下息怒!”
姜合下跪道:“父皇息怒。”
章暮道:“陛下息怒。”
“鲁侍郎可在?”
“臣在。”
姜合瞧着这人眼高于顶的样子,心下几经翻找,想起了此人是谁。
“朕记得,你从前与兵部侍郎很是交好?”
鲁侍郎一愣,随后道:“回陛下,臣与他是交好,可关于北安候的罪证,确是有人告知与臣,有关百姓,臣不敢不上奏!”
“这些事,你可曾证实过?”
“回陛下,臣还未来及……”
见他说不上来,崇明皇帝恨铁不成钢,他虽是想将章暮罚下,可这些蠢材上奏的这些破事,多数是为杜撰,明眼人一看便知,要他如何以此作为借口,重罚章暮。
说章暮强抢民女,聚众□□,京中谁人不知章暮一颗心都扑在姜合身上,每日恨不得不出府门,派遣他出京办事,他就差把姜合拴在裤腰带上,带着一起走了!
崇明皇帝咬牙扫视了一圈,憋着气心道章暮虽是武将,在京中根基不稳,可他背后的民心和朝堂支持者不计其数,以此做借口重罚他,实在说不通。
“转玉。”崇明皇帝道:“起吧。”
章暮糊涂地出列,又迷茫地站了回去。
朝堂重新安静下来,姜离上前道:“父皇,弹劾折子上皆是对侯爷不利之语,儿臣请求父皇,彻查折子所书,以还功臣公道!”
章暮挑挑眉,想着今日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姜离能替自己说话。
司空越也出列道:“陛下,侯爷为人,归京这些年,大家都看在眼里。如今成婚虽已半年有余,可臣眼见怀珺与侯爷恩爱不减,是以,臣也请求陛下,彻查折子所书,还侯爷一个公道。”
大楚查案的机关只有御史台一个,崇明皇帝点了点头,道:“罢,下朝之后,你派人来将这些折子取走,细细查过后,重新报给朕。”
姜合松了口气,他不愿章暮身上背着污名。
司空越道:“是。”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个人所思所想,不细细说出,他人无论如何猜想,都难以参透。
姜离今日本也没想让这些折子掀出多大的风浪,他只是在试探,试探崇明皇帝对章暮的容忍度能有多高。
如此一遭,怕是只有那事,能动摇章暮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了。
看见司空越,崇明皇帝想起了司空盾,问道:“朕记得,过几日便是你父亲的整七十大寿了吧?”
“回陛下,是。”
“转眼已过这么多年了,罢。”崇明皇帝道:“整寿需得好好庆祝一番,朕命礼部与你一同料理,让司空府热闹热闹。”
“是,多谢陛下。”
崇明皇帝想起,从前司空盾任内阁首辅之时,兢兢业业,为他分了不少忧心之事,可自从司空絮逝世,司空盾便不常出府门了。
崇明皇帝看着司空越,又看向司空允,最后看向姜合,眼神从三人脸上过,实则都是在看一人,他心中生出无限悲凉,叹了口气。
“热闹热闹吧,是该热闹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