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源能量附着在体表黏上尘埃颗粒物产生的效果。”曾正贤这样解释道,“一开始需要刻意的控制,但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体内的源就会自发形成这样的源薄膜,因为身体已经意识到这薄膜是有益的,就像领域一样。所以实际上,我身上已经有很多层叠在一起融成一层了,厚度没有变化,效果其实也不会因为叠了多层而有变化,所以刚刚主动加上去的一层其实并没有任何效果。身体自主维持的这层薄膜不断更新,维持异能力者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当然不能过分极端,程度和自身实力正相关。
“你不了解这样的知识也很正常,因为全民异能与全民航天的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地球上大部分人还是很难知道的,就算是异能力者,不直接点明也几乎不会有人想到焚焰内敛。先不说这个,你先尝试一下吧,只要成功一次后面就很简单了。”
于是曾义桢召唤出焚焰,并尝试将其内敛,这种感觉有点像是撤去焚焰,但又不尽相同。连续几次不小心将焚焰熄灭,但也没有停止再一次尝试。阻而不止,曾义桢渐渐领会到了,最终成功将焚焰压制到了一种极其微弱的若有若无的状态。
“很好,然后保持住,适应它,身体会形成记忆的。”曾正贤这样说道,“就像领域,但其实比领域还要自发。”
于是曾义桢尝试放松自己,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如果用一种奇妙的比喻来形容,就像拿着一个鸡蛋,平时知道即使用力也捏不破,所以放心地用力。当尝试摊开手掌的时候,这个鸡蛋就开始咕噜噜地转起来,似乎是脱离了控制。完全摊开手心,这个鸡蛋就自己飞了起来,手心放松之后,也就觉得鸡蛋飞起来是很自然的,久了之就不会注意到鸡蛋悬浮飞起来是很奇怪的事情了。
所以当那种微妙的舒适感长久地停留在自己的身体中,最后完全融入的时候,曾义桢已经完全放松了。此刻的他闭上双眼,就感觉世界一片空白,如此安静,没有任何杂音,甚至连自己都没有。似乎过去了很久很久,可能是五分钟,或者说五万年,曾义桢睁开了眼睛,发现此时的自己就像是没有在使用异能一样,焚焰完全褪去,莹光也消散后的身体平静地出乎寻常。
曾义桢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自己的手背,发现还有一点点亮白色的痕迹,但再摸一下,就完全没有了。但是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气息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体表包裹的那层东西由外至内开始渗透,开始给予反馈了。
“你现在已经完全进入状态了,焚焰时刻在你的身上燃烧,只是没有爆发而已。细微燃烧的作用在于调整身体的姿态,包括肌肉,骨骼,呼吸,还有体内源的走向,比起以前都更趋向平稳。换句话说,你的身体时刻在向着最佳状态调整,也就可以抵御一定程度的恶劣环境了。”曾正贤这样解释道,“这其实并不是严格定义上的焚焰状态,而是小焚焰。这小焚焰就和焚焰与领域一样,这种东西很难教会,是真真正正自己的东西,自己理解之后融汇贯通更有利于实际的提升。因为你在此之前只会用焚焰的爆发,从来没有这样刻意控制焚焰缓慢燃烧,所以一开始感觉效果显著,但后面熟悉之后就没有这种明显的提升感觉了,除非你的实力又有质的飞跃。”
“也就是说,会慢慢适应,也是一种固定的提升。”曾义桢这次刻意进入了正常的焚焰状态,发现激发出来的能量比平时多了不少,但消耗的体力似乎还更少了,“诶,这就是说,可以把极限推得更高……”
于是曾义桢把焚焰的爆发完全释放开来,气息瞬间爆炸式增长,很快就超过了以前的巅峰。窜起的紫黑色焚焰将曾义桢的身体包裹,开始狂乱地舞动,能量波动卷起一阵飞沙走石,令一旁的曾正贤也不住地后退了几步。大概十秒钟,这样的激发就达到了极限,单论能量水平,曾义桢感觉可能足足有了三倍的提升。
“太可怕了吧。”曾义桢忍不住说道,“不在地球上的异能力者都能使用小焚焰辅助自身吗?”
“极端环境下生存,小焚焰是绝对的基础,但我倒觉得可怕的是你,你的小焚焰就像是普通的焚焰一样。”曾正贤忍不住说道,“一个人无论是否使用小焚焰,实力的封顶都是摆在那里的。小焚焰的能量提升效果因人而异,像你这样一次提升这么多的我也是第一次见,你的同学们现在也正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进行小焚焰的使用学习,但也不太可能出现你这样的情况……你到底还有多少天赋没有发掘出来啊……”
“毕竟,我就是为此而生的。”曾义桢想到了西方对自己的期许,那几乎是陶艺工对陶器的期许,他收敛焚焰,低头,这样说道,“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我被制造出来,除了不断变强以外还有什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