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水平有限,怕写不好啊。”
“试试嘛!,先构思构思,拿出一个方案,我们再一起讨论讨论。”
我也想试试,就答应了杨干事。
我苦干了一个星期,还熬了两个通宵,写出了一个初稿。
老领导张吉庆书记正在建红岗山茶场,我就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八幕话剧《红岗风云》。
剧中的主要冲突是,一个很奸滑的老地主因建茶场坏了他家的风水。那片山解放前是他家的祖产,他家的祖坟也在那片山上于,于是这个老地主就暗中搞破坏。
茶场书记依靠群众的智慧的力量,粉碎了老地主的阴谋,茶场得以顺利地建成了。
杨干事和蔡老师看了剧本的初稿觉得很好,蔡老师还夸奖我说:“你还真是个天才!这么短的时间就写出来了,真不简单呢!”
蔡老师是这个话剧的总导演,他召集宣传队的骨干讨论我写的初稿,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我又根据大家的意见作了一些修改。
大家一致通过了我的剧本后,杨干事和蔡老师决定带全体宣传队员上红岗山,去茶场体验生活。
十月中旬,我们宣传队就来到了红岗山。
茶场张书记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安排我们住在位于茶场边的一个村子里。
当时正是收割晚稻的时节,我们白天就帮老乡们收割晚稻。晚上我就教唱话剧的主题歌《红岗山上红旗飘》,这个主题歌也是我作词作曲的,蔡老师对词曲的创作提了很好的一些修改建议。
那一天,天下起雨来了。
一位队员从镇里回来,说郝苹和余芳已经被“330”招工,马上就要到宜昌去了,明天她俩要来红岗山和大家道别。
在乐队里拉二胡的小曾,对我们男队员说:“所有男的都不要和郝苹说话,谁和她说话谁就是狗娘养的!”
他还要我们发毒誓,不准和郝苹说话。
真是莫名其妙!小曾发神经病了吧!我想。
他还真像发了神经病,那天下雨的晚上,他坐在村边的树下面拉了一夜的二胡。
有队员告诉我,小曾疯狂地暗恋着郝苹呢。
第二天,天放晴了。
我正和队员们一起在田里收稻子。
忽然郝苹和余芳来到了稻田边。
只见郝苹张开双臂向我跑过来,边跑边对我喊道:“想死我了!”
我不知所措,恍惚间想起小曾的话,想起几个人发的毒誓,我挑起稻捆掉头就跑。
跑远了,回头一看,郝苹还呆呆地站在那里。
第二天天刚亮,余芳来找我了,她把我拉到村外。
“郝苹昨晚哭了一夜。”余芳很认真地说。
我说不出话,只“嗯”了一声。
“ 她是真的爱你啊!你不知道吗?”她表情很严肃。
“她爸爸也很关心你,本来你是可以和我们一起去“330”的。那天她约你到她家去,是要你去填表的,那天是最后交表的时间。可是你没去,郝苹伤心极了,她爸爸也很生气,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呢?”
余芳像一个大姐姐在教训一个不更事的弟弟,其实她只大我两岁。
“我本来是要去的,被蔡先明拉去帮他买油条了。”我解释说。
“蔡先明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你还把她当好朋友。”
“我和蔡先明是最好老同学好朋友,他不是故意的。”我又解释道。
“郝苹年纪小,单纯得有点幼稚。她这次来,主要就是来见你。”她用武汉话说,“要见到你了,她不晓得几激动。可是你!——”。
她顿了一下,接着说,“是她叫我来找你的。”
听了余芳的话话,我心里打翻了五味瓶,既惭愧,又难受,不知是什么嗞味。
在宣传队里的一幕又一幕在脑海里翻卷,郝苹对我好的点点滴滴都翻卷出来了。心也随之“咚咚”地跳起来。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那一刻,可能就是爱情的萌芽吧!
只觉得自己太对不起郝苹了,我辜负了一颗多么纯真的心啊!
“我们明天就要出发到宜昌去了,她会给你写信的,你一定要回!可不能辜负她啊。”分手时她叮嘱我说。
“我会回信的。请你代我向她道歉,我对不起她。”
“她现在很伤心,你也别送了。”说完她就匆匆走了。
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年的11月1日,我们接到一个紧急通知,全体宣传队员立即赶到公社大礼堂参加重要会议。
当天上午,我们全体宣传队员乘一辆大卡车回到了镇里。
下午两点,一个特别不一般的大会开始了。
这次大会像一个巨雷,炸醒了我们的迷梦,也炸翻了整个世界。
我们的副统帅叛党叛国,驾机出逃,摔死在外蒙古了。
开始真的想不通,我们每天还在祝他永远健康永远健康呢。
接下来就没有排练了,有的是开会。
开会开到年底,宣传队就解散了。
宣传队员都分到几个工厂去了,我被分到通用机械厂。
没上几天班,我就离开了工厂,到我们红星大队的红星小学当民办老师去了。
新的生活篇章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