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皇帝的父亲陇西王,年轻时贩运私盐,娶大户人家的婢女为妻,生育一女一子,也就是长公主与皇帝。发迹后发妻死,另娶大户女为妻,同年生下一子。
陇西地方大户认为陇西王应该废掉前妻的正妻身份,立新生儿为太子,针对现任太子进行了刺杀、下毒等等阴谋勾当。
十七岁的郡主嫁入上官氏,稳住了半数秦州大族,留在秦州为弟弟守着后防线。
十五岁的陇西王太子带领亲朋旧友被迫离开陇西,经营关西势力,期间秦州大族暗中助力不少。二十岁时积攒足够,开始向东打天下。
十年后,陇西王太子征服天下,入洛伊称帝。
显德元年封赵国公、韩国公、魏国公、宋国公、申国公、曹国公、鄂国公、卫国公、褒国公、蒋国公等共计10个国公,25个侯爵,30个伯爵。
同年,陇西王离世,留下两名继室生育的幼子,也就是东西凉王。
留在秦州的陇西王旧部,因为早年得罪皇帝太狠,已经自掘后路,只能围绕在东西凉王身边,挑拨搞事。一方面联络长公主麾下同为秦州大族的上官氏、许氏、崔氏等,一方面试图与京中秦州氏族出身的勋贵勾结。意图抬陇西王为太祖高皇帝,定下东西凉王对天下的继承权,图谋皇帝身后事。
显德二年,庙号名位之争落下帷幕,陇西王追谥号为淳皇帝,未进庙号。
皇帝以谋反罪铲除了京中勋贵与陇西王旧部中重要人物若干,包括卫国公、褒国公、蒋国公三个国公,十个侯爵、十个伯爵,自此出身秦州陇西的勋贵与秦州皆断了联系。
秦州大族顾忌世代联姻,在此事中表现的差劲,没有及时与陇西切割,导致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从龙之功骤减,只能依靠长公主的情面,自此秦州士人再未出现在庙堂高位。
东西凉王从此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