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最后麻将局也没有再组起来,因为杨华枝的爸爸也挤进了厨房,说要露一手,给杨华枝做她最爱吃的糖醋鱼。说着,他从洗手池底下的柜子里拎出了一个装着活鱼的水桶。
杨华枝的妈妈吓得用锅铲去敲他的胳膊:“你什么时候买的鱼,我怎么不知道?好啊,你居然偷偷藏了一手!”爸爸被她打得嗷嗷叫,杨华枝看着自家父母“争宠”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三姑从一旁的蒸笼里拿出了一碟饺子,摇摇晃晃地向外走去:“来,华枝先吃几个饺子垫垫肚子,别饿着了。”
杨华枝跟在三姑的身后跑到客厅:“好香啊,是虾饺吗?”三姑回头揉了一把她的脸:“猜对啦,全家就你鼻子最灵。”
虾饺落入掌心,她顺着饺子的一角咬了一口,滚烫的鲜香的汤汁顺着破口落入她口中,熟悉的味道让她让她鼻子一酸。
“烫着啦?小心一点啊!”三姑看着她的表情,拍着桌子说:“你慢慢吃嘛,还有很多饺子呢,这一碟吃完了厨房里头还有。你妈怕你不够吃,特地做了很多。”
“够了够了!”杨华枝冲三姑笑着,拿起饺子递到她跟前:“三姑也吃啊。”三姑却是连忙摆手:“我就不吃了,你多吃一些。”
这时,杨华枝外套里的手机振动一下,她拿起手机,看到大哥发来的信息:“我今天就不回来了,我待会还有工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你们不用准备我的饭。我待会随便找个地方解决一下。”
杨华枝把手里的饺子一股脑塞进嘴里,小跑着凑到厨房门口:“妈,大哥说不回来了。”
妈妈把锅铲丢给一旁的丈夫,手在围裙上擦了几下,跑了出来:“小强给你发信息了吗,他昨天说好回来的,怎么又不回来了呢?”
“他说工作忙。”杨华枝把聊天记录展示给妈妈看。妈妈叹了口气:“真的是……连周末都没得休息……这些私企真是把人当牛马使唤……”
客厅里,大伯无所谓地嚷道:“没事,不回就算了,不用管他。”
“不行!”杨华枝的妈妈坚决反对:“小强这孩子难得回来一趟,总不能三过家门而不入吧。”她朝华枝交代道:“给你大哥发信息,让他下班以后再回来,我把饭菜夹出一份给他留着,等他回来了再吃。”说完,她把厨房的玻璃推拉门关上,呛鼻的油烟被隔绝在了厨房之内。
杨华枝回到客厅的时候,正好听到三姑一边折着菜叶,一边抱怨道:“我家浩然也是,不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句,买了那么多菜,都不知道能吃多久。”
大伯却在一旁乐呵呵地说:“没关系啊,菜多那就多吃几天嘛,吃不完就给华枝带去K区吃。”说着,大伯已经开始翻箱倒柜找用于包装的泡沫塑料箱和冰袋。
华枝噎了一下,咳了几声:“不用这么大阵仗吧。”家里人总觉得,孩子离开了家,一定会过上饿肚子的生活。
为此,中午开饭的时候,杨华枝的妈妈一味地往她碗里夹菜:“来,多吃一些,瞧你才出去几天,人就饿瘦了。”
“我真没有饿着。”杨华枝看着碗上堆积如山的食物,有些无奈:“我测过了,我的体重没有变化。”但她不信,还是不停地往杨华枝碗里夹食物,杨华枝也只好由着她。
三姑见缝插针地问起:“华枝,你们管理局是不是有统一的宿舍呀?”
杨华枝点头:“管理局有统一分配的宿舍,但我没有住在那里,我在管理局附近的小区里租了一套房,一房一厅一厨一卫,房子很大,很漂亮。”说起这个,华枝看向妈妈:“你们要不要搬来K区住?妈妈不是一直想要一个照得到阳光的大房子嘛?”
原本餐桌上活跃的气氛突然缓了下来。
杨华枝的妈妈筷子一顿:“K区啊,K区是新安全区,不稳定。K区可以暂住一下,但你想要换户籍的话,还是一线城市好。”
大伯也附议:“大城市的交通发达,去哪都方便,以后买车买房啊,补贴福利啊……总之,大城市机会多。”
听到他们的话,杨华枝突然醒了过来。
在场的人里,除了杨华枝是编制工作以外,其他人都是经营个人小店。他们靠着在F区的几十年积攒了人脉关系,如今生意才算是风生水起。若是换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那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这就是个营店铺的劣势。