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南中伯府作为下位方,必须履行的礼仪。
为了防止令上位不舒服,会先把拟定邀请来参与宴会的名单送过来,若有相冲撞的,便要从单子上拿掉。
这种冲撞,不仅是说双方性格合不来,或者立场有矛盾,也可能只是当年两人属相不合,或是宅院方位不合。
南中伯孟蒗,年轻有为,深受皇恩,一日九迁,新任尚书令,三省长官。
他的夫人杜氏,乃是本代南信侯杜晨的二妹妹。
已过世的老南信侯乃从龙功臣,儿子却没什么出息,承爵之后一直赋闲在家。
可能老人家心里清楚自己儿子的德行,不仅两个妹妹嫁世家嫡系子,将三个女儿都嫁入勋贵之家,将来好帮衬南信侯府。
本次花宴,是定于南山瑞祥园赏荷。
用的是南中伯外甥滇王的园子,请的客人却多是杜夫人娘家亲戚,南中伯弟妹家的女儿,一个都没在册。
“南中伯是降臣,听说他原是国主之子,只有他与大妹妹是国主夫人所出。按照南中习俗,妾室通房所生儿女与奴仆无异。进京后,南中伯并不厚待弟妹。”点绿轻声说道,“南中伯的大妹妹,便是滇王的生母,孟德妃。”
明媚听后,并不做声,继续去看杜夫人的娘家亲戚。
“已故老南信侯,是司隶人,祖辈为官。陛下入司隶时,他家最先投诚,便封了家主为侯爵。”点绿也觉得现任南信侯真是一把好牌打的稀碎,世家子弟,历代仕宦,到了他这一代,本家主支居然没落了,“南信侯世子杜璟,听说是人品贵重,才华出众之人,虽未曾见到其人如何能干,绯闻轶事却不少。”
明媚取来一张大纸,铺到桌上,预备画一张草图,专门用来研究杜夫人家的亲属关系。
研究杜夫人,就不能只看她和她女儿,得从她娘家开始捋。
“杜夫人的兄长,南信侯杜晨,是接的父亲爵位,名声不显,赋闲在家,听说刚败了家,不知是真是假。而今指望世子杜璟出人头地,重振家声。”点绿没白跑尚仪局,各路尚仪汇聚,没个不交流各家的事儿。
要不说还得是皇帝圣明,但凡权贵家里,够不上设置六房的标准,也必然会得赐一位执掌贵族礼仪事务的尚仪娘子,最绝的是这位娘子每月都得回宫述职。
各家各户,对外篱笆扎的再严密,可若是内帷不修,瞒不住尚仪的耳目,她们回宫凑在一起不免要聊一聊,难免便要传的满京城都知道了。
尚仪之职之重,便在此处,内外消息尽靠她来沟通。
明媚先写上,在正中位置,点上杜晨之名。
“南信侯的母亲薛氏,是君台伯薛巨的姑姑。听说,这位老侯爷夫人想让孙子杜璟娶自己侄孙女薛秋林。为的是薛巨任职太府丞,简在帝心,可以拉拔女婿。”点绿接着说道,“君台伯家的姑娘,听说为了躲这件事,都不回家了。”
明媚揉揉耳朵,翻看名册,果然有秋林的名字。赵嬷嬷先前只说是勋贵之女,其父出身司隶世家,但并不与秦州交恶。没想到她家居然与杜夫人还是实在亲戚,秋林的姑奶奶是杜夫人的母亲,她应称呼杜夫人一声表姑,看年龄,杜晨是她表弟。
“南信侯的妻子莫氏,是云台伯莫凡的妹妹。听说,这位想让儿子娶自己侄女莫如是,莫凡任职工部侍郎,稳稳当当屹立不倒,可以拉拔女婿。云台伯家却另有打算,已经在为姑娘相看了,似乎是瞧中了河东灵泉伯孙腊的儿子孙符。”点绿继续说,“这灵泉伯虽是农户出身,她妹妹却嫁入了君台伯府上,乃是薛巨的正妻,秋林娘子的母亲。听说他家也败了大半家业,但灵泉伯还能打,其子也是军中骁将,父子皆随着陛下出征,赚聘礼去了。”
如此说来,如是要做秋林的表嫂子了。明媚点了点纸面,这事儿既然传到了宫里,应当不作伪,两家必然是有了默契。河东与司隶世家联姻不绝,勋贵之间亦然。
“南信侯的大妹妹,是信台伯赵长的妻子。司隶三伯,皆与南信侯家有亲呢。”点绿点评了一句,继续说道,“那世子杜璟的轶事,便是多与这家的太素娘子传出来的。听说两人青梅竹马,时常同游,情态亲昵。但两府之间,似乎没有议亲的意思。”
南信侯世子只有一人,他的奶奶和母亲各有心仪的媳妇人选,却不知他是知晓还是不知晓。他与赵家娘子走的这般亲近,又是作何道理,明媚对他的观感一下子便不好了。
“南信侯的二妹妹,便是南中伯孟蒗的妻子,也就是此次举办宴会的杜夫人。杜夫人也有一女,名唤宝儿。”
孟宝儿是南中伯尚书令孟蒗唯一嫡女,德妃的嫡亲侄女,滇王的表妹,也是这次宴会的主角,皇后娘娘要为太子相看的继妻人选之一。
太子殿下为自己寻到的那位灵魂伴侣,人就住在端本宫,却并不得母亲认可。之前文卿来八卦时,没少与她一起吐槽这事儿。
文卿与她一说,猜测皇后大概率是认为谢宇提供的助力太少,他甚至不是朝中江南帮的首领,只是江南文人旗帜而已。
如今看来,皇后应该是希望下一任太子妃能从皇帝宠信的高官中挑选,弥合太子与皇帝的关系,比如三省六部长官的女儿或孙女。
听秦王说,是皇后病中召见了尚书令南中伯孟蒗的妻子杜氏,门下省侍中银川侯乔检的妻子,中书省中书令德林伯成功的妻子,令她们操办宴席,暗示欲要从中择选太子妃。
太子拗不过母亲,怕谢璇姬参加宴会出现意外,托付好兄弟老六,让他的侧妃参加宴席时照顾谢璇姬。
李桢满口答应,但他知道文卿做不来照顾人的事儿,实际是把任务交给了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