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三十岁的赵夫人,每日的生活都遵循着相似的节奏。在寅初时分,当深夜的静谧尚未完全褪去,曙光尚未来临,她便会从沉睡中悠然转醒。此刻,离破晓时分还有一个多时辰,对于许多人来说,正是困倦最浓、梦境最迷离的时候。然而对于赵夫人而言,这却是一天中最难度过的时刻。
她从醒来的那一刻起,通常会选择静静地闭目躺在床上,身躯隐没在重重叠叠、繁复精致的床榻内,仿佛星夜里最孤独的启明星。在这份静谧之中,她让自己的思绪如同野草般疯长,任由它们穿越时间的长河,飘忽游离于现实与梦境之间,进行一场无边无际、无拘无束的自由翱翔。
她的心中,充满了对与绥武帝共度的那些恩恩爱爱、甜蜜无比的岁月的深深怀念与追忆。那些温馨而美好的日子,仿佛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在她眼前一一展开,让她沉醉其中。
凭着绝代的美艳和绝顶的率真,赵夫人一出现便如璀璨星辰照亮了绥武帝的宫廷世界。在她盛宠的岁月里,年轻风流的大绥天子将原本洒向后宫三千佳丽的那般浓烈宠爱,悉数倾注在了这位出身武将世家的夫人身上。赵夫人的美丽无需多言,她的率真更是让人赞叹不已,那份不受拘束、直率坦诚的性格深深地吸引了绥武帝,使得他在众多佳人之中,只对赵夫人情有独钟。
在那个辉煌的时代,赵夫人无疑是普天之下最幸福的女人。她的地位特殊而尊贵,即使皇后见了她,也需给她几分面子,礼让三分。毕竟,拥有皇帝全部宠爱的她,其影响力自然非同凡响,无可替代。
然而,世间万物皆如流水般转瞬即逝,再盛大的繁华也难逃岁月的无情冲刷。绥武帝对赵夫人的感情并未持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目光被一位歌姬出身的柳菀所吸引。柳菀虽出身低微,却凭借其独特的韵味、过人的才艺以及巧妙的心机,成功地赢得了绥武帝的青睐。自此以后,赵夫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昔日的极盛宠爱到如今的冷落凄清,她的人生跌入了谷底。
年事已高且身体衰弱的父亲,虽然头顶着“镇国将军”这一曾经显赫一时的名号,但在武帝的铁腕统治下,其实权早已被剥夺,形同虚设。这位老将军,昔日里曾率领千军万马,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却只能在府邸内无奈地度过落寞的时光,远离了沙场点兵的荣耀与权力中心的纷争。
而更令人痛惜的是,赵夫人唯一的同胞弟弟,也在军营中遭遇了不幸。他被萧峣以谋反的罪名秘密处决,并且首级被高高挂起,示众于外,家族的荣誉与尊严遭受了无比沉重的打击。这一连串的变故,让原本显赫的赵氏家族瞬间跌入谷底,外朝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内廷的宫廷斗争也未曾稍歇。
在这充满变故与挑战的背景下,赵夫人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她要在逆境中寻找一线生机。她心中没有一处是顺遂的,但她的坚韧与仇恨犹如暗夜中的一盏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她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年幼的儿子身上,期盼他能够承担起赵氏家族东山再起的希望,成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依靠。
那些没有皇帝宠信的日子,对于她来说,如同被无尽的黑暗吞噬,每一刻都显得那么漫长而艰难。尤其到了每日清晨,当阳光逐渐破晓,万物苏醒,人间夫妻们大都还在鸳鸯被中相互依偎,享受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而她,却早早地从梦中惊醒,独自躺在冰冷的床上,四周一片静谧,只有她自己的心跳声和偶尔的虫鸣打破这份沉寂。这种时刻,她心中那种孤苦无依的感觉尤为强烈,仿佛整个世界都抛弃了她一般。
她害怕醒来,害怕面对这个冷清的世界,但生活就是如此残酷,她无法逃避,只能硬着头皮接受。每当这时,她会回忆起过去赵家那段集皇室荣宠于一身的日子,那些辉煌与温暖暂时能给她带来一些慰藉。然而,美好的回忆总是短暂,随着时间推移,现实的烦恼和郁闷很快便会如影随形地笼罩上来。
她深知,这一生或许就要在无尽的孤独与寂寞中度过,这种可能性让她的内心深处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不甘。她开始质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应该费尽心思去争取皇上的注意,去讨好他、迎合他,只为那短暂的欢愉和可能的宠信。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她甚至会选择避开那个繁华的皇室生活,寻找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
然而,时光不能倒流,生活也没有如果。她只能在这无尽的孤苦中找寻力量,学会面对,期待有一天能够真正走出这片阴影,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阳光。
窗纸已微微发白,天边泛起淡淡的鱼肚白。
和世间所有的女人一样,梳妆打扮,是赵夫人最感兴趣的事。她对梳妆打扮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见解,她深知如何运用服饰和妆容来展现自己的美丽。她的装扮技巧精湛且独具匠心,总能将平凡化为神奇,使她在众多人群中独树一帜。
今天,她显得尤为重视自己的仪容,因为上午有一件极为秘密的大事需要与一位神秘客人商议。
赵夫人对着铜镜,仔细地梳理着乌黑的长发,轻轻地扫着蛾眉,她那双明亮的眼睛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精心挑选了一件华丽的锦袍,上面绣着精美的花鸟图案,每一针每一线都透露出匠人的匠心独运。
她轻抚着锦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唤来贴身婢女,嘱咐其准备轿辇,她要以最佳的状态去迎接那位神秘客人。镜中的她,妆容精致,衣着华丽,优雅而不失庄重,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轿辇和仪仗队在宫门外排列得井井有条,威武庄重。赵夫人在宫婢和内侍的簇拥下,缓缓迈着轻盈的步子,登上了轿辇。随着仪仗队悠扬的鼓乐声响起,一行人马浩浩荡荡地朝着长安城外凤凰山的禹王祠进发。
禹王祠,是大绥建立后,绥高祖为纪念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而修建的,以表达对大禹的敬仰和纪念。历经八十多年风雨沧桑,这座祠堂仍庄严肃穆地耸立在凤凰山颠,这里也成为了绥朝皇家专用的祈福、祭祀场所。
为了争取到这次出宫前往禹王祠祈福的机会,赵夫人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与虔诚之心。为了表达对天神的敬畏和对民间疾苦的关切,赵夫人自决定祈福之日起,便开始了严格的修行和准备。她按照古代礼仪的规定,连续十日闭门谢客,每日清晨,她都会沐浴焚香。她亲自挑选上好的香料,虔诚地燃起熊熊香火,以洁净虔诚之身示神明。
在精神与□□的双重修炼中,赵夫人还严格遵守素食进斋的规矩,拒绝荤腥油腻,以清净之心体悟禅意。经过十日的诚心准备,赵夫人的诚意终于打动了武帝,得到了他的首肯,批准她前往禹王祠为朔方百姓祈福。
一行人抵达禹王祠时,香烟缭绕,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在庄重的祠堂之上,更显得神秘而庄严。赵夫人步出轿辇,宫婢和内侍们依次列队,肃立两旁。她身着华丽的锦袍,头戴珠冠,虽盛宠不复当年,但她的气质依旧雍容华贵,威仪十足。
赵夫人步履轻盈而缓慢地步入禹王祠,这座庄严的祠堂内弥漫着肃穆的氛围。她来到主祭台前,目光温柔而又坚定地盯着那袅袅升起的香火,双手合十,口中默念着祈祷的话语。她祈愿国家昌盛、百姓平安,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真诚与期待。随后,赵夫人恭敬地磕了三个响头,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敬畏与虔诚。
祭祀仪式在赵夫人的祈祷声中缓缓结束,赵夫人一行人在禹王祠内稍作停留。他们瞻仰了禹王像,那是一尊高大威猛的塑像,透露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气息。
然而,在这庄重的祭祀仪式中,却发生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赵夫人进入主殿时,随行人员里多出一个穿着禁宫内侍服饰的男人,而当他们出来时,这个男人却神秘地消失了,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消失在天边的云彩仿佛从未出现过,兰翎看着落日的余晖消退的方向兀自出神。
自从那晚在荒芜的草原上遭遇狼群袭击以来,兰翎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暗中守护着他们,却又始终保持着神秘的距离,不曾现身。
这种隐秘的跟踪感让兰翎的心中涌起一阵涟漪,尤其是在余吾水营地休整的那个子夜。当周围的世界沉浸在深沉的夜色中时,他被一阵哀婉凄厉的夜鸮叫声惊醒,那声音犹如尖锐的指尖划过黑夜的幕布,刺破沉寂的空气。这并不是普通的鸟叫声,而是带有某种特殊含义的信号,一种在草原上流传已久的古老警示方式。
他自幼便熟悉这种声音背后的含义——这是草原巫医祭祀时才会使用到的一种哨笛。那是一种用特殊材料制作的短笛,形状独特,声音悠长而神秘。每一声吹奏都仿佛承载着某种超自然的魔力,能够穿越人类和神灵的界限,抵达神秘而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