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菱形窗格,在陆霁的错题本上切出几何光斑。他正专注于用三种颜色的笔标注昨夜整理的《电磁学疑难图谱》:靛蓝代表母题变式,银灰则标记着非常规解法,最后他竟用铅笔在页缘细致地勾勒出琴键振动频率公式——那是他在医院陪护母亲期间养成的奇异习惯,母亲化疗时监护仪上那规律起伏的波形,与电磁感应图谱的震荡曲线竟惊人相似。
书桌下方,一叠普鲁士蓝封皮的竞赛真题集按年份精确排列,间隙中还塞着泛黄的《和声学理论》。当微风轻轻掠起巴赫十二平均律乐谱时,露出了夹在其中的一张市级奥数冠军证书——获奖日期赫然标明:正是母亲葬礼的次日。那纸质的温度,仿佛记录着一个家庭沉痛的秘密。
此时,数学课代表抱着作业本踱步走进教室,正好撞上陆霁正给同桌推导昨夜那道争议题。他那修长的指尖用直尺尖蘸着茶水在桌面上作图,淡淡地解说道:
“其实题干暗藏椭圆第三定义,设离心率为e……”
话音刚落,茶水留下的水痕在晨光里仿佛蒸发成一条淡金色的圆锥曲线,而那洒落的粉笔灰恰好飘落在他袖口,与衬衫上母 亲亲手绣制的八分音符刺绣交织成一幅岁月斑驳的画面。
头发花白的特级教师从讲台边一挥手,将手中那根粉笔猛地抛向他,声音严厉:“陆霁,来说说你对今年模拟考试压轴题命题思路!”整个教室顿时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齐刷刷投向他。陆霁站起身时,顺手擦去了黑板角落那处有误的洛伦兹力方向图示,动作干净利落得让人难以挑剔。
他平静地开口,声音低沉而沉稳:“命题组在设置磁场边界时,参考了分形几何的原理。”他微微举起手指,在空中描摹着想象中的曼德博集合,“带电粒子轨迹的不可预测性,实际上是借混沌理论在经典物理中的应用来考察同学们的思辨能力……”突然,他的声音在某个公式转折处出现了约0.3秒的凝滞,仿佛窗外飘来的花香与记忆中ICU消毒水的气息在他脑海中交织,形成了一种诡异的通感。
粉笔在他书写公式的转折处竟然折断了。陆霁面不改色地抬起指尖继续书写,骨节与黑板相碰,发出规律的轻响。后排的学生们这才发现,他板书的节奏竟然暗合圆周率π的前九位数字;而当他写下最后一个积分符号时,早自习结束铃声正巧响起,伴随着讲台边洒落的粉笔灰,仿佛一切都在冥冥之中早有安排。
课间时分,他离开讲台,靠在走廊窗边补写化学笔记。左手无意识地在窗玻璃上敲击出一串莫尔斯电码,那节奏竟与上周加密传送的自主招生题库编号惊人吻合。路过的教导主任看到这一幕,瞳孔骤缩,但陆霁浑然不觉,因为他的余光正锁定在楼下音乐教室——那里正传来新生练习《车尔尼599》的片段,琴声中第三小节升fa的缺失让他握笔的指节微微发白,仿佛那一缺失,正暗示着某种失落的记忆。
当上课铃再度响起时,人们才发现他的笔记本边缘多出了一行极小字迹:「黎曼猜想证明思路与赋格曲对位法的同构性分析」。而沾在他袖口的,不仅有粉笔灰,还有一抹钢琴漆特有的冷光,似乎昭示着一种跨越学科的奇异联结。
午后时分,操场被金色阳光浸染,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青草气息和泥土芬芳。体育课,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是逃离课室、尽情奔跑的好时光;而对少数人而言,却是不得不面对的煎熬。就在这欢快喧闹的氛围中,沈予安懒散地坐在篮球场旁的树荫下,一只手随意拨弄着脚边的小石子,眼神却在不经意间扫过操场,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篮球场上,几个体育生正激烈地进行投篮对抗赛,动作矫健,每一次球进篮筐都引来阵阵喝彩;不远处的足球场上,也是一片热闹。沈予安本可加入这热烈场面,但今天他的心思却全在另一处。他缓缓靠着树干,微眯着眼睛,享受着这片刻难得的悠闲。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斑驳地洒在他的脸上,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无言的温情和寂寥。
忽然,他的目光被远处的一抹身影所捕捉——陆霁正站在乒乓球台前,低头整理袖口,似乎因被人叫去陪练而心不在焉。对面的体育委员,一个身形高大、充满阳光活力的男生,正跃跃欲试地握着球拍,脸上满是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