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赵氏点点头。
胡翠兰笑着道:“还是你福气好,孩子听话,我家的孩子,天天闹得鸡飞狗跳的。”
赵氏笑道:“小孩子活泼些也是有的。”
“我家小二,原本也是皮了一段时间,后面就乖了,又有夫子管着,自然就不会出错了。”
“是嘛?”
胡翠兰笑着道:“这镇上道束脩多少钱啊?”
赵氏叹口气道:“我们家小二哪里能来镇上念书了。”
“在隔壁村,高夫子教的。”
“是嘛?”
“赵姐姐,你说这念书真的能让孩子规矩些。”
赵氏点点头道:“这是自然了。”
“多谢赵姐姐,我回去也和家里人商量商量,送我家那小子念书去,是个皮猴子。”
“我啊,不盼着他出息,只是别在招鸡逗狗就是了。”胡翠兰笑着道。
谈到孩子,赵氏就有话说了,两人一直亲亲热热的说话,到村口还舍不得分开。
赵氏往日里带着孩子.自己的身份在,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如今好容易遇上一个能说话的也高兴。
“赵姐姐,我改天找你说话。”
“好啊,我日日在家,你来就是了。”
“好。”
赵氏回去把头花给二丫,二丫欢喜得和什么似的 ,李氏看着闺女得了头花,心里也高兴,乐呵呵的谢了赵氏,说晚上帮她洗碗。
赵氏也没推脱,沈大丫看着二丫的红色头花也喜欢,赵氏给她她却是不要,还踩了几脚,给赵氏气得头晕。
还是李氏看不过去,骂了大丫一顿,张氏这个时候也不装了,出来和李氏对骂。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弟妹别吵了。”赵氏笑着道:“去我屋里,我给你和二丫拿糕点吃。”
张氏见李氏不吵,心里也是得意,对着大丫道:“这才是我闺女。”
大丫被娘亲夸赞,小脸都红了,格外的骄傲。
二丫不明白,大丫姐都没有新头花了,也不知道高兴个什么,她若是二娘的闺女,她才高兴又有糕点,又有头花的。
赵氏拉着李氏在屋里说话,感激她替她吵架,还有当初拉她那一把,李氏虽然爱躲懒,但是也是个爽利人,摆摆手道:“顺手的事。”
“这白糕上次时今念叨了一次,这东西不贵,你拿着二丫饿了吃,也不值什么钱。”
“好。”李氏点点头道:“二嫂,你放心日后在家,我护着你,再也不和你吵架了。”
李氏也是现在才回过味来,家里最大的蛀虫不是大哥的小妾,是大嫂和大哥儿,他们才是最烧钱的,踩着她当家的还有嫌弃她们。
“好”赵氏点点头道:“日后咱们和气些。”
“嗯。”
赵氏把糕点个李氏以后,又拿着糕点找到沈老太太。
“娘,这糕点红枣的,是小二说了,特意给你买的。”
“我都老了,吃什么都行。”
赵氏笑呵呵道:“也是小二孝顺,娘亲就拿着吧。”
沈老太太点点头道:“好好好,你和小二都是个好的。”
“娘,这是这个月的五十文。”
“好,我收着了。”沈老太太点点头道:“日后做绣活就半天做,晚上费眼。”
赵氏点点头道:“娘,我晓得了,只是有时候小二都是衣服破了,难免要缝缝补补。”
沈老太太才不是担心她,就是舍不得油钱,但是赵氏听了儿子的话,现在也明白了,嘴甜总不会出错。
“那也是,你带着孩子呢。”
“好好好,我日后不说了。”沈老太太笑着道。
“家里靠娘亲操持,原是我不对,我日后早上再缝缝补补。”
“为了孩子,都是应该的,娘日后不说了。”沈老太太笑着道。
沈老太太拿出一块布料,笑着递给赵氏:“给肚里的孩子做个肚兜吧,这料子细。”
“好,谢谢娘。”赵氏这次可是真心感激,没想到能从老太太手里扣出东西。
沈老太太笑着道:“下次别给我买东西了,留着給小二。”
赵氏点点头道:“娘,小二最是孝顺了,若是我不买还要说我的,我可不敢啊。”
沈老太太笑呵呵道:“你啊。”
“你爱吃酸菜,一会儿晚上然你弟妹做酸菜吃。”
“好,谢谢娘!”赵氏笑呵呵道。
赵氏回到屋里,看着布料,露出一抹笑,往日里是她自苦了,以后……她不会了,不光光在家里,在村里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