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希连忙打字追问曙,“小女孩的妈妈是不是在7号房?”
“第一条线索又说,老太太喜欢去7号房,她难道是为了小女孩的妈妈才去的?”
“而且如果1-10号房真的代表着年纪,那么老太太53岁,小女孩按照10岁来算,7号房中小女孩的妈妈应该是31岁。”
那,小女孩和老太太又有什么关系呢?
颜希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有没有可能小女孩和老太太也像1-10号房的数字一样被关联着?
要是小女孩的妈妈是31岁,那么她就是在21岁时生下的小女孩。老太太比小女孩妈妈年长22岁,21……22……
都好年轻啊。
“会不会老太太是小女孩妈妈的妈妈?”纪佩和忽然出声,“毕竟这里名叫[孤儿养老院]。”
如果孤儿在这里生长,她的孩子也是在此诞生,生命延续的过程就是孤儿变老的过程。
颜希觉得有道理,将这些推断转述给曙,不出意外的,它也如此认为。
‘根据初始信息和第二条信息的推导,老太太和小女孩很有可能就是祖孙的关系,老太太喜欢前往7号房,就是为了见她的女儿。’
“那,老太太的女儿去了哪里?”
“还有小女孩的弟弟!”
“对!”纪佩乐附和。
几人很是困惑,这时,曙的消息发来——
‘也许这个答案就在剩下的两条线索里。’
看着目前手上的信息,颜希三人决定,要好好投掷骰子,把剩下两条信息得到。
经过半个多小时连续不断地尝试,都以为没有希望,只能看答案的时候,一条关键信息得到——
‘弟弟们带着妈妈去过幸福的生活。’
颜希看罢觉得身上的血液在大肆翻滚,剧情好像更加明了了。
“弟弟带着妈妈,而不是妈妈带着弟弟,是说……因为弟弟,妈妈才过上了好日子,是吗?……”
‘是。’
‘这里要注意的是“弟弟们”,可能远不止指的是小女孩的弟弟。’
其实更有可能指的是孤儿养老院里的男孩儿们。
为什么小女孩留了下来,却没了她的弟弟?为什么老太太在10号房,小女孩在4号房,123号房又是多大的孩子在住?
颜希手指发抖,她现在觉得,这些数额较小的房间所住的人有可能都是养老院一批又一批新生的孩子。
而他们的来处,亦是孤儿养老院。
“嗒嗒”一声,纪佩乐随手团握在掌心的三只骰子掉落,他只是随手把玩,想不到竟然意外投出了三个六!
就连纪佩和也愣住了,但是反应极快,拿出了对应的最后一条线索。
虽然三个六不是三个人连续投掷出的,可是好不容易被小乐扔出,这应该就是缘分吧!
最后一条线索指向的是女大学生。
‘女大学生离开孤儿院后被很多人知晓,却没有人见过她真实面貌。’
女大学生离开孤儿院应该是在志愿服务结束后,1967年老太太20岁,2000年老太太是53岁,只有这个时候,小女孩才是10岁左右,对应的上小女孩误认女学生弟弟的照片,所以,女大学生志愿服务应该是在2000年左右。
也就是说,也许女大学生离开养老院后没有多久,这里就被重建了。
那么,究竟出了什么事情,导致孤儿养老院被重建呢?
颜希目光落到了关于女大学生的线索上,她隐隐约约头脑里有什么在联结、冲破。
“这个孤儿养老院应该是出了什么事故,‘弟弟们’带着妈妈去享福,却遗落了女孩,难道是……非.法.领养、购买?!”
又是一番猜测和推论,终于三个孩子决定查看剧情人物小传,纪佩乐一把拿过来,要大声念道:
“1967年,孤儿养老院成立,作为第一批入住的人,年仅20岁的老太太[角色1]被安排进10号房。”
“她当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住进来的,只是一旦入住就无法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